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
艺术家王鉴为(左)与艺术家安海峰(右)
艺术家安海峰(左)与艺术评论家郭晓川(右)
(从左至右)艺术评论家郭晓川,艺术家王鉴为、安海峰与《画刊·今日中国美术》执行主编王雪芹
2012年6月9日“虚实之间---安海峰个人作品展”“你即将涉足之地----王鉴为个人作品展”在北京绥风艺术馆开幕,展览由北京绥风艺术馆主办,北京万事典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展出著名青年艺术家安海峰绘画作品20件,王鉴为绘画作品34件。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安海峰的作品传达出一种大气磅礴的神秘。他擅于营造一种荒远的意境,有如鸿蒙时期的气象,画面中没有人类的痕迹,只有自然界的天地悠远。在他的作品里,画面的肌理伴随着心绪的走动而生,被画家控制在自己试图表达的范围内,并由此产生了其独特的绘画语言。可以看出,这种绘画语言的根源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而安海峰试图进行的对传统语言的当代性改造,则是目前很多艺术家正在进行的尝试。此外,从安海峰的作品名字中还可以看出画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迷恋,那些取自卦象的名字增加了作品的神秘感,同时也印证了画家对某种精神气质的追求。虚与实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画家所追求的意境,如何在作品中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成为安海峰创作中所努力达到的临界点。而在这虚实之间,生出了天地苍茫,生出了浩瀚宇宙,在如今这个生活节奏日益紧张、各种压力层出不穷的今天,画家为我们创造出了一个可以喘息和自由想象的空间。
在王鉴为的作品中,那空洞的世界散发出的“空城计”般的恐怖与幽微,并没有被门后透出的些许的温暖微光平衡,反而由于大敞四开的多重门洞加强了——门内的空间似乎存有密道彼此贯通,形成一个繁复冗杂、光怪陆离、出路莫辨、令人悚然的迷宫——一旦选择踏入某个门洞,便会被迷宫吞噬,注定只能无望而徒劳地寻觅出口。王鉴为的油画作品主题是关于空间、时间与另一个世界的存在。虽然中国传统绘画中一般利用散点透视来表示时间的绵延,他却借鉴了其中另外一个不太受人注意的方法——人与事件的不在场:在他的画面里,除了空间、线条和光影等最基本的存在之外,其他都在时间的框架中变得稀薄乃至消失,这暗示了微不足道的人物、物质与事件的真实性令人怀疑,也反衬了时空笃定的永垂不朽。在这个时期,我们无从窥视由于门洞角度而无法深究的门内世界,只能凭空猜测那是一个画家独享的孤独舒适的世外桃源,以供他远离喧嚣,隐遁于世。这样说来,他的绘画也像是为了接近这些光源而生。
展期:2012年6月7日—2012年6月17日
相关链接:
安海峰
1980年生于陕西,1997年考入西安美院附中。2006年毕业于西安美院版画系,同年就读广西艺术学院绘画专业研究生。2009研究生毕业年留校任教至今。
部分展览: 2011年 第十九届全国版画展并获优秀奖 2010年 第四届全国版画文献展 2009年 鄂尔多斯国际美术大展获优秀奖 2008年 第二届全国版画文献展 2007年 首届全国版画文献展 中国新锐绘画展 第十八届全国版画展 2006年 首届全国综合版画展 2005年 第二届成都双年展
王鉴为
1978年出生于河南开封。职业艺术家。现居北京。 1998—2000年就读于中国书法学院。 2001-2002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 2004—2005年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
部分展览: 2010年 5月 “想象的距离”——中德艺术家联展(德国 科隆) 2009年 6月 “来自东方的冥想”——中国当代艺术家联展(德国 弗洛伊登市文化中心) 6月 “王鉴为的水墨世界”(奥地利维也纳 斯洛文尼亚文化艺术中心) 9月 “偶然与必然”——王鉴为、Marc Baufre联展(北京 顿画廊) 10月 第四届香港国际古玩及作品博览会(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10月 “水法墨迹”——当代中国新锐艺术家联展(香港展览中心) 2008年 一线创库联展(北京草场地艺术区) 2007年 重启索家村国际艺术营联展(北京 索家村艺术区) “两京之间”中国水墨大展(南京 爱涛艺术中心) 2006年 江苏名家画展(无锡) “今日中国美术大展”(北京 中国美术馆) 2005年 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毕业展(北京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画妆——戏曲主题艺术大展”(北京 今日美术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