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以整版篇幅刊登奥巴马在上海西郊国际会议中心的照片。国际会议中心贵宾厅正南的整个墙面,是孔柏基主创的巨幅《敦煌印象》,奥巴马就在该画前留影。
孔柏基是位享誉东西方的大师。今年4月,旅美画家孔柏基先生的发画展将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开幕。画展期间,还将举行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孔柏基先生10幅画作的捐赠仪式,这是国家级美术馆对这位标志性艺术家的肯定。
生命的喷涌:纸上的油画
孔柏基先生创造性地在中国绘画的载体宣纸上,使用西方绘画的材料油画颜料作画,开创了“纸上油画”的先河,这一突破,打破了东西方艺术的定义和藩篱,奠定了孔柏基先生在世界美术史上的大师地位。
孔柏基“纸上油画”的发明,源自他的坎坷多难的艺术创作经历。1979年,他带领学生去敦煌写生。当时交通不便,坐火车两天两夜之后,还要换乘一天一夜的长途汽车。如此长途跋涉,无法携带比较重的油画布等美术用品,而选择了相对比较轻捷的宣纸。宣纸与油画布的理化特性差异甚大,宣纸适用于传统的中国画的水墨颜料,国画颜料和水墨是水溶性的;而油画颜料是油性的,而宣纸上一般难以产生国画颜料的晕散效果。
没想到,当孔柏基用油画棒在宣纸上作画时,发现油画棒在宣纸上也可以有不同寻常的表现力,特别适宜表现历史沧桑感和浓烈的“印象感”。
当孔柏基先生带着他的学生在敦煌的洞窟里临摹作画时,灯光昏暗,没有桌椅,他们只能跪在山洞里将宣纸铺在地上作画。当孔柏基先生抬头仰望洞窟壁上的菩萨时,发现菩萨也在壁上看着他。他画到哪里,菩萨的目光就跟到哪里。这种时刻,真有与千年前的菩萨“神会道合”的感觉,受到菩萨的关爱眷顾。而画到飞天手抱琵琶、月琴处,孔柏基仿佛真的听到山洞里琴瑟齐鸣,于是灵感大发,笔下如有神助……这20多天,孔柏基每天早晨带着馒头和冷水进洞,天黑了以后下山,就连肾结石发作也不放弃。这在当时,他只觉得自己是勤奋刻苦,是重见天日后的激情奔腾,而在今天看来,只能用“疯狂”两字来概括。短短的20多天,他竟然创作了150多幅画。
回到上海后,孔柏基举办了《敦煌印象》。整个中国画坛尚处于“恢复元气”的时刻,如此大胆的创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成为沪上美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当时,恰好有一位日本记者在沪采访,看到画展后十分感动,回国后立即在《朝日新闻》连续发表特派员文章《一个中国人的梦》、《梦的画展》等,引得日本友人赶到上海求购孔柏基的画作,这在上海戏剧学院还是闻所未闻的事。 世界就这样向孔柏基渐渐打开了大门。受文化部的委派,他参与了中日文化交流活动,在东京等10多个城市成功举办了巡展。很多日本妇女在孔柏基先生《敦煌印象》画展中流下了眼泪,一位日本妇女在留言中说:“我在孔柏基先生的画中,不仅看到了中国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也看到了日本民族所遭受的苦难。” 日本邮电部门还特别发行了100多种印有他画作的明信片。
1981年,还参加了在美国纽约、波士顿等城市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现代画展览”,1985年被日本《美术年鉴》评为世界文化名人,并誉之为“新锐巨匠”。日本著名美术评论家植村鹰千代评价说:“当第一次看到孔的作品,非常感动。他的作品表现出人间的痛苦、希望和力量。孔的艺术继承了中国古典艺术的高格调,又有对现代世界的敏锐感觉,强烈表现出艺术的精神性和象征性,是对艺术的狂热的爱和纯洁的寄托的结晶。”
如今,已在美国生活了26年的孔柏基先生,他的画作受到美国和欧洲画坛的高度评价。1994年,他的画作在美国著名的发现美术馆展出。1996年,他参加了英国伦敦的《国际现代画大展》,并在美国纽约华尔街美术馆办了个展。2001年1月,在纽约举办的《世界现代画大展》上,他的作品《菩萨像》与达利的《人像》相邻展出。 这些年来,耄耋之年的孔柏基先生没有停下探索和发现的脚步,游历欧美。多伦多的街景、魁北克的石屋、意大利的古迹和山脉、西班牙的教堂……一一以独特的方式走进他的“纸上油画”。但故乡浙江上虞的小巷旧居,仍是他内心最温馨最难以抹去的回忆。他的画作很少题词,他在唯一的一幅画作上题写着童年的话语:“妈妈走慢点啊,爹爹走慢点啊,等等我好一起走。”这样的话,天底下的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几乎都对自己的爹爹妈妈说啊。读着这话,恍若穿越几十年的时空,一下子回到了学步的孩童时代,还想着去牵爹爹妈妈的手,不禁让人热泪盈眶。
如今,他的作品先后被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纽约林肯文化中心、哈佛大学、美国纽约皇后学院、美国芝加哥第一银行、日本奈良金峰山寺、东京草月美术馆、日本福冈美术馆、日本和平纪念馆、日本北海道纪念馆、日本九州福冈大学、上海博物馆、上海美术馆、深圳博物馆等重要艺术收藏机构珍藏。
英国著名的艺术评论家麦可·歌德豪斯在他的《25年的中国艺术》一文中,高度评价了孔柏基先生:“伟大的画家和伟大的作品,这是这里许多人、包括专家们对孔柏基的一致评价。他回复到古典格调的巨大主题而又诉说出对现代生活的深刻思考,表现出艺术家的真诚和激情,因而他的作品有着震撼力。”
(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