“如何让社会大众可以接受一般美学价值,提升整个社会的美感水准,这与国民的文化素养直接有关。这件事情政府做起来非常困难,其实最理想的就是传播媒体来做,希望南方都市报可以将这件有意义的事情发扬光大。”
———杰出成就奖得主汉宝德先生
12月19日晚上8时,第二届中国建筑传媒奖颁奖礼在深圳大剧院隆重举行。大奖设立的青年建筑奖、组委会特别奖、建筑评论奖、居住建筑特别奖、最佳建筑奖、杰出成就奖六大奖项只颁发出五项,而最为爆冷的是最佳建筑奖,四大入围作品无一摘桂,令人感到遗憾,而居住建筑特别奖则有两个项目并列获得大奖,也打破了常规。
颁奖当天早上才评出最终结果
8时整,随着庄严的男声“第二届中国建筑传媒奖颁奖典礼现在开始”,主持人周瑛琦登场,宣布颁奖典礼正式开始。
南方都市报总编辑曹轲在开场致辞中指出,经过两年的努力,中国建筑传媒奖已成为内地及港台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奖项。
8时20分,颁奖盛典迎来了第一个庄严的时段———纪念已经仙逝的首届建筑传媒奖杰出成就奖获得人冯纪忠先生。
“2008年,首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杰出成就奖获得者,中国现代建筑奠基人,94岁冯纪忠先生坐着轮椅亲临现场领奖、致辞,2009年12月,老先生驾鹤西去。为了表达对于冯先生的敬意,组委会特别制作了一段短片,让我们感受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的人格魅力。”
现场灯光暗下,全场肃静,老先生的音容再度出现,全场掌声雷鸣。
和很多大奖事先知道获奖结果不同,第二届建筑传媒奖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颁奖当天的早上评委才会最终评出结果,而每个前来参加的入围者都只有在颁奖现场才知道获奖结果。“这很揪心,但也是非常有悬念,主办方很有胆识。”来自香港的评委严迅奇说。
最佳建筑奖爆冷空缺
此次大奖最爆冷的地方是最佳建筑奖的空缺。当主持人宣布这一结果时,现场发出一阵阵惊讶。入围的四个作品台湾宜兰津梅栈道、香港钻石山火葬场、天津西青区张家镇小学、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都没有入选最终的大奖。
终评委员会主席王骏阳则代表7位终评委员现场给出了得出这个结果的原因。他说:“最佳建筑奖是大奖最为重要、代表大奖核心价值观的奖项。它既要体现公民建筑的理念,最大程度彰显公众利益,还要在建筑的设计理念、完成度、使用感受等多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水准。而经过我们充分讨论、慎重权衡,听取了考察评委的实地考察报告后,我们决定让这个奖空缺,虽然十分遗憾,却是努力维护大奖的高水准、严肃性。”
“我没有想到最佳建筑奖会空缺,组委会勇于做出这个决定,这正是公正的象征。”提名委员会委员深圳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饶小军表示。
四个入围项目的设计者上台接受了入围证书。“很遗憾没有能够拿到这个奖,但是我们接受并尊重评委会的判断。”入围奖获得者黄声远说。
居住建筑特别奖产下“双黄蛋”
与最佳建筑奖空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居住建筑特别奖则有两个项目并列获得大奖,被主持人戏称为“双黄蛋”。“这是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的。”终评委员会委员赵辰说,“两个项目都非常有意义,天津生态城建设公寓,是首个关注农民工生活的项目,给了城市建设者应有的尊严;而新疆喀什的项目则是体现了老城改造的全新模式,不仅在全国是首创的,在世界都是极为罕见的。”
