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展览

深化与拓展——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雕塑的若干反思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10-20 13:48:20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新的拓展,在材料、空间、场景、观念等几个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从传统的泥塑到石雕、木雕和金属雕塑,中国当代雕塑在新世纪以来从艺术教育和创作两方面迅速拓宽了雕塑的表现领域,青年一代雕塑家正在对各种材料的研究基础上建立起个人的基本艺术态度。这就是说,围绕我们生活的所有材料,无论是自然界的原始材料还是人类加工生产出来的材料,都是有生命的。即它们有自身的生成与转换的自然周期,同时它们也负载了人类生命与材料的互动,成为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载体。从当代雕塑的角度,面对人类对于物质材料的生产和艺术性的结构重组,我们更应该注意后者的创造性的结构关系。对于当代雕塑家来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不只是材料加工的技术,而且是材料选择与重组的视野,即对于材料的选择,就是人对材料的意义的基本把握,是重新敞开人对于材料的关系,回到事物本身去,回答生命的原始呼唤。其中,对材料的感受能力以及根据材料特性进行抽象性的空间思维与造型能力是关键的基础要素。雕塑家在创作加工的过程中,既是辛勤劳作的工人,也是具备艺术感悟和想象力的艺术家,他尊重材料的物理特性,但也尊重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艺术想象和灵感突现的偶发创意。他既尊重艺术作品的自在性,也尊重自己的直观感受,将雕塑的创作过程转换成为一个充满创造性的快乐的人生体验。通过对材料的重新组合,完成对现代社会与消费时代的物质性的阐释。

在当代雕塑的创作过程中,艺术家所获得的对工具熟练运用的操作感,对材料特性的深入理解,以及对于艺术展览空间的尺度感,作品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都是提升艺术作品视觉感受与人文表达的重要素质。总之,从材料出发,是当代雕塑的创作基础,根据材料的特性进行造型,是创作构形深化的关键;而作品的材质和色彩,是提升观众艺术感受力的重要方式;最后,作品在空间中的表现形态,是使作品具有空间生命力,成为当代人文思想表现载体的关键。最终,所有材料的运用与艺术表达方式的选择,要立足于观念的打开,突出创新性的视觉艺术思维。通过对作品的特殊材质与结构造型的表达,启发观众的象征、隐喻、联想,使他们参与到对当代雕塑所展现的作品与现实事物的关系之中,从而使作品衍生出视觉性的展示意义。在这里,材料的材质支配了作品的主要功能,材料表达社会与人文的多种可能性在作品的转换中被逐渐打开。

1988年我在《中国美术报》上有一篇短文,讨论了艺术创新的观念与语言材料的关系。艺术语言作为人对存在的探询和呈现,不仅是一种意识的表达工具和手段,在海德格尔那里,正是存在通过召唤人进入两种语言而使人与存在的关系更富于意味。一种是不真实的抽象概念语言,一种是真实的更靠近事物原初源泉的艺术语言。如果我们把近现代哲学的历史理解为“对生命意义的不断追问和斗争”,那么,艺术在这一意义上就不仅再是传统哲学意义上的工具、手段,不是通过艺术语言去表现某种抽象的绝对精神和终极目的、某种以理性概念呈现的“真理”,而恰恰是通过艺术语言去呈现艺术自身在现代哲学意义上的“艺术真理”,即通过艺术达到对世界整体的知觉把握和“缄默”表达。这样,作为中介的艺术语言就获得了存在的本体意义。一如维特根斯坦所说:“表现一种语言,意味着表象一种生活形式。”

近年来,中国雕塑界对于材料的运用与观念的表达,表现出深入的思考与积极的实践,出现了一批很有思想深度的艺术家,在本次展览的第二单元“介入现实与观念革命”中,以隋建国、展望、李秀勤、史金凇、刘建华为代表的许多雕塑家积极研究各种材料,探讨材料对于观念表现的可能性,取得了很好的进展。而李占洋、陈文令、曹晖、向京、梁硕等艺术家,对于中国社会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批判性反思,则显得更为敏锐和犀利。如果说,中国当代雕塑家与世界当代雕塑的发展有何不同之处,我认为,对于传统的写实主义雕塑的创造性转换;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反思与表达;对中国当代社会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杂然共处的现状剖析,是当代雕塑的三个重要的中国特色。中国当代雕塑的成就再次表明了,作为视觉艺术的力量,正在于艺术家对于作品形式语言的综合性处理与表达,真正的艺术存在于整体性的表现,而艺术中的表现性就存在于结构之中。当代雕塑艺术中的知觉样式不是任意的,不是一种由形体和色彩组成的纯形式,而是艺术家对于各自民族的传统文化、哲学与人文精神的理解的综合表达,雕塑家对于材料与形式的表现,使他成为传统精神和自我观念的准确解释者。这样,观念就存在于材料之中,存在于材料的表现之中,存在于艺术家对于材料的理解与处理之中,这或许是中国雕塑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全力以赴,深入研究的一个根本问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