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雪:汉尼拔和他的军队翻越阿尔卑斯山 油画 1812年展出 |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4-16 18:08:12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
《暴风雪: 汉尼拔和他的军队翻越阿尔卑斯山》,于1812年在皇家美术学院展出油画,画布 这是透纳艺术生涯早期最具气势,也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透纳从自己不完整的诗作《希望的谬误》里抽出几行,附在展览目录上。这也是他第一次引用自己的诗。 狡诈、背叛与欺骗——撒拉斯人的军队紧追不舍,殿后的大军心惊胆战!胜利者和俘虏突然大肆掠夺,——萨贡托的战利品同样成为他们的猎物。主帅继续前行满怀希望地望着太阳——低垂、辽阔而苍白;来年凶猛的弓箭手齐弯弓,意大利苍白的屏障前横扫箭簇的暴风。哪怕每一关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哪怕巨石滚落,山崩地裂,他仍然想着坎帕尼亚肥沃的平原。然而和风声声哽噎道:“小心卡普阿的欢乐呀!” 利用这些诗句,透纳增加了这幅画的文学和历史成分,再加之以他对令人生畏的场景和风与水那排山倒海般自然力量的极其旺盛的想像,结果便是,这幅画将风景对人的情感形成的崇高感和历史画的道德、思想关怀结合了起来。通过这种结合,透纳逐渐从历史本身中寻求崇高。 这幅画也许是根据历史学家李维(Livy)的记载所作。公元前218年,迦太基的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远征意大利,途中与当地部族一路作战。透纳将这一场景安排在了瓦莱达奥斯塔,他曾于1802年到过那里。这幅画的视角略高,战争场面一直延伸到远处(在地平线上能够看到汉尼拔传奇的大象)。盘旋上升的暴风雪迷雾中一再出现步兵和骑兵的身影,但透纳作了模糊处理,以此来表现这既是一场大战,也是一个气势磅礴的大场景。混沌带来的不确定性是崇高感的重要来源。 透纳在画面里营造出了一种大战在即的生动强烈的感觉,而他的诗则扩展了这幅画的含义,既反映过去也指涉未来。透纳配诗结尾的那句“小心卡普阿的欢乐呀!(Capua’s joy beware!)”,暗示了李维记述的历史:意大利高原的纸醉金迷削弱了士兵们的士气和体力,终于导致汉尼拔大军在意大利中部的溃败。透纳的这幅画揭示出奢糜生活的危害,可以说具有教化的含义。正是通过这种方式,透纳实现了一个世纪前市民人文学者,如夏夫兹伯里和雷诺兹爵士等作家,所描述的历史画的任务。他们当时试图建立一个画派来教化英国人避免奢华安逸,防止帝国走向衰落。 这幅画也影射了透纳同时代的拿破仑。透纳在1802年到巴黎旅行的时候看到过大卫的《拿破仑穿越圣伯纳德山隘》(1800年)一画,其中拿破仑被表现成了当代的汉尼拔。透纳创作此画之际,正值拿破仑进攻俄国。因此他的这幅画很可能影射了拿破仑入侵提洛尔人的阿尔卑斯领地事件。诗中的警句和画中的风暴,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象征或预示了迦太基野心注定失败的命运,也象征或预示了拿破仑统治的法国的野心注定失败的命运。同时,画面中云、风和雪交织形成的旋流也是透纳迄今对自然力量的最生动的自然主义的再现。以仔细观察的具体现象指导对自然风景的描绘,同时又令其充满道德和历史含义,这便是透纳风景画最为特别的一点。
|
这是透纳艺术生涯早期最具气势,也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