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艺术博览会越多越好?藏家与主办方观点不一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2-15 16:57:36 | 文章来源: 搜狐文化

现在,随着越来越多收藏家对亚洲当代艺术感兴趣,新加坡也迫切寻找新动力提高它在艺术界的地位,“艺术登陆新加坡”展会总监劳伦佐认为在新加坡举行世界级艺术博览会的时机到了。“亚洲正成为国际艺术市场的重要平台,新加坡是见证亚太地区当代艺术持续增长的理想之地。此外,新加坡持续壮大的艺术景观,包括已建成的新加坡自由港,和即将落成的国家美术馆及吉门艺术村等,都能为这座充满活力且富裕的城市添加另一层重要意义。”

而在新加坡一年要举办三个艺术博览会,究竟怎样的博览会产品才能够立足呢?

收藏家余德耀

亚洲著名艺术收藏家余德耀就说:“我觉得在亚洲,能有一两个成功的艺术博览会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像香港的艺术市场远比新加坡蓬勃,每年也只有香港艺术博览会这样一个大型活动而已。新加坡一年要举办三个艺术博览会,我觉得这可能太多了。”

余德耀自10年前开始收藏当代艺术作品,曾于2007年在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以200万美元(约259万新元)高价购入岳敏君的《公主》。2010年他也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5218万港元(868万新元)的创纪录价格买下张晓刚1992年的杰作《创世篇:一个共和国的诞生二号》。他对记者表示,当时就是想拍下张晓刚这件作品,没有价格底线。

余德耀认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博览会,除了要有好的画廊和作品外,也必须能把世界各地知名艺术收藏家集中起来。“在亚洲区域里好的画廊只有几家,而且你有没有客源呢?真正有影响力的艺术博览会,单吸引亚洲区域收藏家还不够,得像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一样,吸引世界更多的收藏家。”

新加坡Fost画廊负责人邝诗韵也觉得新加坡忽然有三个大型艺术博览会,可能多了点。“我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我相信接下来五年这些博览会之间将有激烈竞争,有的可能因此被淘汰。”

青年艺术家曾凯丰说:“一个为期数天的艺术博览会,能给本地艺术家带来多少真正的帮助?它或许能扩大我们的艺术视野,但我们最迫切需要的可能还是工作室、创作经费、展览空间等。”

他还问:“新加坡艺术博览会会不会演变到只有博览会,却找不到艺术作品可展览的窘境呢?”

新加坡本地艺术博览会的负责人都知道新对手的存在,但他们认为艺术博览会的增加,可促使良性竞争,加强各自艺术博览会的品牌形象。

陈圣珀说:“新的艺术博览会的出现,将使本地艺术市场更多元化。我会在新加坡艺术博览会举办期间,继续配合举办艺术拓展和艺术教育的相关活动。”

卡米拉则说:“艺术博览会越多越好,因为它能为广大民众,提供欣赏和了解艺术的机会,从而刺激艺术市场的发展。”

劳伦佐也强调“艺术登陆新加坡”不只是一个商业性质活动,它也让艺术爱好者、收藏家和艺术学院学生,进一步围绕当代艺术这一主题展开对话,其中就有本地知名艺术策展人陈维德策划的“新加坡当代艺术展”。

劳伦佐说:“我不想采取超市购物的方式,把艺术作品当商品一样展出,让收藏家浏览购买。我还要鼓励更多的艺术对话。”

艺术市场就是一个大蛋糕,资源之战成为了不得不研究的一门课程。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