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保瑕抽象艺术展开幕式现场
由中国美术馆主办,台湾美术院文化艺术基金会协办的“流动现实——薛保瑕抽象艺术展”于2011年12月20日至2012年1月10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展出的24件作品呈现出薛保瑕在抽象绘画领域独特的创造风格。作为推介台湾艺术优秀成果的重要平台,中国美术馆曾举办过刘国松、朱铭等老一代台湾艺术家的展览,薛保瑕的展览是台湾中年一代艺术家个展首次在中国美术馆的亮相。
观众在观看展览
薛保瑕是台湾当代艺术名家,作为一位女性,她因在艺术教育、艺术管理和艺术创作多个领域均有建树而备受注目。她曾任台湾美术馆馆长,致力于美术馆的现代管理和学术建设,发起举办“亚洲艺术双年展”,“亚洲青年艺术论坛”等活动,也积极推动海峡两岸的美术交流,在任期间,和中国美术馆合作开创了两岸当代艺术双年展,给两岸美术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薛保瑕早年在台湾学习艺术,80年代赴美国纽约学习绘画,获纽约大学艺术博士。在留学期间,她认真研究西方抽象艺术的历史和各家风格,以东方美学的视角审视和借鉴抽象绘画的优长,吸收了戈尔基、德库宁和波洛克等的风格,追求用笔的偶然性与情感表达的自由性统一,在已有的抽象绘画形态中进行了个性化的创造。
观众观看展览
纵观薛保瑕的艺术历程,可见她在抽象艺术这种样式中坚持了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精神性。她在运用抽象语言表达自己感受之时,注重画面平面开展的形式,在点、线、面的组合中追求视觉的张力,升腾、驰行的笔触呈现出活跃的生命感性;与此同时,她注重画面纵向的空间深度,以浓郁的材料质地和厚重的涂绘肌理构筑丰富的层次,由此创造出与艺术史已有抽象图式不同的面貌。这种横向展开和纵向跌宕相互交错的空间,使她的作品拥有一个自足的、充满精神意蕴的生命世界。第二是现实性,这是薛保瑕抽象艺术最为独到之处。抽象艺术在艺术史上的式徽,缘因其形式的饱和,尤其是与外部现实的疏离。洞悉西方抽象艺术誉毁命运的薛保瑕,提出了自己在“后抽象”时代从事抽象的课题,那就是在抽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之间找到关联,由此,她的作品总有来自现实的动机,将现实的感受酿化为抽象的形式,转化为抽象的符号,使抽象的语言因内容和意涵的现实性而成为当代的抽象。本次展览的题目“流动现实”,点明了她抽象艺术独具一格,尤其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生发的特质。
观众观看展览
在欣赏薛保瑕作品所呈现的新鲜生命感觉和经验的同时,可以看到文化语境的影响。那些几何抽象加上个性经验的渗透痕迹,是现代主义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个人表述,这也是后抽象时代抽象艺术的特征。
薛保瑕对后抽象时代抽象艺术的思考和实践,将引起两岸同行对抽象艺术探讨的兴趣,也同时将满足大陆观众了解台湾当代艺术状态的愿望。展览开幕之际,台湾学者和大陆美术批评家共聚一堂,以“抽象艺术与本土文化”,举办薛保瑕艺术研讨会。
薛保瑕作品欣赏
脉络符码
意向性的现象
差异性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