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绘画

徐文恺“屏幕一代”再次袭沪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2-20 12:28:28 | 文章来源: hiart.cn

 

若C空间的是一场排练,K11的是一场正式演出,那2月21日在9平方米美术馆举办的《屏幕一代》便是一次创作上的小结与开始。艺术家徐文恺依旧延续了之前以图像和声音刺激感官的形式,讨论当下屏幕与人类彼此依赖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并且在21日晚上,徐文恺将与一位声音艺术家合作,通过音频和视频的调控,把虚拟的程序转换为观众可以感知的多媒体表演。

在新作当中,艺术家规避了以往“拟人”和“拟物”的观念偏差,而将讨论的一切归结到艺术家创作的首饰之上。徐文恺希望通过这一套首饰,把屏幕一代的虚拟程序从视觉的观看中转移到间接的心理暗示所造就的触觉的感知当中。徐文恺1984年生于中国西安,是国内前沿的媒体艺术家、博客写手,同时也是一位文化交流的积极推动者。他在2003年创建声音艺术网站cornersound.com;在2006年基于We Make Money Not Art的中文新媒体信息平台创办了We Need Money Not Art。除此之外他也致力于推广一款开源的视觉程序软件Processing,和一个非盈利的倡导创造的活动Dorkbot,以及一家基于上海的跨艺术、设计、学术以及新媒体技术领域的独立研究开发机构eventstructure。

而展览空间——9平方米美术馆是歌德开放空间在2013/2014年的一个项目。据项目负责人张冰介绍,9平方米美术馆改变了以往人们对美术馆表象过于关注而忽略其学术建设与知识研究层面,让艺术家抛开已有的展览经验,在有限的空间中重新思考艺术创作与展览的相互关系,展览与空间的相互关系,空间与艺术系统的相互关系,从而从当代艺术过度市场化的现行状态中抽离出来,转向更加实验性的思考方式与艺术实践。而策展人邀约的艺术家都需要在只有9平方米的美术馆完成一个独立项目,其中既要延续艺术家一贯的美学线索,同时展览的质量和水平也要求具有一定国际化与专业化的水准。在2013年,空间中的项目从四个方向思考,包含了:在全球文化趋同的格局下,中国当代艺术的自我建构与身份认同;当代语境中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的上下文连接;多学科的艺术实践与社会介入;和信息化的社会结构下当代艺术语言的转换等。张冰认为一个策展人、一个空间、一个展览、一个艺术家的纯艺术性去除了外在虚无的金钱装饰。她表示,“2014年结束以后,9平方米美术馆会发展,变化。就像最早用数字9来命名的这个项目空间一样,9意味着终极、无限、永恒、循环和再生。9平米美术馆以每个平方米为单位,不断叠加、增长和衍变。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