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绘画

安迪·沃霍尔——无处不在的偶像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8-18 10:04:45 | 文章来源: 99艺术网

“我无法告诉你什么是波普艺术:它只是把外面的拿来放在里面,或者把里面的拿来放在外面,将平常的事物带到家里。波普艺术是给每一个人的,我不认为艺术是给少数人的,我认为应该要给美国民众,反正美国人通常也接受艺术。”这段刊载于1966年11月《另一个东村》杂志的安迪语录不啻是对波普艺术的最好注解:波普艺术从来不像艺评人企图挖掘的那样深奥莫测,它只是通过将日常事物或者人们习以为常的大众图像引入艺术,重新定义了艺术的疆界。 1928年8月6日,安迪-沃霍尔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钢铁工业中心匹兹堡。其父母是来自前奥匈帝国的工人阶级移民。三年级时,他得了圣-维特舞蹈症,一种会导致无意识动作的神经系统疾病,时常住院的童年经历引发了安迪对医生和医院的恐惧。

早在卡内基工学院学习商业艺术的时候,安迪便初显艺术才华。1949年,他移居纽约,开始为杂志和广告绘制插画。他随意而松散的、以水墨绘制的鞋的插画在业内广受好评。1954年,他自费出版了一本名为《二十五只猫名叫山姆和一只蓝色小猫》的书,限量印刷了190册编号本。当时安迪大概不会想到:这本早年私印的游戏之作在2006年竟然卖出了三万五千美金的高价。一切是从康宝浓汤开始的。1962年11月,纽约斯泰博画廊为安迪-沃霍尔举行了一次个展,展品包括用丝网印制的康宝浓汤罐头、玛丽莲-梦露肖像、美金纸钞和可口可乐瓶。几星期后,在纽约现代艺术馆的一个座谈会上,艺评人首次提出了“波普艺术”(Pop Art)之名,波普的季节由此开始。

把超市里司空见惯的日常物件原原本本地画出来,令一些艺评家质疑“你怎么能说这是艺术?”而另一些则认为安迪追求的是商业绘画中的表现性,在嘲讽商业艺术的同时嘲讽了美国的现状。但在1962年与艺评家戴维-鲍登的访谈中,安迪这样说:“我只是刚好喜欢平凡的事物,当我画它们的时候,我没有想把它们变得不平凡。”但无论如何,一个看过康宝浓汤展览的人,再走进超市看见康宝浓汤的时候,应该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吧?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将我们看身边事物的眼光独立了出来”,令人们“可以看见一般东西里的价值”。另一方面,丝网印刷的方式令艺术家在艺术产生过程中的参与程度降低了,这与安迪“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是一部机器”的观点不谋而合。在1963年《艺术新闻》的关于“什么是波普艺术”的问答中,安迪进一步解释为何喜欢事物就是喜欢做机器:“因为你每次都做一样的事情,你一遍又一遍地做同样的事情。” 1964年,在上东区的一家画廊举行的“美国超市”展上,一切都装饰成超市的样子,只是没有货架上的超市物品,只有悬挂在墙上的画作。安迪的一幅康宝浓汤卖1500美元,而由他签名的浓汤罐头卖6美元。波普艺术首次广泛面向大众,也向更多的人群提出了“什么是艺术”这个终极问题。