生态城获奖者何勍在获奖感言中说:“也许我不是画图最好的设计师,也许软件也不是用得最好的,但是我有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生活的了解。”
近来在微博中备受关注的新疆美女建筑师帕孜开提·木特里甫,则生动地讲到了在这个项目中的感受:“我们要和老区中的每户住家沟通,根据每户的要求进行设计,我们的甲方不仅是一个,可以说是几十个。我们希望尊重每个家庭的需求,反复为他们修改设计。”
青年建筑师奖的结果也有些出乎意料。评委会舍弃了名声较高的女建筑师许徐甜甜,来自南京大学的教师傅筱获得了这一荣誉。“通过这个奖我有一个反思,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不光是教给学生一种技巧、设计的方法,同样还教给他们设计的伦理。”
让社会大众接受一般美学价值
第二届建筑奖的压轴大奖为杰出成就奖。当76岁高龄的汉宝德老先生拄着拐杖登台领奖时,现场又爆发出长久而热烈的掌声,以表达对于老先生亲临的感谢。他说:“如何让社会大众可以接受一般美学价值。提升整个社会的美感水准。这与国民的文化素养直接有关。这件事情政府做起来非常困难,其实最理想的就是传播媒体来做,希望南方都市报可以将这件有意义的事情发扬光大。”
香港大学建筑系助理教授朱涛则高票获得了建筑评论奖,他在现场宣读了自己的《新建筑写作五点个人宣言》。
第二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提名及初评委员会主任赵辰表示,“这是今年增设的一个奖项,我觉得很有远见。建筑评论家,是沟通建筑师与民众的纽带,他们以专业眼光看待建筑,用通俗的语言向大众传递审美的观念,对于提升社会的人文气质,给建筑师以鞭策、指导有双重的意义。”
组委会特别奖,用以表彰深具人文关怀,其发起的建筑事件或主导的建筑活动在社会上产生积极影响,并未促进公民社会发展做出极大贡献的个人或者团队。而今年大奖的主题延续了首届,继续关注在四川地震和青海地震灾后重建中起到作用的人和团队。
刘家琨的灾后博物馆、无止桥的四川凉山州灾后重建综合示范项目、朱竞翔的创新新型结构系统,可谓平分秋色,最终评委将这一荣誉给予了来自香港的无止桥团队。
获奖名单
最佳建筑奖:空缺
居住建筑特别奖:天津中新生态城建设者公寓
建筑设计:何勍 曲雷
颁奖词:它从细微处体现了对建造者们的一种人性关爱,一种责任伦理。它告诉我们,哪怕是生活在最底层的民众,都应该是有尊严地活着。
项目介绍:“生态城建设者公寓”是为解决天津中新生态城6000位建筑工人居住问题而兴建的临建“民工板房”。小区内有超市、派出所、医院、淋浴间。另设有供探亲使用的夫妻房。结构采用轻钢活动板房结构,造价2000块钱每平方米,便于安装与拆卸。
居住建筑特别奖:喀什老城区阿霍街坊
建筑设计:王小东 倪一丁、帕孜开提·木特里甫
颁奖词:这是一个开放的项目,由政府、建筑师和民众合力建设而成。设计既解决旧民居的抗震、设备等,又保持了老城区的风貌,为中国旧城改造提供借鉴。
项目介绍:阿霍街坊总占地面积为349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502平方米,共29户,居住132人。改造工程是罕见的没有出现强拆而完成改造的项目。项目采取一对一逐个设计的理念,在后期装修中,尊重当地习惯,充分调动民众的参与程度,由住户亲自设计。改造保留了原街巷和住宅的文化风格,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城区的道路得到拓宽,增加了广场,每户的空间结构、面积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杰出成就奖:汉宝德
