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吴冠中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人物。他的艺术思想与艺术实践不仅在同时代中国画家中独树一帜,而且具有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在近期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中,吴冠中也成为了公众耳熟能详的人物,市场中的标志。
2010年3月9日,胡润百富发布的《2010胡润艺术榜》上,公布了2009年度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最高的中国在世艺术家排名。这份榜单是根据2009年全球公开拍卖市场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艺术品成交数据制定的,只是一份白描的数字报表。榜单显示91岁的吴冠中位列第二,其作品2009年拍卖成交总额为2.2亿元。显然在中国艺术品价格的市场的浪潮里,吴冠中无疑是最受人民关注的艺术家。
整体市场:一路看涨
吴冠中(1919-2010),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曾留学法国,几十年来致力于中西艺术的融合,抽象彩墨作品自成风格。画面充满诗意,注重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他是以油画家的身份登上中国画坛的,但在绘画创作上超越了题材的地域性,不论是北方乡野、江南村镇,不论是巴黎街市,南洋风物,他描绘这些不同题材的油画,有浓厚的中国韵味和中国气派。
因为吴冠中在中国现代画坛面貌独特,其作品进入艺术市场也相对较早,时间大约在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后。1984年左右,吴冠中的艺术作品开始走向国际舞台,在日本名古屋、福冈,美国纽约、旧金山,英国伯明翰等城市展出,奠定了其艺术国际化的基础。1987年至1988年,是吴冠中作品价格发生重大转折的重要时期。在这两年内,吴冠中的艺术在全亚洲的范围内确立起了较高的艺术地位。
进入拍卖市场以来,其作品就一路看涨,先后经历了三次上涨的阶段。
以1989年彩墨作品《高昌遗址图》在香港苏富比以187万港元拍出为标志,吴冠中作品形成了第一波的价格缓慢上升阶段。1992年,吴冠中成功登陆世界顶级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以此为基点激发起了其作品市场价格的第二波升浪。
到2002年秋季至2003年春季可以说是吴冠中作品第二波升浪之前的“前奏”。即使是2003年春季由于“非典”的原因很多拍卖公司的春季被迫延迟,但成交额仍然达到了376.67万元,较高的成交率说明吴冠中的作品在买方市场的接受度依然较高。2003年秋季,中国近现代书画市场整体行情升温,吴冠中的作品的成交也开始活跃。吴冠中的市场价格的第二波升浪已经形成,这是由国内机构性投资与海外著名收藏群体联动所主导的上涨行情。
这波声浪又可以分成以下两个阶段,从2000年春拍到2010年春季拍卖吴冠中作品上拍量和成交量折线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吴冠中作品的上拍量逐年上升,同时成交量与上拍量同步增长,并且这段时间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成交率,在2004年秋拍时吴冠中作品的成交率甚至高达93%,成交额更是在2005年秋达到吴冠中作品行情近些年来的“峰值”。这种飙升的行情与近现代书画市场行情自2003年以来的上升关系密切,这一时期市场整体上扬,其中名家的作品更是受到市场追捧,因此吴冠中作品涨幅居前。同时,在2004年度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中法文化中心、中国美术馆与大连万达集团联合主办的吴冠中全球巡展活动更耗资亿元,在国内外引起轰动,这使大家加深了对吴冠中作品艺术价值的认同及理解,也促使更多的收藏者加入到吴冠中作品的收藏行列中来。而2005年春拍北京荣宝拍出的《黄土高原》以1870万元的高价成交和北京保利秋季拍卖的《鹦鹉天堂》以3025万元的成交,使吴冠中作品的价位提升到千万元的级别,跃升到了一个新的价位梯度。
