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现代——英国美术300年”将在京展出(图)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11-13 21:28:17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加入康诺特的游骑兵:在爱尔兰从军 1878年

2012年11月15日,由中国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辽宁省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广东省美术馆、河南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等6家博物馆与美术馆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区博物馆联盟、国际巡展联盟、贝里艺术博物馆等3家机构共同主办的“走向现代——英国美术300年展”将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开幕。

这将是国内首次全面展现英国历时300年的美术发展状况。80件展品包括油画、版画、水彩、素描和雕塑,来自英国西北部以曼彻斯特为中心的18家博物馆和收藏机构。由于工业革命的巨大影响,此地区的艺术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这使得富有的制造商与商人们能够资助和支持艺术家的创作,同时他们也能大量收藏优秀作品。展览将对18世纪中期到今日的英国绘画发展情况进行全方位综合性考察。展览分为六个单元,包括:英国人的面貌、作为观察的艺术、自然风光、讲述故事、诗意的想象和现代主义。在这些单元中,既会展示先锋派画作,又会展示传统绘画作品;既囊括了主流艺术画作,又囊括了反叛传统的艺术作品。展览也将网罗不同的绘画流派,从传统的历史和宗教主题,到肖像画和风景画(这是英国艺术中最为人熟悉的两大类型),再到捕捉普通英国人日常生活片段的“艺术白话文”。

英国历史上致力于改革传统艺术创作方式的艺术家往往独立于传统艺术观,有个体独特性的视角,虽然改革可能带来令人费解、难以阐释的艺术发展类型,这一变革仍然是独一无二的表现力。这样看来,美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震撼堪比知识界、文化界及政治界的影响。而在这一变化阶段,英国也逐渐成为现代国家,这并非是通过彻头彻尾的革命铸就的,而是通过充满激情、具有非凡特质的个体,他们自身属于反传统宗教或政治观的一代,带领全国人民向前推进伟大变革。英国的现代化进程也是英国从狭隘的岛国走向国际化的过程。所以应该说,现代英国艺术所走的道路既是民族的,又是国际的。而这也正是可以引起国内学术界将中国美术的现代化进程与之对照并探索其发展的绝佳例证。

展览属于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举办的“艺述英国”活动之一。在北京的首展时间持续到12月21日,之后还将在1年的之间内在沈阳、南昌、广州、郑州和长沙等5个城市巡展。

精品提前赏析:

黄色背景的女人头像 布上油彩 32×23厘米

作者:卢西安·弗洛伊德(1922-2011年) 绘于1963年

卢西安·弗洛伊德的这件杰出的、真人大小的无名中年妇女头像,造型洗练,虽然在作品中完全没有任何有关主人公所处环境及境况的暗示,但观众却能确凿无疑地感受到主人公的身份,实在堪称杰作。画作呈现了在工作室中,画家和模特经长时间辛苦工作磨合后的成果,甚至流露出画家与模特在物理空间与精神上的互动交流,彰显出一个活生生的人。正如弗洛伊德在论述他观察人体的方法时所言:“对于根源于生命的工作,我从未感受到束缚,恰恰相反,我感到可以更加自由地创作。而凭借记忆创作时,会因为受到桎梏而无法做到。我希望我的作品是真实的、深刻的,而非肤浅的。”另一次,这位艺术家把“想象”和“真实”作了区别,“真实含有要揭示对象内在本质的因素,如果某个东西是真实的,那它就不仅仅只是看上去那么回事而已”。

春天的早晨:哈弗斯托克山 布上油彩 100×130.5厘米

作者:乔治·克劳森(1852-1944年) 绘于1881年

《春天的早晨,哈弗斯托克山》被认为是卓越的进步画家乔治·克劳森的早期杰作之一。画中描绘了这样一条道路:从伦敦中心缓缓向上,通向一度是其郊区的汉普斯特德镇,在这条设计简洁、优美的大道两旁,排列着19世纪下半叶修建的宽敞大宅。画面的右端远景将建筑师图伦在1869-1873年期间设计建造的罗斯林山圣斯蒂芬教堂的大部分展现了出来。

出现在画中的各色人物出身于维多利亚时代社会的不同阶层,在前景的妇女身边带着一个衣着华丽的孩子,一望便知其出身高贵。另一名妇女坐在长凳上,凝望着眼前的这一幕。在不远处第三位妇女是一位来自社会下层的穷苦人,正在买花。在右侧,一群劳工正在整修路面,其中一个正费力地用鹤嘴锄翘着鹅卵石,其他几个静静地站在一旁。作为一幅社会实录画作,乔治·克劳森的这幅作品从福特·马多克斯·布朗绘制的一幅描绘实用主义盛行社会的大全景图中受益匪浅。布朗所绘的名为《工作》的画(曼彻斯特博物馆及美术馆)绘制于1852至1863年间,是在不远处的汉普斯特德镇的另一端创作的。

   威廉·特纳的《浅水处的加莱海滩:渔民捡拾鱼饵》无疑是一幅杰作,也是曼彻斯特大区博物馆联盟藏品中的瑰宝。这幅画中的法国海岸位于英吉利海峡中英法两国几乎可以相互眺望的那一段,在画面左侧,可以看到加莱码头入口处伸到海中的栈桥,右侧则是红堡灰暗的轮廓,这个城堡在中世纪时一度守卫着整个海港。除了这些地标参照物,画面几乎完全被落日余晖所占据,夕阳在天空中洒满柔和的金色光芒,金光又转而映射在大片平坦的沙滩上。画面右方,渔妇弯下身子在沙滩中挖掘沙鳗鱼,以便为明日出海打鱼作鱼饵。她们有的在画中前景,其余则星星点点围聚在远处。画中的这个场景及落日可能含有双重寓意:一天的工作行将结束与生命的周而复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在创作此画时,画家的父亲刚刚故去不久,透纳似乎寻求以余晖这一转瞬即逝的传统象征来怀念他。

本画是特纳探索表现色彩和光线效果的一次尝试,它完全基于画家长期的作画经验和对天空大气情况的琢磨,也反映了他对水彩特性的研究。画家刻意将天空和海平面融为一体,以使它们相互映衬。如果不是因为有画面右侧的人物,几乎无从分辨两个均等而相互交融的淡粉色和黄灰色地带。

《沉思》画的是一个美丽的年轻女子,她穿着一件非常宽松的白色衣服,外面松散地搭着一条蓝色的大披肩,衣服的一侧滑落到胸口,从脖子到肩膀都露了出来。她的眼睛向下方凝视,右手中拿着一束野花,不知是情人刚刚送给她的还是她自己采来要送给情人的。尽管作者并没有解释他是在哪种情绪的激发下创作了这幅作品,但是通过画面很明显地表达出他关于爱与被爱的一种思考。

詹姆斯·桑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非常坚定皇家学院的支持者,将数以百计的肖像画送到那里参加夏季展览,他整个艺术生涯中的创作基本都是在那里展出的,他也以此为自己在行业内确立了地位和声誉。他画中的人物大部分都是以贵族为原型的,这些作品为他带来了荣誉与声望,1872年他被任命为维多利亚女皇的官方肖像画家。为了顾及雇主们的身份及其喜好,桑特所画的人物肖像大多都非常正规、刻板,缺乏对人物心理的捕捉。不过这幅《沉思》却是一个例外,作品完成的时间大约在19世纪四十年代,那时,画家为自己寻找了一条新的创作路线,摆脱了画像师的职业束缚,将其创作形象的艺术美感充分地展现了出来。眼前这幅作品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女孩子那种奶白色的肌肤质感,以及薄如蝉翼的衣服在他的笔下表现得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