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艺术市场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国内拍场郑板桥书画赝品多多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3-14 18:13:53 | 文章来源: 美术报

据雅昌艺术网不完全统计,近年海内外上拍郑板桥书画共计1147件,已成交680件,成交率60%,总成交额高达2.32亿元,其中超出百万元以上的近50件之多。仅2008年一年,国内拍场超百万元的郑板桥拍品就有7件,分别是北京翰海秋拍《双松图》(694.4万元),九歌秋拍《七贤图》(537.6万元),华辰秋拍《竹石图》(448万元),北京保利春拍《兰竹图册》(175.8万元),华辰春拍《竹石图》(168万元),安徽艺海《竹石图》(264万元),云南典藏《竹石幽兰》(201万元)。

但纵观近年拍场上成交的郑板桥书画,可谓赝多真少,其中尤以当代的仿品最多。这一两年,市场上的伪作以《竹石图》、《兰竹图》居多,也有相当比例的书法,特别是《竹石图》几近泛滥成灾之势,粗制滥造的大幅巨制充斥拍场,标价相当可观。以笔者所观,上百万元成交的郑板桥《竹石图》、《兰石图》罕有真迹,每每面目可憎。2008年11月,一幅拙劣不堪标价百万元的《墨竹图》竟出现在某国内顶尖的以书画拍卖见长的拍卖公司秋季大拍上,还进了其精品预览,实在令人感到滑稽可笑。在其四季拍卖上两幅《竹石图》伪作也分别以89.6万元和34.7万元成交。

近年在拍场上露面的所谓郑板桥《竹石图》、《兰石图》主要有以下四种作伪手法:一,抄袭克隆,按馆藏出版物原样照抄,数量最多;二,东拼西凑,将真迹重新组装,题款互换,笔者所见也不在少数;三,凭空生造,没有母本,这类也有一定比例。四,名家“护航”,近两年在京城拍场上经常能看到某南方知名鉴定家对郑板桥伪画的边跋,具有不小的欺骗性,应引起买家高度警惕。

拍品《竹石图》89.6万元
上海博物馆藏《竹石图》


至于国内拍场上郑板桥的书法伪作就更比比皆是,主要是大字联、自作诗两类,拍价在几万元至10多万元不等,时有高价出现。如2008年12月某公司以34.7万元拍出癸未《行书五言诗》,另一件《行书五言诗》也以13.4万元拍出,此二作章法散乱,行笔迟疑,软弱无力,矫揉造作,与真迹(见《行书论诗》)有天壤之别,是不折不扣的赝品。正因为造假者巨多,导致郑板桥书法市场价位在低位徘徊,甚至比不上近现代的一些书法名家。其实,板桥的书法有着深厚的传统功力,从他30岁所写的小楷《范质诗》轴中不难一窥。他的“六分半书”独创自家之体,大小、长短、正斜、方圆、肥瘦、疏密都处理得十分自然,造假者之临仿每每失于狂怪造作。

近一年来,拍场上郑板桥的书画伪作数量只增未减,有些还打着著录、回流的旗号,花样翻新,不一而足。笔者以为,鉴别郑板桥书画,藏家应多观真迹,体会郑板桥书画“瘦硬峻峭”的特点。郑板桥画的《竹石图》真迹(见上海博物馆藏《竹石图》),每每构图严谨,题书讲究,石用淡墨斧劈横皴,竹则锐利锋芒尽露,无论竹与石,均显瘦硬之神,得峻峭纵横之妙。正如郑板桥在一幅竹画中所题“一团劲悍气,一团倔强意”,贵在“劲悍”二字。同时,对其书法特别是款书应多加研究,了解熟悉其众多真迹不同时期、不同款书的写法,对鉴别画作真伪甚为紧要。毕竟融篆隶楷行于一体,处处透着“兰笔竹韵”的“板桥体”,绝不是造假者能轻易仿造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多位名家杰作首度亮相
上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