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绘画

公众需要怎样的城市空间艺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11-05 15:20:11 | 文章来源: 中国青年报

夜幕将落未落的时候,国家体育场“鸟巢”附近12座造型另类的建筑艺术品逐个亮起了灯,在缤纷光影的衬托下倍显绮丽。三三两两的路人经过,有的会驻足打量片刻,更多的则是边走边看,然后带着不解的神情走远。北京的深秋傍晚寒意已浓,只剩下一群似乎不怕冷的孩子聚在这些艺术品周围兴高采烈地跳皮筋。

这里是第五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以下简称“双年展”)的作品展览地,再过一周,到11月中旬双年展闭幕时,展品便将离开北京,寻找下一个未知的归宿。尽管所有展品均为不同国家的“大师之作”,但从8月份开展至今,其引起的关注却相对有限。主办方的一位工作人员遗憾地说,“我们的宣传不够啊!媒体都一窝蜂地关注大黄鸭去了。”

相比肥嘟嘟的大黄鸭,这些出自名家之手的“公共空间艺术品”往往含有更深刻的设计理念。著名英国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的作品“飞亭”坐落在“鸟巢”南广场上,这一由3个弯曲钢网状的四边形组成的独特建筑以尖锐的峰顶指向天空,“旨在彰显飞扬不羁的精神。”扎哈曾于2004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她为中国公众所熟知的代表作是潘石屹的SOHO系列建筑。

然而,想让作品被观众理解和喜爱,却并不容易。一个路过“飞亭”的时髦姑娘直言:“看不懂什么意思,这跟亭子有什么关系啊?”费劲地思考了几秒钟后,她诚实地说:“我只能想到这铁架子有点像小时候幼儿园的攀爬架。”在其他展品前,观众们也有着相似的困惑。

此次双年展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的城市,我的家”,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执行主席刘凌宏告诉记者,他希望把优美的建筑艺术引入城市公共空间,“让建筑艺术与公众互动起来。”当被问到“人们都看不懂的建筑艺术意义何在”时,刘凌宏表示:“这需要一个过程,建筑艺术毕竟是比较阳春白雪的东西。”

在千城一面、“雷人”建筑频现的中国,公众需要怎样的建筑艺术,一直为业内热议。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王明贤表示:“公众需要能够深入社区的空间艺术品。”他打趣说,街心花园不应该只是大妈跳舞的地方,优秀的空间艺术品能够给整个社区带来生机。“设计师在坚持设计理念的同时,也应该尽可能地让观众理解并受到感染。”

在王明贤看来,能够扎根社区、也被社区接受的空间艺术品,将会逐步提高人们的建筑审美水平,形成良性循环。有一次王明贤访美,无意中看到有老师带着一群小学生在鉴赏社区的空间艺术品。他顿时心生感慨:“一个民族的文化素质不在于博物馆里有多少藏品,而在于点滴的、深入社区的文化熏陶。如果我国的教育也能这样,就不愁老百姓看不懂艺术作品了。”

刘凌宏希望本次双年展的展品有朝一日也能深入社区,否则“撤展后就变成了废铜烂铁”。12月份,展品将赴其他城市巡展,具体有哪些城市,至今仍未最后敲定。刘凌宏说:“最好是能让展品在某地安家,与当地文化融为一体。”可惜,目前双年展组委会还没有为这些艺术品寻觅到合适的“接收地”。

  在刘凌宏的理想中,公共空间艺术应该是一种思想方式,体现着“开放、交流、共享”的精神态度。对于稍显冷清的展区和面带困惑的观众,他并不气馁:“下一届双年展,我们会在展品旁配上更为生动详细的阐释,以更接地气的方式帮助观众走近和理解它们。”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