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晓丹
在人们印象中,大名头画家的作品一定都很昂贵。
事实却并非如此,且以中国名头最大的画家徐悲鸿为例。从“雅昌艺术网”的拍卖数据看,至2010年11月初,徐悲鸿作品共拍卖成交3220件。其中,价格最高的是2010年在“北京九歌”成交的油画《蒋碧薇像》、在“北京保利”成交的中国画《十二生肖》,成交价都是人民币7280万元。而价格最低的一件,是2007年在某拍卖行成交的中国画立轴《猫》,价格仅为2000余元,不足前两者的3万分之一。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徐悲鸿作品畅销已久,导致大量赝品充斥市场,其中低劣的“冒牌货”自然很难卖出高价。
然而,另一些尚无赝品之扰的市场新锐,作品价格同样贵贱相差悬殊。
不妨以中青辈“实力派”画家石冲为例。石冲以超强的实力著称,他的作品是面对画布“苦役般劳作”的结果,许多需要耗时数月、甚至半年以上,不可以有任何技术上的闪失。因为他的作品很少能被仿制,成交量并不大。截至2010年11月初,他的作品仅上拍86件、成交71件。尽管与徐悲鸿相比,石冲的总成交额和均价都低得多,但他最贵的一件与最便宜的一件之间,也相差近500倍。前者是2010年在“中国嘉德”以2610万元成交的《今日景观》,后者是2005年在“上海嘉泰”以5.5万元成交的《人体》。
有人会认为,作品的价差是随着画家不断被市场认识而拉开的。
但事实也非如此。就在徐悲鸿的册页《十二生肖》于“北京保利”以7280万元成交的同场,他的1941年作镜心《墨竹》成交价仅为34.7万元,二者相差200余倍。同样,在石冲的《今日景观》以2610万元成交后不到两个月,他的《无题》在“西泠拍卖”仅以16.8万元成交,二者相差150余倍。
不仅许多画家作品的贵贱反差巨大,而且价格分布也耐人寻味。
仍以徐悲鸿作品为例。我们先以1000万元为单位,将徐悲鸿的3220件成交作品划分为8组,会看到:在0-1000万元区间共有3189件,占总量的99.03%;在1000-2000万元区间共有20件,占总量的0.62%;价位更高的6组合计11件,合占总量的0.34%。我们再以100万元为单位,将3189件1000万元以下的作品划分为10组,会看到:在0-100万元区间共有2649件,占总量的83.07%;在100-200万元区间共有287件,占总量的9%;在200-300万元区间共有107件,占总量的3.36%……。一个明显的规律是:价位区间越低、成交数量越多。
用同样的方法,分析石冲作品的价位分布。我们先以1000万元为单位,将石冲的71件成交作品划分为3组,会看到:在0-1000万元区间共有68件,占总量的95.78%;在1000-2000万元区间共有2件,占总量的2.81%;在2000-3000万元区间只有1件,占总量的1.41%。我们再以100万元为单位,将68件1000万元以下的作品划分为5组,会看到:在0-100万元区间有56件,占总量的82.35%;100万元以上合计12件,合占总量的17.65%。我们再以10万元为单位,将56件100万元以下的作品继续划分,会看到:50万元以下作品占总量的80%。同样是“价位区间越低、成交数量越多”。
其实,这种“金字塔”型价位分布,在艺术市场普遍存在。
为什么会出现“价位金字塔”呢?借助经济学的“消费需求外部性”原理,可以得到比较合理的解释。经济学在研究商品的“市场需求”时发现:每个人对商品的需求并非相互独立,它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偏好,还受别人需求的影响,这便是消费需求的外部性。当一个人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随着别人对该商品购买量的增加而增加,称之为“正外部性”;反之,当一个人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随着别人对该商品购买量的减少而增加,则称之为“负外部性”。
“负外部性”的典型表现,是“虚荣效应”。
“虚荣效应”指人们对能够显示高贵身份的商品的追求,它来源于人们在炫耀高度珍贵物品时,所产生的巨大荣誉感。人的富裕程度越高,消费中的炫耀成分就越大。只有当某种商品不能被很多人拥有时,拥有者才会感到高人一等,所以“虚荣商品”一定高度稀缺、极其昂贵。比如名贵手表和豪华游艇,不仅贵得离谱、还可能限量生产。个人消费高价艺术品,几乎都与这种炫耀心理有关,而艺术品高端价格的形成过程,正是艺术品由普通商品向虚荣商品转化的过程。
徐悲鸿作品的总成交额之所以高居榜首,就取决于他的“稀缺”身份。
徐悲鸿20岁到上海谋生时默默无闻,他为一本体育书画挂图,每幅稿酬不足0.3元,只够买大米9斤。他后来任教于南国艺术学院、南京中央大学,并出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校长,画价随着身价水涨船高。他1942年到大理为抗战义卖时,购画者慕名而至,大商号老板以2400银元求购《八骏图》,相当于30匹上等活马的价钱。新中国成立后,徐悲鸿担任第一届全国美协主席、第一任中央美院院长,长期主导中国美术教育事业和艺术思想体系,在美术界无人比肩。他的至尊地位,让许多人以拥有其墨宝为荣耀,以至于新世纪以来,他的画作一直被市场高度热捧。
徐悲鸿的几件画作拍出天价,还得益于作品本身的稀缺性。
商品越稀有、价格越昂贵,就越能满足炫耀心理。徐悲鸿作品数量众多,但普通画作仍难以满足财力雄厚者的炫耀需要,所以顶级买家会去追逐其中的最稀有者。徐悲鸿一生仅创作油画100余幅,又有40幅遗失,所以他的油画比中国画市场更火,某些画作价格在“虚荣效应”中越抬越高。少数画作价格越高、可够拥有者就越少,可拥有者越少、就越能满足虚荣需要,越能满足虚荣需要、越促高价格。比如他的在拍卖市场几度现身的《愚公移山》,2000年在“嘉德在线”以250万元创成交价纪录,2006年又在“北京翰海”以3300万元创造新高。他的《珍妮小姐画像》在2005年以2200万元创个人价格新高,仅仅2年后,又以2496万元高价成交。
虚荣效应是“金字塔”尖顶的成因,而“金字塔”的庞大底盘,则来源于“攀比效应”。
与“虚荣效应”相反,“攀比效应”是消费者需求正外部性的典型表现。所谓“攀比效应”,是当消费者发现很多人购买某种商品时,会增强自己对该商品的购买欲望,从而使该商品的社会总需求量大大增加。消费者的攀比心理,基于对所处地位的认同,他们会选择相应人群作消费参照,与其趋同。“攀比效应”的前提之一是某种商品形成了消费趋势,前提之二是消费者容易获得该商品。近年国内新富阶层的攀比消费,促成了一轮艺术品收藏热,他们对大名头艺术家的热衷,使徐悲鸿作品的上拍量和成交量剧增。那些中低价位的拍品,恰好满足了他们的时尚追求。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由于许多攀比性购藏者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他们的跟风收藏导致了赝品泛滥。因为徐悲鸿作品为众多买家追捧,国内大小拍卖会中随处可见署他名字的拍品。伪作题材广泛、面貌繁多,从油画、素描到书法信笺无所不包,走兽、禽鸟、人物、山水无所不有,尤以马、猫、鹰、狮、鸡、牛、猪、鹤、鹅、竹等居多,超百万元成交者也不在少数。据资深专家估算,已上拍的数千件拍品中,真迹尚不及5%。
石冲作品除了还没有被大规模造假外,“价位金字塔”的成因大致相似,不再赘述。显然,艺术品价格除了与自身属性有关,消费需求的“外部性”更值得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