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第三届中国艺术品收藏高峰论坛即将开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10-09 11:37:32 | 文章来源: 雅昌艺术网

一、佳作荟萃

文化艺术是心灵的熏陶,是审美的享受。为向上推动艺术收藏的“高精尖”,向下推广艺术审美的“真深广”,一方面以更好、更精的作品诠释大师们的深湛艺术,拓展和扩大他们在全球收藏界的影响、价值和地位;另一方面则着眼于向广大的公众提供不可多得的艺术审美平台,引导公众形成比较完整、正确的艺术观,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作为中国现代艺术史上最大规模的艺术大展,“百代风范——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典藏大展”延续了第二届古代绘画艺术典藏大展展品的高、精、新原则,现已征集到一批藏于海内外私人藏家中的中国现代绘画的代表佳作,集结了自建国年以来的各个画派以及代表画家的170余件精品力作,其中包括“新京津画派”、“新海上画派”、“新岭南画派”、“新金陵画派”、“新长安画派”等皆各擅胜场,各逞风流,而极一方盛誉、领一代风骚的大师名家精品更举世罕见,叹为观止。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潘天寿、林风眠、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陆俨少、吴湖帆、黄胄、李苦禅、黄君璧、溥儒、于非厂、黎雄才、关山月等,不胜枚举,足以展现出一个现代绘画的历史文脉,呈现的是整个中国现代绘画发展的历史。

这些高山仰止的名家大师,是现代文明史上当仁不让的奇葩和翘楚,同时也是推动中国艺术发展的前锋和号手。其中,木匠出身的齐白石衰年变法,为传统画法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其艺术高度至今无人可以比肩,展览中的盛年力作《假以薄翼向高飞》《芭蕉书屋》,不得不让我们钦服其艺术的高超;黄宾虹则以其深厚的学养,集笔墨之大成,开辟了中国画法的新面貌,《山居读书图》是流传有序,多人题跋的佳作;吴湖帆的山水博采众长而自成风貌,尤以青绿设色见长,其《浙东小景》,尺幅虽小,意境雄阔;学贯中西的徐悲鸿创建了颇为完备的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体系,将东西方艺术熔于一炉,此次展览了其一生中比较重要的精品《巴山汲水》;潘天寿以其非凡的造险功夫和独特笔墨语言,创造了一个孤傲独世、独领风骚的艺术世界,此次展出的《罢耕》不仅是其艺术创作上的一个高点,也是潘天寿创作为数不多的巨幅大作之一。据悉,潘天寿存世的画牛有三件,一件是《夏塘水牛图》,现存于杭州的潘天寿纪念馆;一件是《春塘水暖图》,已于近年在社会上拍卖出,由私人收藏;这即为第三件,此作是潘天寿画牛作品中极其难得的精品;被徐悲鸿誉为“五百年来一大千”的张大千,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深厚传统功力,晚年更是开创了泼墨泼彩画法,其惊才绝艳在现代绘画史上几无可与之媲美,《天女散花》无疑也是大展中的亮点;享誉世界的绘画大师林风眠是“中西融合”最早的倡导者和最主要的代表者,是中国美术教育的开辟者和先驱,此次展览中的《南天门》更是中西艺术理念结合的精品佳构;新金陵画派的领袖傅抱石,所创的“抱石皴”是在继传统的侧锋、中锋笔法,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展览中可见其巨幅之作的《西岳雄姿》;陆俨少对景写生而悟勾云勾水之法,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文人画家,展出的是以红色时代为创作主题的典型力作的《代耕小组》;黄胄是一位特别钟情于西北少数民族风情,并将这些充满动感的生活场景捕捉入画的天才艺术家,此次展览的巨制《运输图》,构图宏大,甚为罕见。另外,在展出的艺术家中,他们有的是传统艺术的集大成者,有的是中西结合的时代产物,极富时代气息。这些艺术家们既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也留下了很多时代烙印的佳作。这些以写生手法表现革命圣地、祖国建设新貌为主题的创作,当时也是蔚然成风,如宋文治《山川巨变》,钱松嵒《锦绣江南今更娇》,蒋兆和《拖拉机手》,谢稚柳《南湖之春》,刘子久《支援前线》,谢之光《读报图》,黎雄才《伐木工》,吴一峰《山区巨变》,陶一清《陕北风情》,方人定《画家》等。看到这些作品,都会引发我们对中国那个红色时代的怀恋。

综观以上名师大家的力作,不仅是每位艺术家创造上的精品力作,同时也是衡量艺术品市场真伪好坏的一个标杆,更是广大美术工作者学习、研究、创作的范本,这些煊赫一时的作品集体集结并同台展出,在当下的生存环境下,举世瞩目。

此次现代绘画艺术典藏大展是中国现代绘画的珍品大集会,是传承文化经典的一次大检阅,不但全面地展现了现代各个画派的书画艺术风格,而且勾勒出了一部较为完整的现代图像绘画史。这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厘清现代绘画发展脉络,研究中国绘画艺术的价值,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