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院长林家阳教授谈设计教育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6-11-02 14:16:07 | 文章来源: 视觉同盟 责任编辑/海伦

 

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院长林家阳教授

记者:林老师,您觉得作为一名未来设计师在走向社会之前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林:与上个世纪的设计师相比,我觉得当今的设计艺术类大学生们应努力使自己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走向社会的桥梁;二、要有正确的语言表述和文字表达能力――获取信任的资本;三、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凝聚知识和力量;四、要有宽泛的知识面和一定深度的专业水准,并以创新精神贯通自己的设计表现――作为设计师的根本。


记者:在以上各种能力中,您觉得哪一方面更重要?


 林:这是一个我被人常问到的问题,毫无疑问,沟通能力和设计师的根本是最重要的,但我作为接受过中西方设计教育而现在又亲身经历着设计教育改革的人,也常常思考着这个问题:在当今社会中的设计师到底是沟通能力重要呢;还是自身的实力更重要?作为我个人来讲,我觉得一个人的实力和展示自己的才华的能力――即沟通能力同等重要,而后者显得更为突出一些,因为当你想将自己的才华发挥的淋漓尽致的时候,没有出众的沟通能力,是不可能实现的。


记者:那么具体的沟通能力又包括那几方面呢?


 林:沟通能力包括自我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这两方面。先来谈谈自我表达能力,现在已经不再是“酒好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在当今这个资讯发达的高科技信息时代,好的东西层出不穷,如何让自己脱颖而出,这就需要大家有较高的自我推荐、自我包装能力。希望大家在高校四年当中要好好的锻炼自己;要组成各种各样的协会;要组成各种各样的学生自发的报告会;要竞争上岗不要怕难为情;要学会演说,德国的总理、美国的总统是怎么产生的?就是在演说当中登上舞台的。我拿过德国的奖学金,我们那个奖学金赞助机构经常让我们去参加他们的党代会,我发现每一个重要的会议总有一个小时让大家自愿报名自由发言,有时候就三分钟或者五分钟时间,以铃声为界,时间到了不管你讲到哪里,下台,再来一个。人才就在这个时候产生,如果大家公认为这个人发言很好,再给他20分钟,再来一次20分钟又很好,再给他一个小时。日积月累,表现出众者就可能成为这个党派的领袖。演说能力在西方国家是成功竞选总理、总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今天我们的社会也是这样,你们去应聘工作或者到学校里面去面试,除了书面材料,人家还要看看你这个人气质如何、内涵如何,除了文字和作品集,往往一个具备优秀的口头表达能力的人,其沟通能力有时候会改变命运的一切。


  人际交往能力是成大事的基础。我对我的学生说:你现在已经四年级了,你有没有把班上20个人或30个人都团结的很好。有人会有人根本不会,会的人我想他到了社会也是这样,他会成为一个有凝聚力的人。不会的人呢,他到了社会上照样会孤零零。出大师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大师的时代往往是由于受技术的局限,通常能由一个人来完成一件作品,你不跟我好没关系,我一个人能够完成。但今天的这个社会技术多元,人群多元化,需要通力合作,才能做更大的事情。这是一张网,怎么编织?从你学生时代开始。


  我的女儿画得好极了,今年才十四岁。去年我在重庆马蒂亚斯国际设计学院讲学,当我展示她九岁时的作品时,校长马蒂亚斯教授看了我展示的她幻灯作品“小星星”,很激动的站起来面对所有的学生们说,我们卡塞尔大学今年视觉设计专业只招收12个人,而500人报名参加考试,这其中有中国学生五六十个人,因为这些考生缺乏应有的创造力和千遍一律的表现力。而这个孩子的作品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因为她有自己的思想和表现手法!最近她又画了30多幅时装模特儿,从头饰到鞋子,无一重复,她不临摹,又无人指导,完全是天性和观察生活的结果。可是,我却为她担心,因为她不乐于和人打交道。专业100分有什么用?你如果缺乏跟社会沟通的能力,在这个竞争的时代就像金子无闪光的机会,你将无立足之地。


记者:林老师,您觉得培养一名好的设计师,应当从什么时候开始?


 林:一句话,从娃娃抓起!


  当有人问及视觉创意大师德国的霍尔戈·马蒂斯:“您的创作灵感是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他是这么回答的:“从开始有记忆的那天起,我就接受了奶奶的怀中教育,那是‘天上的小星星是怎么来的?’、‘苹果是怎么落地的?’、‘鲨鱼会感冒吗?’等等。这些问题教会我从小学会思考,关注事物并接受了科学教育。”


记者:林老师,您能否谈谈设计与绘画的关系,是不是说素描、色彩等绘画课程对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不重要呢?


