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立场──来自中荷建筑、服装、产品与书籍设计的八种态度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5-05 17:34:45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展览期间: 4月28日(周三) – 5月14日(周五)

展览地点: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苹果社区4号楼今日美术馆1号馆2层

展览主题: “设计的立场──来自中荷建筑、服装、产品与书籍设计的八种态度”

主办: 荷兰建筑学会(NAi)、今日美术馆

协办: 荷兰设计,时装、建筑计划(DutchDFA),荷兰文化馆(DCC),OMD当代设计中心

策展人:李德庚、Linda Vlassenrood、Suzanne Mulder

论坛时间: 4月27日(周二) – 29日(周四)

论坛地点: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A-301学术报告厅

论坛主题: “批评态度”

主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荷兰建筑学会(NAi)

学术主持人: 杭间、李德庚

参展设计师 / 团体:

艾未未 (艺术家/设计师)、Irma Boom (平面设计师)、Hella Jongerius (产品设计师)、Rem Koolhaas (OMA)、马可 (服装设计师)、米未设计联盟 (平面设计团队)、“都市实践”建筑团体、Alexander van Slobbe (服装设计师)

 

4月27日由荷兰建筑学会 (NAi) 与今日美术馆共同举办的建筑艺术展览 “设计的立场──来自中荷建筑、服装、书籍与产品设计的八种态度” 在今日美术馆主展厅拉开帷幕。同时,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荷兰建筑学会共同主办的国际设计学术论坛“批评态度”,将于展览开幕式结束后于晚7点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该论坛为期三天,十多位中外知名设计师、设计评论家、研究者、策展人将齐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行一系列与主题相关的讲座与讨论。

“设计的立场”汇集了荷兰中国两国处于不同设计领域前沿设计师的顶尖设计作品,展览着眼于1990年以来荷中两国的建筑、平面设计、服装、产品设计。在选定的几个领域里,虽然有着不同的视觉与形式语汇、历史、制作周期,和独特的语境,参展设计师却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概念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考、工作模式,系统性地探索所从事领域的框架与边界、追求创新。他们在抱持这种设计立场的同时也体现出高度的自发性,对那些商业或政治上敏感的委托项目采取接纳态度,而不是选择与它们擦身而过。参展设计师们实际上将自己置身于多重的张力场中,包括批量生产与传统手工艺之间、受托任务与个人目标的追求之间、传统与创新之间、市场需求与使用者需求之间、大型规划与人的尺度之间、全球化效应与独特身份诉求之间的张力。

关于“批评态度”国际设计学术论坛:

也许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生存的社会体系运行于政治和商业交织的权力结构中。但我们也同样可以批评态度清晰地看到,独立于权力与利益之外的自主精神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中。否则,科学研究无法指向真理,艺术创作无法指向内心——这个世界将完全沉没在谎言与假象中。

如果我们把设计仅仅理解为解决问题的工具,我们就会发现其中蕴藏着同样的危险。当问题被某种不适当的权力或利益所控制的话,设计所提供的答案将会是有限的、盲目的、甚至是有害的。如果我们认 定设计的存在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话,我们需要先检查一下,设计的航向是否是正确的。

今天,在中国,设计呈现出过分恭顺的态度。这使得设计失去了立场,几乎可以被划归为服务业了。如果缺乏批评态度和自主精神,设计师就不再胜任知识分子的角色,设计就不再具有改善社会的远见与力量。

参加这次展览和论坛的设计师和建筑师都拥有独立的批评意识,并以此为源点展开自己的工作。 建筑师都市实践声称城市空间中需要注入文化;而库哈斯甚至对整个建筑学提出了质疑;服装设计师马可和Alexander van Slobbe的作品中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奢侈”的反思;艺术家艾未未借用了中国人习以为常的传统器物,却表达出独特而辛辣的观点。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包括荷兰建筑学会的Linda Vlassenrood和Suzanne Mulder以及来自北京OMD当代设计中心的李德庚。特别鸣谢荷兰设计、时装与建筑设计协会 (DutchDFA) 、荷中艺术基金会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设计的立场”巡回展览

本次展览已在上海荷兰文化馆成功举行 (2010年3月6日 – 20日),并将在北京今日美术馆 (2010年4月28日 – 5月14日) 、深圳华•美术馆 (2010年6月26日 – 8月5日) 以及荷兰鹿特丹荷兰建筑学会展览馆 (10.6 – 10.28) 进行巡展。结合展览,将展开规模不一的论坛活动,来自中国、荷兰两国的设计师、研究者、策展人将齐聚中国,进行专题讨论。

 


参展设计师介绍

雷姆•库哈斯 /大都会建筑事务所

雷姆•库哈斯(1944年生),当代著名建筑师,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创办人之一,进行世界各地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目前,库哈斯是OMA的首席设计师,也是哈佛大学设计研究所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教授,更被称作走在世界新现代建筑最前端的领军大师,对20世纪末城市的发展形态和人类行为模式有深入的研究,并以此作为建筑的设计源泉。库哈斯于2000年获得第二十二届普利兹克奖。主要建筑作品有: 中央电视台新楼、Prada专卖店室内设计、葡萄牙波多音乐厅等等。

