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征集版图
港澳台地区:
香港既是链接内地与海外的一个纽带,也是中国艺术品交易的重要舞台。在全球华人社会里,香港的民间收藏可谓是最丰富的,新中国成立前后,由于战乱和政治运动,香港吸纳了很多由内地移居或寓居的文化界人士,其中包括张大千、徐悲鸿等大画家和收藏家,以及文物鉴定专家,当然也聚集了大批文物艺术品。老一代的收藏家不仅将藏品带到了香港,同时也将内地的传统收藏文化带到了香港并得以传承。战乱时期,文物书画从内地流散出去,香港作为集散地,天时地利人和,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香港成就了很多知名的大收藏家,并造就了“敏求精舍”这样一个民间收藏团体。“敏求精舍”成立至今的 50年里,在世界中国文物收藏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一直是联系内地与港、澳、台及全球中国文物艺术品收藏家的重要纽带,并不断提升香港在全球艺术品交易市场中的地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蘇富比、佳士得看中香港的地理位置和丰厚的资源,先后在香港设立分部,八十年代初,先后进行的香港藏家专拍,引发竞价高潮,并创造很多天价中国艺术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香港已然成为华人区中国文物最主要的交易及集散中心,由于“敏求精舍”收藏团体的影响,也促使很多企业家、社会新富纷纷加入收藏的行列。
香港作为世界三大艺术品交易中心之一,香港蘇富比、佳士得每年的春、秋拍更是中国拍卖市场的风向标,云集国内外著名收藏家和艺术界名流,不管是拍品征集还是拍卖招商宣传,香港依然成为大陆拍卖行和买家的重要聚集地。
台湾市场亦不容小觑,过去的十几年间,台湾收藏家在中国大陆文物艺术品拍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台湾经历一次股市的大动荡,才使得有些收藏家不得已将藏品转手。台湾的收藏家很多都是系统的收藏,大到瓷器书画,小到鼻烟壶,且是代代传承。其中,台湾寒舍艺术中心的名字在国际拍卖市场可谓是如雷贯耳。
“有藏有让”港台地区的藏家不仅仅是大陆市场的重要买家,同时也为大陆拍卖行提供拍品资源,迄今为止,创造中国古代书画拍卖最高价的黄庭坚《砥柱铭》,2010年北京保利春拍4.368亿元成交,就是台湾著名艺术品经纪人王定乾委托拍卖。
日本(韩国)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自古交流甚多。清朝末年,由于国内动荡,大量的文物通过各种渠道流失海外,日本收藏界收购了大批中国文物,包括珍贵字画、陶瓷以及青铜器等; 包括抗日战争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经济上的落差,日本人趁机购买了大量珍贵的艺术品。近年来,由于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以及日本年轻一代崇尚欧美文化,对中国艺术品并不热衷,因此他们迫不及待将中国艺术品转手,而中国自然成了接盘者。
2002年米蒂的存世之作《研山铭》就是由中贸圣佳在日本征集得到,最终拍出了3298万元的高价,由于日本存世量大,且质量高,日本已然成为国内拍卖行海外征集的重要一站,且多集中在大阪、京都和东京三个城市。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时等拍卖行曾多次前往日本进行艺术品征集,并相继建立日本办事处,北京匡时还于2009年与日本亲和拍卖株式会社签约,形成资源优势互补的合作形式。2011年匡时夏拍“日本私人美术馆藏中国古代书画”专场,更是以100%成交,再次验证日本回流精品的市场地位。
韩国虽与中国相邻,过去韩国的贵族也有收藏的传统,但是在收藏的数量和质量上不能与日本相比,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国内拍卖公司鲜有涉及韩国业务。2012年春拍征集,保利锁定韩国,试图开辟新的业务版图。
东南亚
东南亚是海外华人的聚集地,也是拍卖公司海外征集的必经之地,主要集中在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的藏品主要集中在近现代书画和中国当代艺术。早年,徐悲鸿六次南洋之行,对提倡美术及新加坡书画收藏起了很大的影响,先后出现过很多重要的收藏家。主要包括社团领袖黄曼士的“百扇斋”、银行家刘作筹的“虚百斋” 、 商人陈之初的“香雪庄”与杨启霖的“袖海楼”。这些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具有中国传统文人风范的收藏家是本区域主要的艺术支持者,对全球华人收藏事业起了积极的作用。最近两年经常在拍场上出现“虚怀斋珍藏”,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其致力于中国书画的收藏,尤以收藏陆俨少先生作品为著,“虚怀斋珍藏”藏品时间从明清穿越至当代,地域涵盖京津及江浙,品类从绘画到书法,藏品丰富而自成体系。
除了中国书画,中国当代艺术在东南亚的收藏也很丰富,新加坡艺术界以华人艺术家居多,且新加坡对中国艺术的心态也很开放,蔡斯民、郭瑞腾等都是早期中国当代艺术的推手和大收藏家;此外印尼华人也很热爱中国的当代艺术,并且在当地有两个比较活跃的基金会,一个是余德耀基金会,一个是CP基金会,还有一些私人收藏家。
中国当代艺术在泰国也有较稳定的收藏家粉丝,2012年春拍征集,北京保利首次赴泰国进行征集,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