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展览推介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中国展览:动作复制进行时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7-20 18:49:40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舞蹈单元:动作复制进行时

Dance Unit: Movement Copy

主题:动作复制进行时(Movement Copy)

编舞:黄 昕(Huang Xin),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学 博士

舞者:尹 昉 (Yin Fang), 北京当代芭蕾舞团 舞者

王家明(Wang Jiaming, 北京当代芭蕾舞团 舞者

姜东昊 (Jiang Donghao), 沈阳音乐学院 编导系

策划:邱慧君 (Qiu Huijun),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管理 博士

 

作品图片 (3图)

 

时间:2009年8月16日(周日) 8月22日(周六)15:00-16:00 pm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白石茶館

在艺术空间中“现场直播”以舞蹈来复制生活动作的过程。

空间中将数次并列呈现两组动作——某一场景下的日常生活行为,与同步的行为动作模仿。

这些外形相同但情态不同的动作,节奏相同但含义不同的动作均直接“复制”于现实生活,并“粘贴”在表演场地,将给观众带来即熟悉又新鲜,既身处其中又身在其外的多样视听感受。

 

两个内核:“动作的可复制性”与“复制的可衍生性”

动作的可复制性:

复制,是现今视觉艺术创作与推广中的常用手段。动作,具有可复制性,而因为只需要举手投足便可以达到,动作复制甚至比符号或形象复制来得更迅速更直接。

在舞蹈中,动作是首要内核。对舞者而言,编舞蹈必须要编动作;对观众而言,看舞蹈首先看动作。传统舞蹈表演中,舞者与观众都习惯了那些生活中的动作,经过处理之后再被搬上舞台,直接复制日常动作成舞蹈作品,或有粗制滥造之嫌,事实果然如此么?本作品希望通过最大程度地实现动作的可复制性,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复制的可衍生性:

生活中,动作无可不在;舞台上,动作无可不为。由复制而来的动作,在创作的打造下,具有无限延伸性。它们可以纯粹地为复制而复制,也可以稍加修饰就成为颇具欣赏性的小舞段,更可以摇身一变成来路不明的原创性小作品。

 

 

黄昕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学 博士

主要作品:

《山村小站》1998年创作于湖南。

《戏》2000年创作于湖南。

《梦境》 2002年创作于中央美术学院。

《呼—啪》2003年创作于北京。

《节气》2004年创作于北京。

《闷骚豬断章》2006年 798艺术节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中国展览:社会魂VS网络魄
· 中国展览:下岗工人艺术教育计划
· 中国展览:找寻断裂的记忆
· 国际展览:插入/附件
· 国际展览:发动,调入,退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