进入2007年,吴冠中作品的第二波价格升浪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在春季拍卖中吴冠中的作品再次有高价创出,北京保利春季夜场拍卖的《交河故城》以4070万元成交,2007年吴冠中作品的成交总额为3.67亿元,高价作品的总成交额占到当年吴冠中作品成交额的60%,可见高价作品的成交主导了吴冠中作品在2007年的市场走势。而中低价位成交的作品占据了40%的份额,说明吴冠中中低价位的作品行情也比较稳定,对其整体行情也有贡献。
但作为近现代书画市场中重要的“权重股”,吴冠中作品未来的走势将与近现代书画市场整体的走势息息相关。受金融危机影响后,到09年春和到10年春拍时吴冠中的作品随着中国书画整体市场的走高再次出现了较好的上升趋势,吴冠中的作品进入到了第三个上升阶段。精品书画不断创下了高记录,上拍量成交量以及成交率、成交金额都一路攀升。特别是09年秋到10年春拍时,精品高价成交数达到了峰值,10件过千万的作品。说明目前市场的整体行情已经进入到“名家名作”的阶段,只有著名艺术家的一流作品才能在市场上获得买家的青睐,所以即使是吴冠中这样的大师亦如此,精品价格高,普通的作品价格就低。从这一点也说明了近现代书画市场中的藏家们购买作品越来越理性,心态也越来越成熟。
总的来看,吴冠中作为近现代书画市场的一枝独秀,他的艺术市场价格一直会处于一个领先地位。就目前来看吴冠中仅过千万成交的作品就有17件,过百万的就有340件,这是任何艺术家都无法比拟的。而细看其媒材,显然吴冠中的油画作品较具有百万的规模。
以媒材来分:油画量少,价格攀升的快
吴冠中的绘画经历了几次变革,上世纪50年代,吴冠中作画以水彩为主,时亦兼作油画;60年代前期兼作水彩与油画,并侧重于油画;“文革”期间八年搁笔没有作画;70年代以油画为主,并开始尝试作水墨;80年代以后,渐以水墨为主,也兼作油画。在油彩与墨彩之间往返穿梭,轮番作业。
从统计数字结果来看,油画和水墨的整体成交量相近,价格走势和整体走势相符,而在价格攀升方面,油画较水墨来的活泼。但就整体而言,八九十年代的水墨越来越成为其绘画的主要媒介,一些大型作品均是在水墨中完成。从目前的市场来看,每个阶段的价格差异非常明显,低的几十万元一幅,高的则达到几千万元。从上拍作品来看,书画占据着吴冠中作品的主要部分。
但是,从上拍数可以看到,吴冠中的油画显然在市场上较为昂贵,仅以217件成交量就达到8千4百多万的成交额,并且油画前10名成交价都是过千万的成交记录,但是,吴冠中的水墨精品最高价也尚未企及5000大关,于是,尽管吴冠中的水墨作品在市场上的流通虽然较多,但是,欠缺精品导致作品价格没能超越其油画作品。
从吴冠中水墨作品地区分布图来看,北京成为了吴冠中作品拍卖的主要根据地,香港次之,而从吴冠中油画作品则在较多城市上拍,但是基本上北京和香港是上拍数最高和成交额最多的城市,上海则是一个另外一个较其他城市之外,较有突出表现的市场。
广泛的收藏群体
前面提到了吴冠中进入市场,特别是进入国际市场的时间较早。加上大量在国际范围内的展览宣传活动,使得吴冠中在全球都拥有广泛的收藏爱好群体,这其中也与一些人和机构的推崇密不可分。
首先提到的是吴冠中作品在东南亚市场中最具实力的收藏家是新加坡好藏之主人——郭瑞腾。这也是最早支持吴冠中的一大藏家。1988年,吴冠中应新加坡博物馆邀请在新加坡举办“吴冠中画展”结识了印尼华侨郭瑞腾,得到了郭瑞腾的浓厚兴趣。郭瑞腾在上世纪90年代对吴冠中的作品购入量很大,并且在资金实力上很雄厚,很多人为投郭瑞腾之所好而专门在市场上搜寻吴冠中的精品画作,久而久之吴老作品的市场开始扩散至整个东南亚和港台地区,形成了非常广泛的收藏群体。2005年吴冠中的水墨画《鹦鹉天堂》在北京保利秋拍中以3025万元的价格拍出,创造了当时吴冠中作品的世界拍卖纪录,买主正是郭瑞腾先生,收藏在他在新加坡建立的好藏之美术馆中,郭瑞腾在最多的时候收藏吴冠中作品超过100件之多,是当之无愧的吴冠中作品最多、最全的收藏者。
