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艺术市场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艺术圈圈钱也艺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2-19 19:08:51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

                                 文/魏振钦

时下,几乎所有的报章杂志都在倡导学术价值。说来好笑,市场走低时人们首先祭起的法宝,恰恰是市场看好时人们最先扔掉的累赘——学术价值。

不管圈内人士承认与否,近年来的艺术就是如此紧密地同商业捆绑在一起,暧昧难明。

其实问题并不复杂,市场经济社会,艺术并不能与商业绝缘。在某种程度上代行了艺术市场标准制定者角色的艺术评论,与商业运作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共谋,实在是太符合商业逻辑了。

换一只“经济”的眼看艺术

经济学有个基本的前提,每个人都是“经济人”,都是本着“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内在要求开展日常活动的。按照这样的预设,我们无法将梵·高这样的大师罗致其中——无论他的《麦田》还是《向日葵》在他身后拍出怎样的天价,都改变不了他生前穷困潦倒的窘迫——却可以轻松地捕获许多熟悉的面孔,他们通常也被我们冠以“艺术家”、“收藏家”或者其他称谓。从他们那里,我们知道艺术品可以复制,可以批量生产,可以流水线作业,可以企业化经营;我们知道艺术品的价格不需“盖棺”就可以“论定”,短短几年就一步登天,飙过一条正常情况下需要几百年才能走完的升值之路;我们知道艺术家可以介入艺术品的交易环节,生前就安享身后的“红利”……

某些“艺术家”、“收藏家”如此善于把明天的钱、别人的钱拿来为己所用,我们还能否认他们“经济人”的面目吗?

有一种提法,“一流的企业做文化、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做资本,三流的企业做产品、做项目”,说的虽然是企业,同样可以拿来鉴定艺术圈内搞个体经营的专业户们。

我们有些艺术专业户是做产品的,东西还谈不上有自己的特色,但因着大好市场行情,还真能从中收获高附加值;保不准哪天还能发达,接两个大单,做几个项目。如今市场上假货横行,看那些赝品的水平,不是行内人还做不出来。

有些专业户做品牌,笑脸、光头、大家庭、大批判,让人一眼就能瞧出该作出自何人手笔的同时,也会在心底泛起一丝疑问:除了笑脸、光头,他还画过什么?我们愿意相信艺术家在作品中打上自己的烙印是不屑于重复别人,但如此泯然无畏地重复自己,其勇气也着实让人惊讶。更有甚者,某些财雄势大的艺术家看到品牌已经成熟,销路不成问题,还有可能出让品牌的使用权,在代工点批量复制成功之后,简简单单一个个人签名就大功告成,整个儿就是在做“贴牌生产”。如此一来,既使本人更加专注于品牌的培育和经营,又给处于生态链下游、停留在做产品阶段的三流企业提供了就业机会,还真是一举多得!

行情看涨时,二流企业急着出手套现,三流企业会赶来凑热闹:就算有技术门槛,咱卖不了物美,还卖不了价廉吗?二流企业也会兼并三流企业:没什么大不了的,盖上本公司的法人章就一切OK。

行情看跌时,二、三流企业都会感觉到产能过剩。国内艺考年年火爆,但艺术这只饭碗里又能放多少汤匙?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还好,一旦停滞,就有产能内爆的危险。如今经济危机正在深度发展,不但一些三流企业举步维艰,连在两级市场上左右逢源的大牌私企达米安·赫斯特都在裁员护盘。天热抱团、天冷分飞,这也是艺术市场上的一大怪现状。

还有一种解脱的途径,就是迎难而上,向生态链上游扩张。上游的一流企业是专管订立标准的,掌握着行业的话语权,一言以兴,一言以废。

批评家“出台”谁之过?

笔者引述某博客上的一段话:“几乎每一位谈论中国艺术市场的人士,都会把艺术批评作为艺术市场经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还会认为著名的、有话语权的艺术批评家的言论能够决定和左右一个艺术家在艺术界和艺术市场中的地位以及作品的销售价格。还有的人把中国艺术市场交易不温不火的缘由归责为我们没有优秀的艺术批评家,不能使更多杰出的艺术家被人们认识和了解。”

艺术市场的定价权掌握在谁手里?看看全球艺术权力榜就知道了:这里面有多少引领风潮的“意见领袖”?把握乃至左右一个时代的收藏风尚,本来就是评论家的应有之义。艺术品真正的创作群体和收藏群体并不庞大,如果评论家能够成为其中的“意见领袖”的话,无形中也就掌握了艺术市场的定价权。

话语权可以转化为定价权,其中的利益相当可观。我们不难理解批评家力争成为(至少是区域市场)游戏规则制定者的冲动,因为从好的方面来讲,可以削弱西方价值体系对国内艺术自由发展的干扰,不再唯西方好尚是瞻。这对国内艺术市场的健康运行甚至是必要的。有日本的案例作为前车之鉴: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破灭前夕,收藏了大批西方印象派绘画。不过,无论日本人如何努力为印象派找日本亲戚,印象派绘画终究还是与西方审美价值体系血脉相通,所以当危机袭来时,作为标准追随者的日本人玩不转了,再经典的作品也难卖昔日天价,日本人不得不吞下自己酿下的苦果。

但我们终究又难以辨别其间有多少谋利的动机。再看以下的博文:“随着国外艺术机构、买家和收藏家对于国内艺术批评家、策展人的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艺术家也倾向于相信,艺术批评是艺术品走向市场交易的桥梁。批评家们也乐于在艺术品交易中担任这种交易顾问和艺术品估值的角色。目前越来越多的艺术批评家们倾向于把艺术批评作为艺术市场的一个环节,或是一个首要的先行步骤。批评家们更多地转向艺术策展,组织艺术展览、活动或为艺术家展览撰写前言,(这种举动)已经蔓延,成为批评家的生存状态和获得收入的主要路径。这就是批评家们纷纷走向‘出台’的戏言。”

利之所在,人咸趋之。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西方艺术批评也要谋利,但没有这么羞羞答答。国外有专业批评家联盟,类似于行业工会的性质,他们为维护团体利益制定了索取批评酬劳的制度。类似于这样的团体、这样的机制应该是艺术市场健康运行不可或缺的环节。

逐利无可厚非,做好艺术还可能让人赏心悦目。但有一点,真和善更高于美,请让艺术在阳光下运行。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