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民国女艺术家方君璧的绘画之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1-16 16:59:30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文/尹丽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受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以及强烈的反封建意识的萌发,中国出现了一批具有强烈现代意识的爱国青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代,西潮激荡下的中国新艺术从萌芽状态开始壮大。与此同时,女性的解放思想也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一部分具有新思想的女性开始走出封闭的闺阁,投身到新文化的社会运动中,参与革命。而有很少的一部分女性走出国门,留学海外,学习新的绘画思潮及西方绘画技法,回国贡献祖国的绘画事业。

 

一.巴黎的绘画之路

在一群醒目的女性艺术家里面,方君璧是独特而重要的一位。被称之为民国六大“新女性”画家之一的方君璧(1898-1986)生于清光绪二十四年,福建闽侯人。相比较其他几位“新女性”,方君壁是幸运的。出生于名门望族,方家启蒙得早,家长送君璧的六兄声涛、七兄声洞、七姐君瑛、四嫂曾醒四人留学日本。在日本,方君瑛和曾醒一起加入同盟会,投身革命。后革命成功,方君瑛、曾醒无意当官,故申请官费前往法国留学,遂带其十弟仲鸣、十一妹君璧同行。1912年,只有14岁的君壁就来到了到法国。当时,留法前辈蔡元培、李石曾等以巴黎以南的蒙塔日城(Montargis)为中心居住,仲鸣和君璧寄读当地中学,周末回家,即在蔡元培和汪精卫教导下学习中文,除熟读古文之外,还练习书法,作诗词。

《良友》画报相关资料

1917年,正值青春的方君璧来到了巴黎,进入了“未里安画院”学习西洋画。因当时欧洲战争加剧,仅三个月后,她随即转往法国南部波尔多城的省立美术学校继续学习,并于1920年毕业于波尔多城的省立美术学校。1920年,方君璧考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专门学校受业于画家殷伯(M.HUMBERT)先生,与徐悲鸿为同班同学,成为了第一位考入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校的中国女学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她的先生曾仲鸣获里昂大学文学博士。于1922年他们在法国安纳湖畔结为夫妻。半世纪以前,在保守的中国,女性欲以绘画为终生事业实属极不平常,何况方君璧当时年仅十九,以一年弱的少女奔赴法国学画实是令人钦佩。

 

1924年,方君壁首次参加法国春季沙龙,成为第一位参加此沙龙的中国女性,其中作品《吹笛女》由巴黎美术杂志刊为封面。作品在巴黎“沙龙”陈列之后,巴黎妇女画报就立刻给予介绍,被誉为“东方杰出的女画家”。方君璧作为第一个女画家在巴黎最有名的绘画展览展出,向法国人展示了东方闺秀的才气与追求。其中有一段评述:女士的作品中尤使人注意的有《吹笛女子》及《拈花凝思》。后一幅用笔严整,着色鲜妍,真像他老师殷伯的杰作。而“吹笛女子”一幅,观玩许久,便觉女士一方面学习欧洲画法,一方面保存着她的民族天才,和中国画中飘逸的神态,潇洒的笔意。

 

尽管如此,巴黎的浪漫与自由,并没有阻止方君壁的爱国之心。1925年,离开祖国十三年之久的方君壁,受广州大学及执信学校的聘请,回国任教一年。其艺术深为岭南艺术界所推重,国民政府以巨金购得她的作品,挂于中山纪念堂。1926年,方君壁继续返回巴黎高等美术学校校长勃纳尔画室进修学习。

1   2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