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1年底,中国博物馆总数已达3589座。免费开放4年来,累计有13亿人次走进博物馆。“逛”博物馆逐渐成为公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如何采用更为先进的陈列展览理念,让博物馆展览更加吸引人,成为当下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2012年12月,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加强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创新运行机制,探索实行策展人制度。
源于国外的策展人制度进入中国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展”造就了中国首批策展人。在当代艺术领域,策展人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但在我国博物馆界,“策展”却是近几年才兴起的。策展制度在国内博物馆现行体制下如何运行?这将是一个具有挑战的课题。
观念和体制仍有束缚
“虽然我们举办了无数的陈列展览,其中不乏优秀的、独特的展览,然而,对策展这一概念却较少提及,更遑论重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姚安说。
除了观念上的局限,博物馆现行体制在文物保管与利用、展览与推广等方面也与当下陈列展览的需要不适应。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宋向光告诉记者,中国的博物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主要依靠馆内的业务部门如陈列部等组织展览,其功能仅停留在展品的单一布置而非专业性策划;与此同时,藏品研究方面的专家在完成一般性研究、修复、常设展等方面的工作之外,很少主动组织或参与博物馆的展览和展览策划。
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博物馆在展出馆藏艺术品或接纳外来临时展览时,常常缺乏以开放性学术思考为前提的整体策划。
“据我所知,现在许多博物馆的特展、临展,都是由外部策展团队根据博物馆的展厅进行设计之后,将展览直接‘搬’到博物馆的展厅中来的。”宋向光说。
策展人无话语权?
“西方的博物馆策划一个展览一般需要两三年,有的甚至需要准备六七年,中间需要策展人来组织和协调。从研究策划、选取展品到展览开放,从出版展览成果到配合实施教育计划,策展人需要参与展览的全过程。”云南省博物馆馆长马文斗说。
“国外的独立策展人首先需要确定展览的主题,并且需要自己拉赞助。目前国内博物馆的策展人不用自己找任务,办展所需资金也可以向国家申请。”马文斗表示,从目前大多数国内博物馆的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来看,从事博物馆工作的业务人员大都是历史、考古等专业出身,要想成为策展人,多方面的知识积累和多种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总的来说,策展人制度在国内博物馆的推行还处于探索阶段。”马文斗说。
策展人制度是否符合我国国情?近日在南京博物院召开的“博物馆改造与展览提升新启示”论坛上有观点认为:在我国,馆长或更高层的领导往往是一个展览的策划者和统筹者,所谓的策展人常常只能考虑展览本身。在这种情况下,策展人并无话语权,对展览的主题、内容、规模、经费,甚至开展时间等也无权决定,导致展览难以呈现最佳效果。
须破馆际壁垒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质量已有较大提高。追求多样化的主题,注重内容的学术和文化含量,采取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展览形式,注重与观众实现有效互动与交流等,成为我国博物馆展陈的新要求,但这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
“一些新颖独到的展览仅靠一馆之力难以实现,常常需要国内多家博物馆及相关文化机构的支持,引进外展甚至需要国外博物馆的资源配合。就目前来说,国内大多数博物馆很难有条件实现这种联合,比如山东省博物馆,目前还没有外展。”山东省博物馆副馆长杨波说。
“文物是全民财产,我们应通过各种形式实现其保护、利用的最大化。但由于文物的移动需经审批,主要负责人怕担责任,甚至有些地方把文物看做‘私产’,使得文物的资源共享变得十分困难。”马文斗表示。
“在资源共享方面,国外博物馆做得很好。比如英国,同样地处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和泰特现代艺术馆、克佑花园、国家美术馆以及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等,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和往来,苏格兰格拉斯哥的众多博物馆也是‘一家子’,由相关部门进行统一管理。”曾赴英国参观学习的首都博物馆策展人薄海昆说。
目前,文物馆际互借和资源共享困局有望破冰。此次国家文物局发布的《关于加强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促进馆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打破管理体制上的壁垒。”在此背景下,中国博物馆正式迈入策展时代或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