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当中国社会思想与艺术发生巨大变化之时,西方正流行着一种有别于“大写历史”的历史学研究方法——小历史、微观史,这种从下往上的历史逐渐改变着历史研究的模式。
“记忆缝合”开幕式
直到今日,我们仍然不经意的需要追问“我是谁?”,尤其是在东方社会,崇尚无我让我们抛弃着“自我”的概念,在社会中我们能够清楚的分清“人”与己,却很难找到自我——这与自我主体性的认知与认同有着极大地关系。习惯于追问他者与他者追问,“自我”追问成为了思想与认知形成中的奢侈品,流动的时间过滤着思考的主题,自身的价值被加以社会化而变得无法自拔,自我认同在更多的时候呈现为一种社会认定与主流价值认同。将自我静止,进行由下而上的追问是一种记忆的破碎与再记忆的游戏,社会记忆将被纳入个人记忆的客体之中,“自我”的概念与感知将会随着记忆而逐渐被勾勒出来。
现场图片
与生俱来的“记忆”并非一种新事物或是后天再生,只是它的表现形式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时间与空间的秩序成为新的知识体,过往在空间知识中得以叠加从而组成我们的早期“记忆”——空间感知转化为知识秩序。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电影自身叙事与观众间的关系成为焦点,将焦点置于绘画概念的母体之中,易疏忽离开绘画母体所发展出的自我认同,记忆缝合正是一种自我追问下的图像表达,他所解决的问题是绘画与观者之间的“心知结合”,既是自我记忆的叠加,同时又是视觉文本的缝合。
现场图片
本展览试图通过变化的艺术形式来探讨人们对空间知识与过往事件所积累起的知识,在“自我”观念中的呈现。参展作品将通过“记忆”、“自我”、“缝合”来呈现艺术家内心在画面中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