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弗朗西斯·培根:20世纪的黑暗之心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1-08 11:28:53 | 文章来源: 东方早报

画出人心中的恶魔

艺术家弗兰西斯·培根是17世纪初英国同名哲学家的哥哥尼可拉斯的后裔,他的曾曾祖母曾是拜伦男爵的亲密伴侣——拜伦曾以诗作向其致敬。培根的父亲原本是一位少校,退役后在爱尔兰成为驯马师。与光辉的家族传承,严厉的家庭教育相比,培根似乎是一个注定出走的异端。

年幼的培根患有严重的哮喘,并且对马和狗都过敏,他的父亲为了训练儿子的坚强性格,对此不以为意,甚至常常因其过于女性化的倾向而用马鞭鞭打他。1926年,培根因为在家中试穿母亲的贴身衣物而被父亲逐出家门。

爱尔兰已经显得十分遥远,而成人世界并没有什么恻隐之心。16岁的培根来到伦敦,依靠母亲信托基金中每周3英镑的支出而勉强度日,这段时期,拥有俊俏脸庞的培根同时混迹于底层社会和高雅厅堂两个世界,他做过女装销售员、仆人,也许还做过“小白脸”,他曾在泰晤士报上发布过“绅士伴侣”的求职广告。

1927年和1929年的巴黎之旅,成为培根走向艺术的转折点。巴黎蓬勃的艺术氛围感染了培根,而罗森博格画廊的毕加索画展让培根找到了自己要走的路。回到伦敦后,完全没有受过科班训练的培根以“家具设计师”的身份开启了艺术生涯。不久之后,他结识了来自澳大利亚的艺术家罗伊·德·梅斯特,后者在绘画技巧及艺术史方面对他进行了指导。梅斯特是一位虔诚的信徒,热衷于耶稣受难的场景,而无神论者培根也受其影响,画了一幅鬼魅般的《受难》(Crucifixion,1933)。这件作品被视为革新的序曲,在赫伯特·里德的书《今日艺术》中,与毕加索的作品相对印刷。而今,该作已经成为达明·赫斯特个人的收藏,在澳大利亚进行展出。

不久之后,培根和牛津大学研究生埃里克·霍尔坠入爱河,这位富有的商人抛妻弃子,成为培根的恩客。二人在欧洲到处旅行,在蒙特卡洛豪赌,这一期间,培根也会偶尔作画,完成了一些实验性作品。

二次大战期间,培根因哮喘病而未服兵役,只是在尘土飞扬中勉强参与了国内救护。这一期间,培根的父亲去世了。培根和霍尔寻得一处拉斐尔前派画家曾经使用的画室,培根的保姆也前来与他们会合。在战火纷飞的伦敦城,培根与两位组成了临时的“选择家庭”。

1944年,二次大战激战正酣。35岁的培根以其高度原创性作品震惊了艺术世界——《以受难为题的三张习作》(Three Studies for Figures at the Base of a Crucifixion,1944)惊人的橙色三联画描绘了三个卑鄙、咆哮、畸形的人物,灵感来自希腊神话复仇女神三姐妹,同样也表达了介于动物和人、某个时代的噩梦和肖像之间的景象。培根解释该作品没有宗教意义,但象征着人类的残忍和邪恶。培根把这三幅习作看做自己绘画生涯的起点,其后,他开始创作一系列以受难、教皇、独裁者为主题的作品,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体现了对生命本能的敏锐洞察。

本次展览收集到一系列他早期“受难”系列的重要作品。“受难”是培根早期作品的核心,而“尖叫”是其经典意象。培根对于张开的嘴有一种迷恋。创作生涯开启之初,他曾对普桑作品《屠杀无辜》中妇女看着屠刀下的孩子发出的惊叫印象深刻。在巴黎,他也曾买下了一本图示嘴部疾病的书。当他看到爱森斯坦的电影《战舰波将金号》(1925)的“敖德萨阶梯”一段时,护士戴着破碎的眼镜、脸上淌血地惊叫的图像深深震撼了他。另一件吸引培根的图像是委拉斯凯茨的作品《教宗英诺森十世像》。这些形象散落于培根的工作室,培根的天才技艺就是将这些各不相同的元素放入同一幅画中,创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图景。“我就是一台搅拌机,”培根承认说,“目力所及,看到的每一样东西都可以被磨碎拌在一起。”

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非常推崇培根的作品,他认为扭曲的脑袋画出了加诸于人身的看不见的力量,“这些脑袋的活动并非来自于通常所理解的运动,而是一些压迫的力量、膨胀的力量、痉挛的力量、压平的力量、拉长的力量,这些力量都作用在静止不动的脑袋上。仿佛看不见的力量从各种不同的方向在击打着脑袋。……它们划出了那些力量正在击打的区域。”

培根与贝克特、卡夫卡等人一样,都树立起了不能被制服的对象,德勒兹相信,让它们显形,才会带来胜利的可能性。 尽管培根的作品引起了艺术界的注意,但在当时,他具有挑衅性的画面很少有收藏家愿意买回家中。

1950年代,培根过着游牧生活,他暂借朋友的房子作为工作室,又在世界各地周游。他结识了新的情人彼得·莱西,他是前英国皇家空军战斗机飞行员。二人臭味相投,但他们醉酒之后争斗变得升级,他们几乎掐死彼此。莱西后来搬到摩洛哥的丹吉尔,在酒吧中担任钢琴演奏家。培根定期会去拜访他的沮丧的情人,直到1962年,莱西将自己醉死在酒池肉林。

这段时间培根的生活漂泊无定,但艺术家创造了各种系列作品:教皇、穿西装的男子、动物、互相纠缠的男子。他们经常是为了某个展出而赶着绘就。如果细查培根早期作品的主题,就会发现,培根心中有太多魔鬼(独裁者、教皇以及其他父亲形象),他无法摆脱这些形象将注意焦点对准自己。直到中年临近,培根对于宏大、戏剧性主题的关注逐渐减弱,他开始意识到最丰富的创作主题来源于自己的身边、每日的生活。从1960年代早期开始,肖像画成为培根作品的核心,他将描绘的焦点对准了自己的密友和恋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