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第三次挖掘:留住秦俑的彩色“外衣”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8-20 14:28:10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秦兵马俑出土现场

工作人员在挖掘现场进行颜色保护

兵马俑第三次挖掘

在离陕西西安市不远处原先是一片柿子林的土地上,几个工人吹着电扇,弓着腰,在黄土地上一小铲一小铲地挖土。这里是秦始皇陵博物馆一号坑第三次挖掘的现场,柿子林早已不见踪影。

自上世纪 70 年代几个村民打井挖出陶俑残片后,这里就不再荒野,巨大的展厅在遗迹上盖了起来,每日游人如织,操各种语言的导游带着游客们一圈一圈地绕着坑走,用手指着坑下矗立的军团——看,这就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

一号坑在经历 1974 和 1985 年两次大规模挖掘后,在考古界沉寂多年,直到 2009 年才启动第三次挖掘。这一次挖掘比以前更加细致,挖掘、保护和修复技术也全面更新,让人们看到了秦俑坑里更多细微处的奥妙,比如秦俑皮肤和衣服上的彩绘;许多在俑坑中破坏的痕迹,比如俑被凿、砍、斩的痕迹,水淹、火烧的痕迹等等。

一号坑考古领队申茂盛对记者说:“2009 年,我们原本定下的五年规划是挖掘 2000 平方米,现在三年过去了,我们只挖了 200 平方米,挖出来的文物还没有完全清理完毕。”至今,一号坑出土了陶俑、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小件器物共计 310 余件(组),另有建筑材料朽迹如木、席、夯窝等痕迹多处。在另一处百戏俑坑里,还发现了一尊被称为“秦代姚明”的巨俑,以及大量焚烧过的痕迹。

最细致的一次发掘

走进一号坑,一个巨大的兵马俑军阵映入眼帘,金戈铁马,威武雄壮。有人形容这是“千百张面孔构成的巨大寂静”。当年的尘土早已被他们踩在脚下,几千年后才重见天日。

这是 1970 年代第一次发掘的成果,足有 2000 平方米,一个以步兵为主、战车和步兵相间排列的大型军阵;往西的 2000 平方米区域,显得零乱很多,有些俑横七竖八地倒卧在坑里,有些探方被塑料布蒙上了。申茂盛说,那就是 80 年代第二次挖掘的区域。当时表土已经被揭开,可以初步看到文物的迹象,但因为被临时叫停,有些用回填土掩埋,用塑料布保护起来,有些还保留着挖掘时的样子。20 多年间,这些暴露出来的遗存物一直承受阳光、灰尘、潮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第三次发掘的现场,在一号坑中部靠北的位置,离参观通道很近。游客们的好奇有时难免会影响他们的工作。常常有游人的眼镜、帽子落入坑里,还有人试图和他们说话。

这块发掘区域分为 4 个坑道,秦砖、棚木、陶俑的残片散布坑道,为了方便行走和保护遗迹,一排排装着砂土的蓝白色口袋排成了“小路”。在探方里,几个工人正抡着小镢头,有节奏地刨开土层,另一名工人在给土洒水,不远处,一个新俑已经露头,一个女工正拿刷子轻轻佛去上面的浮土。坑道里不少陶俑的俑身已经移走,留下陶俑的脚踏板还留在原地。申茂盛解释,兵马俑挪动时有严格的摄像和照相,留下脚踏板也是为了将来还原时,与几千年前位置一致。

申茂盛说,挖掘的时候要非常小心,大多数时候可以用小镢头,一点一点地向下挖,一镢头 5 厘米,甚至 2 厘米。越接近俑,就只能用越细致的工具,比如手术刀、竹签或是小刷子等。除了俑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迹象,粗暴一点就破坏了。

现在的挖掘和 70 年代的粗放式作业已经相去甚远。当年的“秦俑考古队”只有11名专业干部,吸收了近 200 名亦工亦农的考古学员,解放军开着 9 台翻斗车参与发掘。当时媒体形容为“刨土豆式的发掘”,称其“修复是开水烫、凉水浇”。