 林:设计与绘画的关系十分密切,没有绘画史就不可能有我们的视觉设计史。日本著名国际视觉设计创意大师福田凡雄的设计艺术是从玛格里特超现实主义画派和埃舍尔错视觉艺术中走出来的。金特·凯泽、冈特·兰堡、霍尔戈·马蒂斯等这些被喻为设计大师的人们,他们的设计艺术也吸收了起源于30年代超现实画派代表人物马格里特的艺术精髓。你与欧洲设计师交谈“什么是设计师的源泉”?不管是建筑设计师、视觉设计师、服装设计师,还是产品设计师,他们都会说“绘画艺术是他们的源泉”。因为绘画没有任何制约,通过自由的想象发挥他的创造性思维,设计师们从画家的表现行为中受到启迪。这种自由思维的氛围也影响和熏陶了科学家们去认识自然现象的思维方式。西方是诺贝尔奖的创建地(瑞典),西方有这么一种观念树立这个奖,他不是给予为科学作出终生贡献的人,而是奖励作出具有巨大影响的发现者,“循规蹈矩”往往不能发现任何东西。


  从来没有也绝不应该否定素描、色彩等绘画基础课程的作用。素描、色彩对中国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中国整个美育环境与西方不同,西方的美学教育融合在家庭、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社会环境中处处充满着美学气氛。而中国的环境则不同,中国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接受美育的机会尽管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增加但仍然是远远缺乏的,所以必须对有关专业的学生进行美学补课,而绘画手段是其中之一。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美学教育不应该是孤立,应该把创造性思维教育与美学教育贯穿在一起,不是进行单纯的美学、技能教育。除了再现之外,还应提倡善于培养创意表现,更多的是引导人们的思维运动力。


记者:林老师,全国大部分地区实行美术统考,你对考试内容有何看法?


 林:2003年的八大美术学院高考指南证实了考试内容一体化,考试科目:画石膏、画静物是谁发明的?是两个世纪前的产物,今天再在课堂里出现,并被作为全国所有的美术设计院校的考前教学的标准,入学资格的标准,在校学习的绘画基础课程的标准。这样的标准体系给我们带来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呢?不难断定,设计专业的学生更容易成为一名模仿大师,而不是设计大师。我们教育的目的,新时期教育的目的更应该注重是创新、创造、个性化。西方人自己已经在上个世纪30年代都已经对这套东西提出了批评,而我们却没有建立自己文化艺术体系的基础教育,忽略艺术教育的职能。伏尔泰、维纳斯、一棵大白菜、三个西红柿,我改过这样的卷子,5000张卷子摆在那里,刚开始的时候还可以分得清谁是90分谁是60分,再过半个小时看看谁是60分谁是90分,谁也搞不清楚。但是在录取的时候差0.5分就导致一个在校内一个在校外,且不说这种考题科学与否,批卷的操作就导致难以公平。面对一个石膏像伏尔泰,行业人士或者专家能轻而易举指出其特点、好坏。500个石膏像放在地上,正确评判将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千个的话,简直难以想象评判的正确性了。这就象我们新入校,看班级同学,女同学看男同学哪个帅,男同学看女同学哪个是班花,第一面就看的清楚。过一阵子呢,几个月后,同样的面貌不停地重复,感觉没了。所以这种教学要求和评价标准值得探讨。


  两年以前,有一个德国的艺术教育家马蒂亚斯到无锡来,他在中国前后十四年了,有一次在南京看了全国美展水彩画分展后,他说,画展上有一个艺术家画了一块揉皱的丝绸方巾,后来他碰到这位艺术家,就问画这个丝绸方巾用了多少时间,画家说三个多月。教授问“为什么画这个,你想干什么?”他说“我也不知道干什么,只是因为喜欢这种表现”。马蒂亚斯教授认为这个艺术家的作品失去自我。这位德国人认为,欧洲人200多年以前画这种东西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到了今天21世纪,还在画这些东西,已经没有价值了。因为今天的技术(摄影、计算机数码、摄像)解决了这些问题,为什么还要画3个月?所以他觉得不可想象。艺术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它不断的更新定义的内涵。昨天的艺术在今天已不是艺术,昨天的艺术变成了今天的拷贝品。三年以前德国教授岗。特兰保在上海书城楼看艺术书,他看这一片封面是石膏像、人体、静物作装帧的书问我是他们欧洲人百年绘画回顾书展吗?我告诉他这是高考指南。他觉得真是不可思议,他跟我说了一句话,让我震撼却无言。他说,你们中国文化堆积的那么厚,历史那么悠久,你们的艺术传统本身非常好,为什么你们没有自己的艺术教育体系,而把我们几百年前的东西作为精品还象佛一样供着,大家要认识到这种状况带来的后果。记得一位德国老人和我说过,你们的孔夫子传经说教的时候我们德国人还爬在树上。想一想歌德充其量250年,而孔夫子则有2500年。他说中国艺术家应该是有思想的人,中国应该有自己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我们积累的知识,应该是供你们到图书馆查阅用的,千万不能把这个作为你们的考题。新经济时代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这个时代考什么?考人的思想、人的智慧、考人的观念,这是我们这一代人要做的。课堂里教什么也是教这些东西。


记者:林老师,对来自职业高中的学生和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考设计院校,您更偏向录取哪一类的学生?


