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陆蓉之:“我深深地以中国文化为荣”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1-09 08:45:56 | 文章来源: 广州日报

华人当代艺术圈内第一位女性策展人陆蓉之:

陆蓉之小档案

陆蓉之,著名策展人、艺评家,曾任上海当代艺术馆创意总监、上海外滩18号创意中心艺术总监,台湾实践大学设计学院专任教授,台湾辅仁大学博物馆学研究所兼任教授,还担任美国加州国际艺术基金会亚洲地区策展人等职,为艺术圈的风云人物。

她特立独行,不仅仅是因为她60岁还顶着一头火红色的短发;她敢爱敢恨,甚至被称为是“爱情教母”,不仅仅是因为她三次结婚两次离婚;她是风头强劲的大女人,也是永远那么可爱、古怪的小女人;她就是中国最早的女性艺术评论家、华人当代艺术圈内第一位女性策展人——陆蓉之。

今年60岁的陆蓉之说,自己一辈子都是先锋,这次又要挑战新的人生。于是,在2011年12月31日,主持完自己的最后一次策展后,她将彻底告别“策展人”这个伴随了她32年的身份。

陆蓉之说,退休后想做的事情很多,其中一件就是演戏,“我想把欢乐带给我的同龄人,特别是同龄的老太太,希望和她们一起疯疯癫癫的一起变老。”

1951年,陆蓉之出生在台湾的一个旧式书香世家,吟诗作画听昆曲,陆蓉之从小就耳濡目染,刚会说话就开始背《三字经》,然后是《论语》、《孟子》,小学毕业时已经达到大学的国文程度,甚至可以几步成诗。

13岁举办个人画展,17岁时画的巨幅水墨画——40米的“横贯公路”长卷至今仍被台湾故宫收藏,20岁作为“天才儿童”被保送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从此在国外一待就是20年,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重新回到中国定居。

中国传统藏在她最深的底层

“这样的环境造成的我生命里有很多面相,有一次录节目,摄像师发现,我比大多数的中国人手部动作多很多,这就是西方教育造成的,但是骨子里,我还是非常中国人,我一直和朋友讲,我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做自己、做自己,不想去模仿别人,因为在艺术上,一直是西方人在拽着我们的鼻子走,你看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目前的环境,当代艺术史是洋人写的,当代艺术家是洋人挑选的,他们创造出来的市场趋势,好像中国人也抵挡不了。”

在陆蓉之的身上,中国的传统被藏在最深的底层,而美式的热情和开朗,在她的身上如夏日阳光般,清朗、热烈、奔放。

刚到欧洲的时候,虽然对欧洲生活充满了惊喜和新鲜感,但陆蓉之并没有感到落差和自卑,“我从小就在达官显要身边长大,我不觉得谁比谁了不起,而且到国外后,我的生活也没有太大落差,所以我没有觉得我比别人差,而且我受中国教育影响很深,我一直觉得我到西方学习是一种补充,而并不会觉得我是去西方朝拜。”

剪过朋克头,还有阴阳头

陆蓉之到美国的时候是上世纪70年代,刚好是观念艺术崛起,于是,她放下画笔,开始跟着别人搞装置、做行为艺术,旧式家庭出来的大家闺秀越来越叛逆,甚至还闹出不少笑话。

“我最近在整理我的相片,自己都惊叹,我怎么会有这么多造型”,确实,与之前的相比,现在的火红色不对称短发造型实在是太正常了,“我剪过朋克头,还有阴阳头,就一边是长发一边是完全剃掉的短发。有次家里聚会,都是长辈,吃饭时有个老先生坐在我一边,看到的是我的长发,吃完饭我给老人家奉茶,他看到我另外一边,老先生很惊讶地说,你们家什么时候有双胞胎姐妹,我都不知道?我说没有啊,他说那刚才那个长头发的是你的什么人,我就这样把头转过来,老人家差点昏倒。”说起当年的“壮举”,陆蓉之哈哈大笑起来。

16岁的笑容 26岁的声线

在陆蓉之脸上,经常挂着节庆般的喜悦,怪不得有人说她有着16岁的笑容和26岁的甜美声线。

1   2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