这一次的挖掘,即使离俑还有两三米也不会用大型机械,最大的工具也就是铁锨和镢头。“每清理出一层土,都要洒一遍水,用工具把土平整干净,看地层有没有变化,比如哪一块是黑土,哪一块是黄土,黑土和黄土之间的变化,有没有规律,黄土和黑土在干燥的情况下,差别不大,但一洒水就很清晰了。”申茂盛说。“我们就像做解析几何一样,把这一切分割到最小单位,然后研究,每一层土是怎么形成的,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出土的位置也很重要。有些物件不知道是什么,除了它们的形状、质地、表面的花纹,有时候也要根据出土的位置去揣测它的用途。”他说。工作人员中有专门的摄影师负责记录挖掘时文物的具体状态,出土后也有3D扫描仪记录它们的虚拟形象。

“但是,我们仍然有手绘师们给重要的迹象画画。你画一个迹象的时候,会一点一点测量,观察得特别细致,你会思考,会和发掘的人交流,在绘图纸上把各种重要的迹象点做记录。这些是摄影和扫描做不到的。”

1996 年,申茂盛曾去意大利参观当地庞贝古城的发掘现场。和兵马俑一样,庞贝古城也是边发掘边供游客参观。“我们做的几乎和他们差不多,工艺几乎一样。他们的东西,青铜多一些,主要受海风的侵蚀,锈蚀严重,兵马俑的彩绘保护,比青铜器还要复杂。”

在另一片区域,已初步修复好的几十个俑站立成三排。这是第三次挖掘中清理出的一部分俑。它们的躯体几乎都是由大大小小的碎片拼成,不少都没有头,有些用支架撑住下身才能勉强站住。两个技术人员在给一个俑细致地量尺寸,在灯下画图。

这是秦俑修复的新理念:如果找不到全部的碎片宁愿让他残缺地站立着,也不用水泥、石膏或其他材料填满。“看看那边一号坑通体光滑漂亮的俑,以后是绝不会见到了,”申茂盛笑。“现在人们更愿意看历史的痕迹,掩盖了就没了。”

仔细看,每个碎片被编了号,有些还贴上了淡蓝色的标签。申茂盛解释,那是他们觉得有些可疑的迹象,需要进一步研究。他指着一块胸前铠甲缺了一角的碎片,“这个我们怀疑是被钝器敲过的痕迹”。

兵马俑的真实颜色

在这一次发掘中,兵马俑和器物身上的彩绘首次被大规模保存。人们发现了黑色眼睛、灰褐色眼睛的兵马俑,甚至一个红色眼珠、黑色瞳仁的彩绘兵马俑头。柲、弩、鼓等各种器物上的彩绘和服饰上的彩绘也保留了下来。一号坑清理出的陶俑,除了过火严重的,几乎都能在衣袖、铠甲或是指甲缝等地方发现彩绘的痕迹。

“有彩绘的文物一出土,工作人员便将一种保护试剂喷涂在暴露在外的色块表面,随后用塑料薄膜包裹。色彩最为丰富的陶俑会立刻转移到实验室。”负责百戏俑坑发掘的考古队领队张卫星对记者说。

百戏俑坑的正式名称是秦始皇陵 9901 陪葬坑,位于秦岭东南部内外城间,从去年 6 月起开始第二次考古发掘。这里离一、二、三号坑有一段距离,游客并不多。在现场,两盏大灯照着一个探方,坑里堆满了塑料布,塑料布下面堆满了秦俑的残肢断臂。

百戏俑坑中出土的陶俑,有体形硕大的壮汉,也有身材和今人相似的普通人,而每个俑的姿势,尤其是手部和足部的姿势,几乎各不相同,多数赤裸着上身,也有穿着上衣,并且纹饰精美的。历史学家认为,百戏俑坑中的陶俑是秦始皇御用的“娱乐杂技团”。

“西安的环境太干了,对彩绘的保护不利。”张卫星说。如果把陶俑比作人的皮肤,俑表面的一层生漆则好像人穿的内衣,彩绘则是兵马俑的外衣。内衣在兵马俑上色过程中起到调节的作用,使其颜色更为自然。但中间的生漆层对湿度非常敏感,一旦失水会剧烈地收缩、龟裂、起翘、卷曲,拖着彩绘一起脱离陶体。

