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目前,中国艺术品秋拍已近尾声并且大局已定,拍卖数据监测结果显示:艺术品市场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总体略有下滑,最能反映拍卖趋势的总成交额与成交率呈现双下降态势。不论是北京保利还是中国嘉德都没能再续写春拍的辉煌,不仅没有追平春拍佳绩,甚至下降了19%和24%。但是我们同时看到,相对于今年春拍的火爆,本次秋拍显得更为理智,拍品的价格趋向合理。
I.全球经济形势左右艺术品市场
还是以两大龙头拍卖公司为例,在前不久的春拍里中国嘉德单季成交额首次突破50亿,而北京保利则以61亿力拔头筹领军整个拍卖业,于是市场呈现一片对秋拍看多的气氛,更有期盼秋拍再创佳绩的呼声。然而短短几个月之后,两个标志性的拍卖公司保利和嘉德的总成交额分别为49亿和38亿,均缩水12亿元。究其原因,世界经济形势不乐观成为今年秋拍滑坡的主因。进入2011年8月,随着世界权威金融分析机构标准普尔对美国信用评级的下调,还未完全走出2008年金融危机阴霾下的世界经济形势再次不明朗起来。特别是欧洲债务危机的不断爆发,人们仿佛预见到上一轮金融风暴的第二波空袭迫近。中国国内的形势亦不容乐观。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双双遇冷,10月初温州爆发中小企业借贷风波,紧接着在
10月以后,温州的债务危机已经蔓延到实力较强的行业龙头企业。在政府的调控下,温州危机虽然得到释放,但由此引出的对中国经济的担忧情绪也蔓延开来。
一般来说,艺术市场不是完全独立的,它往往随着经济的整体大势而浮动。春拍之所以有强劲表现,是因为艺术品市场对于整个经济形势有相对滞后的反映。但我们知道,艺术品市场是个信心的市场。当人们意识到全球在过去数月里发生的和预计要发生的一连串经济不景气事件的时候,拍卖市场的信心的下滑就在所难免。
II.中国买家渐趋成熟
此次,艺术品市场的回调被称之为是“理性”的主要理由在于:今秋的拍卖没有出现大起大落,既维持了人气,也助长了部分艺术品继续创造纪录。其一,尽管整体行情有所回落,但是精品依然受到追捧,收藏者和投资者更看重艺术品的内在价值,估价合理的艺术品均获得不错的成交,齐涨齐跌的情况消退。其二,很多拍卖公司预计到今秋不同以往的经济形势的压迫,把预期放低,主动将许多拍品的预估价调低,顺应了市场平稳过渡。
美国艺术评论家Souren
Melikian曾撰文批判中国藏家/买家疯狂的、跟风的购买艺术品的行为,“‘艺术’大概是中国买家在购买‘艺术品’时,最后考虑的一件事情了”。确实,我国的艺术品市场自上世纪90年代起步至今,经历了一个急速上扬的过程,也因此引来了很多的投资/投机客。他们在刚进入这个市场的时候因为缺乏必需的艺术品基本功,所以呈现了一种盲目跟风的态势。
对于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必须经历一个成长的过程,艺术品市场也不例外。在艺术的感染下,很多投资客开始真正进入艺术市场并喜欢上了艺术品,随着他们知识经验的积累,对艺术品的认知在逐步深入,自然拍场上盲目追高的现象便在减少。
同时,由于今秋整个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给那些还未真正进入市场的投资者产生了不少心理影响,他们开始吝惜自己手头的资金,转为观望,有的甚至直接离场。
简单的说,就是这次的经济震荡,震走了很多投资客。上述两点的综合作用便导致了今年秋季艺术品市场上所呈现的“理性”“成熟”趋势。
III.委托方期望值升高
中国艺术品在短短十几年间究竟翻了多少?几倍?几十倍?还是几百倍?很难说得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个涨幅是惊人的!在涨的并不仅仅是艺术品的价格,参与艺术市场的人以及他们的信心也是数倍数十倍的在增长。今天市场的格局让很多投身这个市场或者一直游离在外的人一回望就会大吃一惊!
艺术品本身是有限资源,而收藏的群体却在不断扩张,结果是什么?不言自喻了。因为我国的艺术品市场起步迟,今天,无论是藏家还是机构(指艺术基金等)大部分还处在吸货的过程中。拍卖从业人员会有这样的感触:征集越来越难了。藏家也会有这样的认识:很多东西卖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如此,便使得很多委托方对自己藏品做出了高于目前市场的预估,这也使得今年秋天很多藏品因其过高估价而难以易主。但结果会告诉我们,一个完全超越当前人们认知的估价会遭遇冷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