颁奖词:汉宝德兼具建筑学教授、专栏作家、建筑师等多重身份,不同的工作属性却都以建筑的人文思考为依归。其在建筑理论、建筑文化普及、历史建筑保护等方面均有极大贡献。
项目介绍:汉宝德是20世纪后半叶引领台湾现代建筑思潮的主要舵手,他促使本地建筑从战后的日本粗犷主义与中国宫殿式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桎梏中解脱。其建筑代表作品有东海大学建筑系新系馆、台南艺术大学图资大楼等。曾主编《百叶窗》、《建筑》双月刊、《建筑与计划》等建筑杂志,对当时建筑精英影响甚大。
青年建筑师奖:傅筱
颁奖词:他的设计注重建筑的开放性及建筑与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注重人在建筑空间中的体验和感受,在空间设计中充分考虑公众,以此来体现建筑师人文关怀。
人物介绍:傅筱是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集筑建筑工作室负责人。代表作品有长兴广播电视台、S景观步行桥、长兴图书档案馆、南京紫东国际招商中心办公楼等。他的作品注重发挥空间和技术的功能,没有时髦的建筑语言,场地特征、开放性、行为体验以及构造成为其建筑语言的原动力,此外对节能的重视亦贯穿作品始终。
建筑评论奖:朱涛
颁奖词:他清晰地洞察了诸如建构、现代中式或后批评等时髦的话语背后的现实问题。其批判话语,观点犀利独到,体现了一位评论者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人物介绍:朱涛是香港大学建筑系助理教授,建筑设计公司创建人之一。代表作品有《建构的许诺与虚设》《近期西方“批评”之争与当代中国建筑状况》《圈内十年》等。他的写作集建筑的专业解读、空间的社会关怀和历史性反思于一体。这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大陆的建筑文化发展,促进内地及港台建筑界的互动,也为华人建筑与世界建筑的对话提供文化桥梁。
组委会特别奖:无止桥团队
颁奖词:5年来,先后有600多名无止桥团队的志愿者,在全国共修建了14座无止桥。其作品的意义外延不仅限于灾后重建,项目的建造方法和技术策略正在西南农村地区及中国各地进一步推广。
团队介绍:无止桥团队,缘起于2005年,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的吴恩融教授为帮助中国西北的一个贫困村落解决学生上学过河难的问题,发起的一项名为“良桥助学梦成真”(A Bridge TooFar)的建桥计划。后成立香港无止桥慈善基金,由香港、内地、台湾及海外多所高校的大学生和社会人士共同组成志愿者团队,为内地贫困农村地区修建桥梁及建筑。
终评现场
评委争论激烈 长达5小时
19个入围者谁将最终得奖?昨日上午进行的终评委员会为此进行了激烈讨论,终评时间被迫一延再延。原定于中午12时结束的终评会,一直持续到14时。而居住建筑特别奖、最佳建筑奖这两个奖项归属问题,评委们为此讨论了两个半小时,耗时近半。在终评会进程中,有评委憾然弃权,有评委慷慨陈词,有评委激烈争论,现场争辩之声此起彼伏。
最纠结:居住建筑特别奖如何做取舍
围绕居住建筑特别奖的激烈争议,丝毫不逊于最佳建筑奖,围绕这个奖项评委们讨论了近1个半小时。天津中新生态城建设者公寓和新疆喀什老城区阿霍街坊保护改造,这两个项目如何取舍,成了最大难题。最终,7位评委中的5位表示无法在两者之间取舍,强烈要求更改规则,让两个作品均获得居住建筑特别奖。按照组委会制定的规则,这一建议得到过半评委同意,最终获得通过。
最艰难:最佳建筑奖5位评委弃权