科研人员做过一个实验:将彩绘陶片从相对湿度 100% 的保湿箱放到相对湿度 60% 的普通房间内,1 分钟后,生漆层的两端明显起翘,4 分钟后,大部分起翘。

有一些彩绘部分已经现场处理完毕。陶俑上包裹着一层湿润的棉织物,外面还有一层塑料保鲜膜。绵质上浸润的就是保护剂,整个大厅弥漫着类似薄荷的清凉味道。

彩绘保护专家也来了。张卫星和他们在坑下具体讨论彩绘的保护方案,在挖掘清理之前,彩绘保护方案就必须确定下来。“这个坑里的俑身上有许多紫色,很特别,并不多见。”张卫星对记者说。

在百戏俑坑里发掘出的 2.2 米高的“巨人”秦俑,很快就将进行残片提取——提取的意思是清洁完毕后记录下它所有的参数,确认它的位置,拍照、存档完毕。在实验室里,这些碎片会被清理和拼接,据张卫星估计,到年底的时候,这个坑里已经发掘出的“戏俑”就会面世。

彩色的陶俑会运去专门的实验室处理。粘了彩绘的泥土也必须保存起来。有些可以在实验室“贴回”陶俑,贴不回去的,就在松散的土旁边用 5 块玻璃做个盒子,倒进和好的石膏,把土箍在里面。等待将来做实验用。

彩绘保护实验室

兵马俑在 1987 年发掘后停顿了 20 多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无法解决彩绘保护的问题。在秦俑博物馆,有一个专门研究彩绘保护的实验室: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在实验室的一个柜子里,放着上百种矿物颜料。这些颜料来自各地,通过对比可以判断出秦俑当年用的颜料成分。

基地副主任夏寅告诉记者:“兵马俑彩绘的成分,其实我们已经很了解了。大部分是矿物颜料,朱砂、铅丹、赭粉、石绿、石青、中国紫、中国蓝等等,其中中国紫、中国蓝是合成材料,人工合成,需要 1000℃ 的高温。直到现在我们也不知道以前人们是如何合成的。”

他拿起一个装着白色粉末的瓶子,“这是白色的主要成分,动物骨白,动物骨头研磨成高温后磨成的粉。粉色的皮肤,一般用骨白和朱砂调出来。甲带特别红,就是纯朱砂。”

他介绍,现在的彩绘保护,基本还是延续了德国和中国联合开发的技术。首先,用小工具轻轻挑去已松动的黏土,和彩绘粘得很牢的淤泥,需要用小号的手术刀一层一层刮掉,直到露出彩绘层。接着用柔软的小毛笔蘸水点湿彩绘,待水逐渐吸入时,再点涂特别配制的保护剂。这样的点涂需要很多遍,同时避免涂刷,以免损伤彩绘。最后涂上加固剂,再进行辐照,把小分子变成大分子,就不会翘了。

“以前的清理只能把上面的土清掉,下面的颜料保留住。现在做得细到什么程度呢?以前人刷彩绘是用的刷子,刷子是有刷痕的,现在你可以把以前的刷痕清理出来,能知道什么号的刷子。刷子用的是猪鬃还是别的材料。”夏寅说。

在夏寅办公室,一台电子显微镜和电脑相联,屏幕上显示出一块彩绘放大 30 万倍后的效果。“你看,彩绘的颗粒空隙很大,一旦灰尘填进去就完了。我们现在的建议是有彩绘的俑最好放在恒温恒湿的地方,出去展览也要放在展柜里。

陶俑其实很脆弱,不适合到处去展览。”

在秦始皇陵博物馆工作区的橱窗里,挂着几幅孩子们画的兵马俑。有一尊跪射俑绿色的脸,红色的裙子,紫色的铠甲,粉红色的手,黑色的瞳孔和胡子,这是孩子想象出的秦俑,也是秦俑几千年前的真实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