 林:在欧洲,考艺术类的学生和考自然学科、社会学科学生的文化科目的标准是一致,再加上艺术天赋,才能上高校。职业高中的学生其培养目标不是上大学,而是作为“实用”型中等人才培养的。一般文学知识和想象力密切相关,数理化知识则教会艺术家用理性的眼光观察这个世界,外语是了解世界的通道。同济大学将艺术类学生的成绩确定在500以上,这有助于设计后继队伍的培养。


记者:林老师照您这么说,考设计院校的学生不是负担更重了吗?又要学好文化知识,还要掌握好专业知识。


 林:是的,没错!按现状招生办法将无法改变中国设计面貌对文化基础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好涉及学生的思考力,外语好将涉及国际化的文化视野,数学知识会涉及到人的条理性、逻辑性,对于设计师来说是必备的基础,文化知识是专业知识的基础,没有文化基础的教育,将来我们的教育只有数量而没有质量。


记者:林老师,请您谈一谈绘画和设计作品的评价标准。


 林:这两者评价标准的共性只有一个——即绘画和设计作品都追求个性。其不同点是:绘画作品是精神产物,供人欣赏;而设计作品是物质产品,为人所用;绘画作品较设计作品更单一,绘画作品可以是个别群体欣赏,甚至无人观赏,而设计作品以实用为原则,必须是设计师、业主、消费者都满意的东西才是好设计。


  所有的设计都追求艺术性,但是设计如果不依附商业市场的话又会失去他本身的意义,因为设计本身是为人的需要服务的,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中国的市场相对是单一的,我们在街头很少能通过设计来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地域文化和城市风貌。这一点在欧洲则截然不同。在那个环境中人们会真正感受到通过设计领略一个城市以至一个国家。设计同样也在传播商品。在经济高度发展的西方社会,人们深深感到没有文化的支撑就没有今天的经济发展,文化是以科学艺术为先导的,这种观念深入人心:在柏林,博物馆就近半百,每天会有大量的画廊开幕。所以有这么大的市场,是人们的文化和艺术需求决定的。因而产生了一批致力于传播文化、传播艺术信息的设计师,就像金特·凯泽、冈特·兰堡、霍尔戈·马蒂斯这些国际一流的设计师。他们是商业广告艺术的先导,是广告艺术风格的探索者,由他们带动了商业广告水平的提高。但是,中国目前还很难看到文化艺术设计和商业设计同时并存的作品。这将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记者:中国设计教育改革的希望在哪里?


 林:教学改革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体系,上至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下至教师的每堂课。每个学科都是由这个学科的一批专家和学者(他们在教育部等领导机构的领导下)制定和修整教学体制和教学目录、建立“教材”体系、制定教学评价体系,使我们基层学校教学有法可依,有规可循。那么我们中层领导是否正确领会了这些体系、制度等等的精神呢?最基层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贯彻的呢?今年我在因西安工业大学蒋氏基金会的邀请与日本的福田繁雄教授一起作一次讲学,有一位女教师带着焦虑和无奈的口气说了这样一句话“林老师,不是我不想改(教学改革),而是不知道怎么改。”在其他场合,这样的声音我也听到过。我想,这就是希望,因为只有认识到问题存在,才会寻找解决的方法,这是起步点。小学生的书包分量,中学生的作息时间安排,大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还是主动积极探索科学真理。这一切都牵涉到我们的教学改革。如果我们接受的学生不再是那些文化课分数极低而片面“画得好”的人,我们的教师能不重复上一次的备课笔记,而是带着思索,不断创新教学,我们的领导能正确导向学科建设,我们的专家学者在建立新的教学纲要时,多一点分析、研究,与时俱进。那么我们再谈设计教育时,不是关心其改革的希望何在?而是罗列改革的成果。


  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改革的必要性,新经济时代、WTO都会大大地带动教学的改革,艺术教育也会不断地从技艺教学中走出来,认识到“创新”的社会使命。就像西方艺术和设计教育家所羡慕的那样,中国有优秀的艺术创新传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有美好的未来,我坚信,我们现在每一个人所作的一切,就是未来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同济大学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