成名后的安迪并未停步。一方面,他继续自己独特的丝网印刷及绘画,题材逐渐超越了浓汤和名人。他利用报纸新闻剪贴,开始涉足“死亡和灾难”等一系列较严肃的主题。在工作室进行的“小便绘画”同样引人注目,安迪曾打趣说,尿液里维他命B越多,画布的颜色就越好看。安迪后来出版的日记显示:在1977年12月该系列开始制作时,安迪曾使用过自己的小便。评论家一般认为:安迪的“小便绘画”是对抽象表现主义和杰克逊-波洛克的戏仿。另一方面,安迪的实验开始涉足更多的艺术种类:他参加行为艺术表演,为地下丝绒乐队设计唱片封套,拍摄各类照片,但其最主要的实验方式还是电影——或者更准确的说,实验电影。他的第一部电影《睡觉》长达八小时,但八小时全是诗人约翰-焦尔诺在睡觉。安迪这样描述:“就是约翰睡觉睡了八个小时。他的鼻子和他的嘴巴。他的胸在呼吸。偶尔,他会动一下。他的脸。哦,实在太美了。”在安迪最著名的访谈“我的真实故事”里,他说:“看我电影的时候你可以做比看其他电影更多的事,你可以吃、喝、抽烟、咳嗽,或看看别的地方再回来看,电影还是在那里,它不是典型的电影,只是我的电影。” 其实安迪的“非典型电影”和他崇尚表面和真实的哲学一脉相承。在1965年《电影文化》杂志的采访中安迪被问及是否想与当时的女明星卡罗尔-贝克合作,安迪说不想,因为“对我而言……她太有演技了。我要真实的人。安迪的早期实验电影无一例外地追求这哪怕令人觉得无聊的真实:《帝国》是长达8小时的关于帝国大厦的真实影像,《口交》是连续35分钟拍摄一名男演员接受口交时的面部表情,《吃》是一个男人花45分钟吃掉一个蘑菇……安迪把这些电影称为“直率的电影”。而他最著名亦最成功的电影当属1966年的《雀西女郎》。他在电影里同时使用两个16毫米镜头讲述不同的故事。其多重叙事的手法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在1967年接受《艺术》杂志采访时,安迪这样评论道:“这是一个关于人类情感和人们生活的实验电影,所有和人性相关的,我觉得都不错。”至于用双银幕,安迪认为这“可以让观众紧张并且困惑,有很多事在发生——好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1968年6月3日,瓦莱里-索拉纳在安迪的工作室“工厂”企图枪杀安迪,安迪的胸部严重受伤,在医生进行人工按摩后才幸运地脱离危险。在此之前,瓦莱里-索拉纳是工厂的边缘人物,她成立了一个名叫S.C.U.M.的分离派女性主义组织,并参演了安迪1968年的电影《我,一个人》。在袭击发生之前,索拉纳曾到工厂欲向安迪讨回她的剧本但遭拒,原因很明显:安迪已不知将它放在何处了。教人不寒而栗的是,安迪曾在两年前的一篇访谈中谈及这个剧本:“一个女孩打电话来要给我一个电影剧本,叫做《抬起你的屁股》,我认为这个名字很好。”

枪击事件发生后,工厂加强了保安措施,但枪击事件对安迪的影响——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依然显而易见。安迪此后将他的电影事业交给了保罗-莫里森打理,虽然依然打着沃霍尔品牌,但电影逐渐趋向叙事主导的主流B级电影。枪击事件直到如今还激发着电影人的灵感。1996年,导演Mary Harron决定将此事件搬上大银幕。他最初的想法是拍一部纪录片,但他发现根本没有索拉纳的影像资料,也没有什么当事人可以谈论她。于是他只好自编剧本,将之拍成了剧情片《我枪击了安迪-沃霍尔》(I shot Andy Warhol)。Harron获准复制安迪的部分绘画和丝网印刷品用于电影拍摄,条件是电影拍摄结束后必须销毁。电影获得了巨大成功,在西雅图和斯德哥尔摩电影节上获得4项大奖。

与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相比,安迪在七八十年代要安静得多。除了在1973年制作了著名的***肖像外,他在这一时期更多显示了他的企业家才能,他出版了《安迪-沃霍尔日记》、《安迪-沃霍尔的哲学》、《波普主义》等多本著作,创办了时尚杂志《访谈》(Interview),并提携了包括Jean-Michel Basquiat在内的年轻艺术家。 他在大量访谈中名言迭出,仿佛一个品牌经理维护着他特有沃霍尔标签。他纠正了自己六十年代的名言“在未来,每个人都可以成名15分钟”,他说对那句子他已经厌倦了,他把它改成了:“在15分钟之后,每个人都会出名。”在接受《芝加哥太阳报》采访时,他又说:“我只是觉得人们应该在同一时间做两件事情。”他的名言总是那么直接而表面——“我从来没有不在状态,因为我从来没有状态”。“你仔细想想看,百货商店就是一个博物馆。”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