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由毛泽东诗意画的时代契合所想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1-04 16:47:41 | 文章来源: 美术报

近日,“江山如此多娇——傅抱石作毛泽东诗意画特展”在南京博物院展出。2010年是傅抱石逝世45周年,南京博物院依托所珍藏的傅抱石作品,在2010年12月26日毛泽东主席诞辰日前,举办该项展览,以呈现傅抱石“毛泽东诗意画”的创作发展轨迹和基本面目。

毛泽东诗意画的出现,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与油画民族化思潮一样,同属于新中国早期美术创作的洪流。

其大致的特征是将传统中国画偏重于文人气息的元素改变为结合现实的歌颂,并使其具有一定的“革命”意义。这种意义首先表现了与领袖的关系,再者是尝试毛泽东诗词中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应当说,毛泽东诗意画的出现,为中国画改造提供了一个突破口和现实参照。

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它的流行除了上述的意义,还伴随着特定历史时期下对领袖个人崇拜的加剧。这一中国画新模式最早伴随着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毛泽东诗词的陆续发表,傅抱石为首,大批画家跟进,一时成为极具时代特色的文化现象。

1959年,傅抱石和关山月接受了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国画的任务。当时他们所面临的是命题画,“要求能体现出毛主席《沁园春》中江山如此多娇的词意”,而尺幅之大,也是历史上空前的。《江山如此多娇》并不是傅抱石和关山月的第一幅毛泽东诗意画,他们也未必就是图绘毛泽东诗意的第一人。但是傅抱石将毛泽东诗意画引入到大众的审美领域,从而使毛泽东诗意画在中国画改造中获得了特殊的地位,并且也因毛泽东诗意画的表现而在国画中得到了少有的重视和广泛的影响。

从美术史的角度看,傅抱石的贡献,不仅仅是其个人在中国画创作上的成就,也不仅仅是在他的带领下所出现的江苏国画家创作群体,早由他所尝试的毛泽东诗意画的创作,也引发了人物、花鸟乃至书法、版画等诸多艺术领域内,表现毛泽东诗意的创作,创造了一个时代的表现题材和表现方法,这是他对美术史的重要贡献。

倡导“红”在绘画创作中的意义,是当时画家们最为“欢迎”的创作方式。传统中国山水画以暗色调为主,但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画的山以红色居多,当时特别忌讳黑色,为了突出圣地的红色,画面上就用重色,用红色、绿色。

改造还体现在所绘对象的改造上。邹跃进曾经指出,当时画岳麓山的特别多,原因在于那是毛泽东年轻时候立志的地方,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然而,北方画家看过岳麓山的并不多,岳麓山其实并不高,但是画家们把它画得像北方的山一样雄伟。花鸟画也遵循了同样的原则,比如画菊花,旁边要再画一个军壶,表现正在行军、操练的意境。

从整体画风上看,经过改造之后,作品中也没有了文人的忧郁伤感,取而代之的是光明向上,“一看就知道国家生活在光明的时代里。”邹跃进归纳说。

这种创作所形成的“波普”意义在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的多数艺术家,都曾经创作过这一类似的题材。2008年陆俨少百年诞辰系列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针对其创作的毛泽东诗意画和所书写的毛泽东诗词展开。

陆俨少诗意画的创作并不仅仅囿于毛泽东诗词,相反,中国画创作中所讲求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他长期致力的一个方向。陆俨少懂诗,对杜甫真是推崇有加,曾经创造过拍卖高价的《杜甫诗意画册》,就是其根据杜诗中的意境追求创作的代表,在陆俨少的理解中,毛诗与杜诗不仅时代不同,意象、用词、心理乃至风格气息也迥然有别。

但也有观点认为,这些艺术家虽然创作了大量的毛泽东诗意画,但真正接近其气质情怀的,却很少,很多作品表达了个人崇拜时期的一种浪漫情绪,而与原词所承载的青年毛泽东的精神世界相距很远。过于强烈的个人崇拜,造成了艺术家无法以平常心看待毛泽东诗词,也就无法设身处地感受和理解诗词所蕴含的真实意境。同时,也因为总在力图表现出毛泽东诗词的宏大气势,画法相对单一,这些作品又往往显得强悍奔放有余而精妙含蓄不足。

然而,当我们再回过头去观看这些美术作品时,今天在艺术品市场中频频以高价成交的,恰恰正是此类作品。这至少留给我们两个疑问:

其一,当今天的艺术家接受命题创作或者主体性创作时,是否能转换身份适应创作?这样的创作在今天是否还合适?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一些作品显然差强人意,有专家认为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在于今天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去创作这样的历史题材,年轻的艺术家缺少了经验与感受,无法贴切把握时代的脉搏,更有甚者,仅仅是将创作的机会当做应付,这些客观与主观上的原因,都使得今天的主题性创作面临困境。

其二,这些作品特定的历史性,恰恰构成了艺术品收藏的一个体系,当我们重新审视中国美术史时,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往往会被归纳为某一类的专家,诸如专于某类、善画何种题材,往往这些专于、善画的题材存世较多,虽然价值较高,但却难于与其曾经偏门的创作所能产生的价格相媲美,这样就难免会造成一种现象,就具体某一位艺术家而言,其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差距,如何平衡?(文/王凯)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