其次提到另一个人——郭庆祥,1994年,由郭庆祥策划并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了一部反映老一代艺术家生活的《八十瑰宝》艺术片,这其中当然包括了采访当时最受瞩目的艺术家吴冠中。在结识吴冠中并对其艺术创作有深入的了解后,成为吴冠中忠实的收藏者。1992年大连万达集团旗下的玥宝斋成立,由郭庆祥负责,并开始了对吴冠中作品的大量收藏,以吴老的水墨为主线至今大概拥有七八十件吴冠中的水墨作品,成为国内收藏吴冠中最多的机构。
值得一提的是吴冠中在全世界的展览大多是从官方邀请展览开始的,目前没有一个画廊拥有吴冠中原作的代理权,但是一些画廊在吴老各地展览的承办和画作的推广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有很多的作品也由这些画廊销售出去。
最早是90年代的新加坡斯民艺苑和香港一画廊,两个画廊在90年代的新加坡和香港、台湾都承办和协办过吴冠中的展览。斯民艺苑的创办者蔡斯民和一画廊的主人方毓仁早期都是郭瑞腾的艺术顾问兼操盘手,他们都为吴冠中作品的推广立下过汗马功劳。
其次是美国人在香港开设的画廊万玉堂。万玉堂老板在吴冠中1987年于香港艺术中心举办的首个“吴冠中回顾展”后,对其产生浓厚兴趣,四处搜寻吴冠中的作品,随后为之举办了画展,在开幕40分钟内销售一空,一时间传为佳话。
近两年吴冠中的活动中,我们还看到的一个机构的名字——百雅轩。近几年来百雅轩在吴老版画的推广以及在画集出版和新作展览方面帮助颇多。而由百雅轩负责人李大钧与人合资开办的卷石轩美术馆逐渐成为吴冠中作品的主要收藏机构。李大钧表示,2004和2005年吴冠中在拍卖市场上的很多高价作品如今都收藏在卷石轩美术馆内,其中也不乏有早期郭瑞腾和郭庆祥曾经收藏过的作品,如今卷石轩美术馆已经拥有五、六十件吴冠中的作品。
另外,在吴冠中作品的私人收藏方面,近些年购买力度较大的当属收藏家从者明。从者明在2004年和2005年吴冠中水墨作品价格还在10万元/平尺价格左右的时候,进行了大量的收购,据他自己表示数量在百张左右。
数量有限的精品支撑整个市场
拥有着如此优越的市场氛围和广泛的收藏群体造就了吴冠中良好的发展趋势,然而市场上作品的流通量来看,吴冠中好的作品并不多,这一局面确是由吴老自身造成的。
首先,吴老的“毁画事件”。吴冠中曾有个信条:“不满意的画绝不能让它流传出去,否则会害人。”在他看来,艺术品没有质量就不是艺术品,是废品和垃圾。他的画如果自己稍微感到不满意,哪怕已经完全画好裱好,也毫不犹豫地亲手毁掉。造成了大量的作品被吴冠中所烧毁。其次,“不满意的作品不愿意卖;满意的作品又舍不得卖。”因此吴老将大部分的精品绘画捐赠给了国内外公共艺术机构。至今为止,仅有公开记录的吴冠中捐赠作品就达到了400多件。2007年湖南美术出版社主持出版了《吴冠中全集》9卷本,共记录了吴冠中一生作品2048件,由此可以看出吴冠中能流通于市场的好的作品不会太多。这一点也可以在拍卖记录中得到答案,大量的作品重复上拍,特别是高价作品,据统计仅历年高价排行的前30件作品中就有11件作品是重复上拍,其中吴冠中《云南景色》(镜心)更是先后四次重复上拍。这些作品都属于吴冠中晚期的精品之作,好的作品不乏收藏者,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作品在买入时已属高价,但重复上拍后,仍创下了一个个高记录。数量有限的流通量带给市场的又将是另一番景象,也将限制未来吴冠中的市场发展局势。
80%的总成交额出自20%的艺术品,经济学领域的‘二八法则’。如今套用到艺术品市场同样能很好说明形势。吴冠中的作品在09年秋到10年春时这种趋势越见明显,09年秋拍58件作品共成交了1.13亿元,其中4件千万成交的作品就获得了8848万元的成交额。10年春拍112件作品共成交2.98亿元,6件千万成交的作品也是获得了1.64亿元的总额。由此可以看出,精品的价格将会支撑着整个吴冠中的市场局面。这一观点可能就将是吴冠中未来市场的主要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