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结果应该说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北京匡时总经理董国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尽管拍卖已经过去,但是谈到“八大”,董国强还是有些激动。据记者了解,八大山人此前的拍场纪录,最高价基本都在3000万元左右。
在北京匡时的预展图录中,《仿倪云林山水》的预估价是1200万—1400万。“在拍卖中,成交价最终超过预估价几倍甚至十几倍经常会出现,特别是高价位的拍品。”董国强解释说,预估价或者拍卖底价,只是委托人和拍卖公司协商的一个价格,一般拍卖公司会希望底价低一点,这样关注的人也会比较多,而委托人如果比较信任拍卖公司也会同意较低的底价。
“比如这次八大山人的这件作品,虽然底价是1100万,但是对于这个行业里面的行家来说,都知道(最终成交价)3000万以上是肯定的。”他说。
对于这幅画的买家,各方都有不少猜测,但是这位神秘的买家始终非常低调,“买家不愿意透露身份,我们也只能尊重他的个人意愿。”董国强说,“我只能说这是一位海内外知名的收藏家,因为花这么大价钱去买古画的人一定不是新人,一定是收藏古画很多、实力很大的藏家。”
藏家张先生对于8000多万的成交价也表示很意外,“买家一定非常喜欢这幅画,绝不是单纯出于投资目的。”
三大因素促成“天价”
尽管有些出乎意料,但是董国强认为这幅《仿倪云林山水》创出如此天价也并非“拍场意外”。董国强从1994年中国拍卖行业刚刚起步就开始接触拍卖,他认为影响一幅作品市场价值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作者在美术史上的地位以及该作品在该作者创作史上的地位;二是作品留传是否有一个很详细的脉络;三是曾经的出版、著录和展览情况。
“一幅作品的市场价值首先要看它的作者在美术史上的地位。”董国强说,“然后看这件作品在他本人的创作当中是不是一个很好的作品,是不是代表作。有时候很好的画家也有很差的作品,比如有些是应酬的作品、随意的作品或者是习作。”
“八大山人是我国清代最著名的画家之一,在美术史上的低位非常显赫,甚至可以说提到中国古画,石涛(明末清初“四僧”之一)、八大山人是两个无法绕过的话题。而且八大山人的作品传世非常少,保存完好的就更少了,与《仿倪云林山水》同级别的画几乎都在各国博物馆中,能流传到民间的非常罕见。”董国强说。
而此次拍卖的《仿倪云林山水》,是八大山人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数十年来,它几乎出现在内地、台湾及美国所有有关八大山人的出版物里,八大山人的全集、画集、编年集等几乎无一未收,据不完全统计,前后出版就达二十余次之多。而美国和台湾各种重要的八大山人作品展更是少不了它的身影。
“在现在的市场上,出版过的东西和没有出版过的东西,价格相差会很大,这说明现在很多人买东西要买可靠的、最没有争议的东西,那么过去的出版、著录和展览就变得非常重要。”董国强说。
而《仿倪云林山水》的另一大亮点就是它曾经被两大权威收藏家收藏过,一位是著名的八大山人研究权威及收藏家王方宇(1913-1997);一位是中国画收藏领域的泰斗和关键人物、20世纪中国字画收藏六大家之一的王己千(1907-2003)。特别是王己千先生,还在该画的签条上题写了“上上神品”四个字。
“一张画有没有被名家收藏可能对它价格的影响会在两倍到三倍,这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留传有序’的重要。”董国强解释说,“王方宇是全世界公认的研究八大山人的专家,他收藏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捐给了博物馆,留传到市场上的非常少。他之后另外一位收藏家是王己千,是海外中国书画鉴定的第一人。他们对这个作品的看重势必会影响其他买家。”
据记者了解,古画的造假作伪在收藏市场上比较严重,有圈内人向记者透露,真伪比例甚至会在5%:95%左右。“买名家藏品实际上是在‘抄近道’,当然也就要多花钱。因为你是在借助前人的眼力买东西。”董国强说,“如果想凭自己的眼力‘捡漏’,可能会花小钱,但是能不能买到好东西就很难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