伊玛•布

伊玛•布(1960年生)是在阿姆斯特丹的平面设计师,专攻书籍设计。她的书籍设计经常使用不常见的形式、材料、色彩、结构和文字编排方式,把书籍的阅读变成了一种兼具丰富视觉和触感特性的体验。伊玛•布曾在恩斯赫德的AKI艺术学院学习平面设计。1991年,她创立了伊玛•布工作室。她的客户有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克劳斯亲王基金会、法拉利、玛莎拉蒂、Vitra、NAi Publishers、联合国、OMA/瑞姆•库哈斯。自1992年起,伊玛•布在美国耶鲁大学任教。并因自己的原创作品成为享誉盛名的Gutenberg prize奖的最年轻的获奖者。

海拉•容格里斯

2004年,Hella Jongerius(1963年生)获得权威奖项Salon du Meuble的年度设计师奖。Hella Jongerius擅长将原先看似极不协调的技术和表现形式完美结合,并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作品在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画廊展出,包括纽约Cooper Hewitt National Design Museum,MoMA,伦敦the Design Museum,巴黎的Galerie KREO等。Hella已与Hermes、Maharam、Ikea和Royal Tichelaar Makkum等公司有所合作,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产品。

亚历山大•凡•斯洛博

服装设计师亚历山大•凡•斯洛博(1959年生)主理的女装品牌Orson + Bodil和男装品牌SO在服装设计界有着骄人的成绩。他现在主攻的Orson + Bodil以小批量、实验性、以及娴熟地运用传统工艺而著称。凡•斯洛博注重衣服自身的内在特质,他设计的服装清醒、纯粹,其结构、触感、手工和形态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而精致的气质。他坚持其服装的整个生产过程都在荷兰进行,以开创一种荷兰时装设计的传统,并以此复兴那些被遗忘的工艺。

艾未未

艾未未(1957年生)中国艺术家、建筑设计师、社会评论员、文化评论者。艾未未是中国最激动人心的创作者之一,从事的领域包括艺术、建筑、设计、出版和策展。1981年到1993年,艾定居美国,主要居于纽约,致力于行为艺术,并通过改造现成品的手法创作概念艺术。他曾担任设计顾问,与瑞士的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合作设计建造2008年北京奥运会担任国家体育场“鸟巢”。他的艺术作品在国际上被大量展出,包括1999年的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Documenta 12等。

米未

2002年,从中央美院平面设计系毕业的刘治治(1975年生)、广煜(1977年生)与何君(1977年生)等人组建MeWe设计联盟。Me和We这对英文单词只要调转角度就可以构成互换,这种有趣的字母关系恰当地体现了独立个体与集合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其中,何君设计的“朱叶青杂说系列”在德国莱比锡获得了2004年度“世界最美的书”的称号;广煜在追求设计细节极致的同时显示出对“破坏规矩”的偏爱;刘治治曾为建筑师张永和的一次作品展览设计了10张海报,一次用平面设计的思维语言来解读这些建筑作品的一个有趣过程。

在他们的定义中,平面设计其实是对智慧的探寻,它的背后存在着大量的抽象思维。这是一个把世界分拆与重组、转译与编辑的过程。他们无一例外地相信平面设计师应该是最知识分子的一群人。一旦设计师建立了非常清晰逻辑的思考方法,其作品才能呈现出令人愉悦的结果。

都市实践

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事务所是由刘晓都(1961年生)、孟岩(1964年生)和王辉(1967年生)主持的建筑创作团体,创建于1999年,目前有深圳公司和北京公司。建成作品包括土楼公舍、大芬美术馆、华侨城创意园规划改造、唐山城市展览馆、华•美术馆、大连海中国•美术馆、招商海运大厦、深圳规划大厦、地铁大厦等数十项。事务所多次应邀参加国际知名建筑展览及交流活动,受到包括《纽约时报》《中国日报》等重要媒体及各类权威设计杂志的广泛关注。2005年入选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刊《建筑实录》年度全球10个最具影响力的先锋设计事务所,并多次获得重要的设计奖项。

马可

马可(1971年生),首位进军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的中国服装设计师,曾被评为06全球杰出华裔时装设计师,07年荣获亚洲最具风格时装设计师大奖。她于1996年创办了“例外”品牌,并于前年发布了新个人品牌“无用”,其“无用之土地”系列作品不仅入选“国际年度设计大奖”,还在伦敦V&A博物馆、巴黎小皇宫画廊展出,并在去年获得克劳斯王子基金奖后获邀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展示该系列作品。金狮奖得主贾樟柯就“无用”及马可本人诠释并制作的纪录片《无用》获第64界威尼斯电影节纪录片最高奖项。

 

展览期间: 4月28日(周三) – 5月14日(周五)
展览地点: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苹果社区4号楼今日美术馆1号馆2层
展览主题: “设计的立场──来自中荷建筑、服装、产品与书籍设计的八种态度”
主办: 荷兰建筑学会(NAi)、今日美术馆
协办: 荷兰设计,时装、建筑计划(DutchDFA),荷兰文化馆(DCC),OMD当代设计中心
策展人:李德庚、Linda Vlassenrood、Suzanne Mulder
参展设计师 / 团体:
艾未未 (艺术家/设计师)、Irma Boom (平面设计师)、Hella Jongerius (产品设计师)、Rem Koolhaas (OMA)、马可 (服装设计师)、米未设计联盟 (平面设计团队)、“都市实践”建筑团体、Alexander van Slobbe (服装设计师)
下一页Monumental Junkyard上一页设计的立场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