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认清市场形势,警惕艺术收藏陷阱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3-20 19:56:09 | 文章来源: 美术报 景乃权 姚国峰

随着艺术品收藏的升温,全国各地电视台开办的艺术收藏类节目也越来越多,主要有央视2套的《鉴宝》、河南卫视的《华豫之门》、凤凰卫视的《投资收藏》、广东电视台的《盛世话收藏》、昆明电视台的《盛世典藏》、成都电视台的《成都商行·西部珍藏》等。显然,在艺术消费走向大众化的年代,艺术品收藏也越来越趋向大众化。艺术品投资已开始成为继股票、基金、房地产、黄金等投资品之外的另一项重要投资。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艺术品收藏大众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2009年,中国GDP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逆势增长8.7%,人均GDP达到3600美元左右,东部发达省份诸如浙江人均GDP更是达到6500美元;2009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8%,达到17175元人民币。2009年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降低到37%和43%左右,我国居民总体上已经进入小康消费阶段。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吃穿住行等日常消费,而且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有余钱参与文化艺术方面的消费。精神文化消费占人们日常消费的比重将越来越大。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艺术收藏发展历史来看,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是艺术收藏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而中国目前就处在这个转型的拐点上。在我们的调查中,就有高达57%的被调查者表示非常关注艺术市场的行情。但是,调查结果也表明,我国的艺术市场依然存在着法规缺失、监管缺位,媒体和评论家虚假炒作以及盗版、赝品盛行等诸多问题。因此,普通大众在参与艺术品收藏的过程中除了不断提高自身欣赏和鉴定水平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远离投机,让收藏成为一种爱好。

艺术品虽然和其他商品不同,但是也离不开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规律。一件艺术品的价格短期内虽然有可能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某些人为因素而大幅走高,但是长期来看它将回归到正常的水平。即使是作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军人物张晓刚典型风格的《同志系列》作品,在2009年香港苏富比秋拍的成交价也仅为854万港元,不到2007年高峰期的一半。由此可见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泡沫之大。在流动性普遍过剩的今天,艺术品和其他投资品一样很容易产生泡沫,因此,艺术品收藏者不应该盲目追高,而是应该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作品,从而避免市场火爆时,“藏家遍地开花”,市场萧条时,“藏家遍地开溜”的情况。真正的收藏既是一种价值投资,更是一种艺术爱好,即使艺术市场巨幅波动,收藏者也会处之泰然。

2、量力而行,以收藏新兴艺术家作品为主。

已经成名艺术家的作品动辄几百上千万,作为大部分中产阶级和工薪阶层来说根本无力收藏。而且高价作品往往已经得到行业和大众的认可,增值潜力也相对有限。因此,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花几万元购买一些新崛起的新生代艺术家(如著名艺术院校的毕业生,获过某些大奖的青年艺术家等)的作品,升值空间相对大一些。如张晓刚曾在昆明市歌舞团当美工,莫里斯曾在火车上烧过锅炉,唐纳德·贾德曾是铁道扳道员,随着他们的成名,他们的作品价格也水涨船高。当然,在收藏时选择那些真正热爱艺术创作的艺术家至关重要。在我们的调查中,仅有35%的被调查者从事艺术创作是因为兴趣使然,有高达27%的被调查者认为艺术创作仅是为了工作的需要或是满足大众消费的偏好。如果收藏者选择的艺术家一旦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放弃艺术,那收藏的该作品价值被认可的机会就很小了。很多新兴的艺术家在初期为了艺术不断拼搏不断努力的故事本身就是一笔值得收藏的精神财富。

1   2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