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整河山待后生”——古玩行里唤新规
毕竟,学界专家也好,民间高人也罢,大家通常都还是遵循行内的规矩和自己的良知,即使鉴别有误,多数也非故意,而是技术水准所致。汾阳藏家张琰光这样形容:“作为艺术品,古玩鉴定很难用量化标准去度量,同时中国古代的艺术品也实在浩如烟海,瓷器也好,字画也罢,既不可能像考古或地质那样用碳14测定法逐件鉴别,也不可能每件都有一流专家来把关定论。古玩的鉴别,更多是个人身心感受的体验认知。这一行,玩的就是眼力,玩的就是心跳。”
基于此,对于河南、河北、山西等地存在的一批颇具规模的民间古玩仿造基地,他认为不妨看作是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接受、传承、欣赏及发扬,“仿制不等于就是造假。出自这些区域的产品都有个堂皇的名字‘高仿艺术品’。至于进入流通领域,仿的当真的卖,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而牛润生对此则有着更为沉重的看法:古玩行要真正繁荣,则需“清肃”——从源头上打假、从交易上规范。俗话说“古董行里不打假。”这话应该这么理解:古董行里,买错了不反悔。不存在退货退款这一说。“而源头上的造假,则是应该打、必须打的。否则,只会使我们祖辈留存下来的艺术珍品身价日贬。”另一方面,在古玩行里,地摊、店铺、内部交易是一级市场,拍卖会、博览会是二级市场。虽然一直很火,但长期以来山西的古玩市场只充当着低价批发商的角色。而近年热入三晋的各类外来的古玩拍卖会、博览会,则以的确超前的营销手段和包装方式诱惑着鼓动着山西人进入这个二级市场。“人家求的就是高利润。实际上,两个市场均衡发展才是艺术品发展的方向。否则,一级市场萎缩,古玩商们就都转而向拍卖会送东西,势必造成价位奇高,买不到、卖不出的凝滞现象,并不利于古玩行的真正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