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展览

它山之石——以色列画家阿利卡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5-06 19:36:08 | 文章来源: 搜狐博客

以色列画家阿利卡

20世纪晚期,观念艺术方式在世界上占有了无可否认主流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架上绘画方式无所作为,在西方仍有一些绘画大师活跃在艺术舞台上,弗洛伊德、大卫·霍克尼、莫兰迪、古图索、帕尔斯坦、怀斯这些名字已为中国艺术家所熟知,而以色列画家阿利卡也是在西方拥有广泛影响的一位画家。

阿维格多·阿利卡(Avigdor Arikha) 1929年出生于一个犹太家庭,他的少年生活极为动荡,他13岁时被关进了纳粹的集中营,但他的绘画才能使他有幸被解救并于1944年进人巴勒斯坦,进人耶路撒冷的美术学校,后又赴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学习。在此受战后流行于西方的抽象表现主义风格影响很大。从50年代起,他被认为是以色列很有前途的前卫的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在他的社交圈中有两人对他影响很大,一位是德罗特希尔夫人给了他很大的支援,另一位是著名的作家贝克特,后者在精神上一直给予他有力的支持。

在60年代后期,阿利卡突然决定放弃抽象艺术而改为写实方式,在他看来,艺术的实质在于观察。1970年11月他的版画在巴黎与奥登伯格、劳申伯格和约翰斯的联展确立了他的写实画家的地位和身份。尽管他曾经历了许多历史重要事件,但他的绘画题材大多取自周围的日常生活,室内窗外的所见之物以及一些为人所不注意的细小的角落。这与他坚信微小的事物同样可以具有大的意义的信念有关。所以一些艺术评论家将其称为肖像画家和静物画家。实际上他开拓了西方传统意义上的静物画领域。在他的画面上通常可见各种传统题材中不予表现的屋内各种角落,他有充分的能力将其诗意化而且与传统摆放的静物有本质的区别,如 1991年的《工作室的窗户》、《夏日室内》、1990年的《毛巾和被单》。他的静物题材作品更为注意形的构造,这与他曾经历抽象艺术的阶段有密切关系。他的肖像将现代人的不安用一种简练轻盈的笔法表现出来,如《玛丽亚·凯瑟琳肖像》和大量的自画像。他的画面一般涂得很薄,甚至有种“逸笔草草”的感觉,其间透露出一种纯真自然的效果。

阿利卡的作品中同样可以感受到古典绘画的痕迹,不时可以看出委拉斯开兹、丢勒、凡·爱克和荷兰画派对他的影响。这使得他的绘画具有某种程度上的永恒感,而这一点正是他改为从事写实绘画追求的目的,这也确立了他在西方当代艺术史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