“最佳建筑奖是整个中国建筑传媒奖最重要、最全面的奖,这个奖要怎么投?”终评评委会主任王骏阳将最有难度的最佳建筑奖评审放到最后,但临到评审时,所有评委都皱起眉头。最终,7个终评评委中的5位,决定弃权最佳建筑奖,钻石山火葬场、台湾津梅栈道各获得一票,大唐西市博物馆因在公众投票环节获得最高票数,而得以在最终评选中获得一票。由于弃权评委过半,最佳建筑奖最终宣布“空缺”。
最顺利:傅筱无止桥团队全票当选
青年建筑师、组委会特别奖这两大奖项,可谓效率最高。在青年建筑师奖项评选中,建筑师徐甜甜已是多个奖项傍身的青年建筑师,但最终评委们一致投票给建筑作品还未有太多展现的傅筱。评委们的理由是,对青年建筑师的鼓励方向性很重要,青年建筑师奖“不是在评青年艺术家,而是青年建筑师”。对建筑功能、公民使用更侧重的建筑师,是更值得提倡的方向,而傅筱和他本人的作品,体现了这一点。
组委会特别奖的评选中,无止桥团队也是全票通过。评委认为,三个入围者都有特殊的社会意义,而相较而言,其完成质量好、保持地方的风土、地方参与、带动很多学生参与,有影响力。
最坚持:建筑评论奖六票赞同他一人弃权
建筑评论奖是第二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新设的奖项,在其他6位评委对朱涛一致投了赞同票的同时,终评评委栗宪庭坚持投了弃权票。“我认为只有对建筑本身很清楚,才可以写评论。同样,只有在对作者的建筑评论仔细研读的前提下,才可以投赞成票。朱涛的建筑评论可能在内地刊发的比较多,但他在香港的建筑批判作品很少,我申请弃权。”栗宪庭说。
花絮
“你是今晚全中国最有名的开发商”
“我作为行业的一分子,感觉现在的社会、制度要做建筑师,特别要做著名建筑师不容易。目前制度下,我们规划建设制度、开发商门槛不高,如果把设计师作为甲方出现,我想我们中国建筑、城市建筑会更加有希望。”光耀集团董事长郭赞明作为赞助商发言时称,他要为建筑设计师鸣不平,在专业水平不是很高的开发商作为甲方的种种要求之下做建筑设计并不容易。此番发言让现场接连五次掌声雷动,主持人周瑛琦笑称“他是今晚全中国最有名的开发商”。
“我捡到漏了”
建筑评论奖获奖者朱涛,用“捡到漏了”来总结自己的获奖理由。“之所以能拿奖,第一个原因是这个行业内一批卓有成效的专业的建筑评论家如史建、王骏阳等,已经被第二届中国传媒奖给‘收编’了,他们成为这一届组委会提名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成员,我才有机会站在这里。第二个原因是行业外广义意义上城市建筑文化写作者,他们因为行业隔阂没能入围,让我最终得到这个‘瓶子’,我捡到漏了。”朱涛如此陈述,引来现场一阵哄笑。
居住建筑奖“妇唱夫随”:
居住建筑奖花落两家,中新生态城建设者公寓建筑师何勍、曲雷“夫妻档”与喀什来的美女建筑师同台抱奖。显得极其干练的何勍一开口便引用了主持人的一句话,“说真话就会打动人”,继而向观众讲起了当年学建筑的窘态,“因为我跟他偷偷学艺,他会的我也会了,他不会的我也在研究。”。此时,站在一旁既当老师又当老公的曲雷只能笑而不语。夫妻俩一唱一和,“妇唱夫随”,站在后面的美女建筑师也只能被晒啦。
汉宝德笑言自己是“建筑逃兵”
揽走杰出成就奖的汉宝德先生拄着拐杖缓缓走上台,台下逐渐安静了下来,慢慢地只听到咔嚓咔嚓的拍照声。汉老说,“如果是因为年纪太大了,捧走了这个奖,好像很对不起大家。”引得台下笑声加掌声雷动,他谦虚自称为“建筑逃兵”,并坦言在建筑界坚持实现有些理想很难,越有理想越痛苦,所以曾离开建筑界一段时间,但自己也“偷偷地做了一些事情”。
“把奖杯拿回来!”
首个颁发的是青年建筑师奖,傅筱获奖,上台感叹“没想到”、“很紧张”,而开始发言时发现奖杯、奖牌都不在,急得主持人连叫三声“把奖杯拿回来!”原来领奖太紧张,奖杯一沾手就给礼仪小姐拿着往后台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