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天价过云楼藏书引发业内掀起古籍投资热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7-06 14:00:42 | 文章来源: 大洋网-广州日报

一个月前,北京匡时重点打造的头牌拍品“过云楼藏书”拍出2.16亿元天价,创下古籍的世界拍卖纪录。

拍卖结束后,北京大学和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的归属权之分因“云”落谁家产生了一场争夺战。最终过云楼藏书“荣归”江南故里。此次全文热议的焦点从某种程度上增进了普通藏友对古籍的认识。古籍市场起起伏伏,稀有古籍拍出的天价会带动今年市场走出一波向上的行情吗?

今年春拍最大亮点,即由海内外孤本、宋版《锦绣万花谷》全八十卷领“的179种、1292册”过云楼藏历代古籍善本于6月4日21时30分正式举槌开拍。“过云楼藏书”作为一个标的整体拍卖,从1.8亿元起拍,然后以百万元阶梯递增,最终在藏家的拉锯战中以1.88亿元落槌,加上佣金共2.162亿元。

据悉, 2005年这批过云楼藏书曾以2310万元成交,创当时中国古籍拍卖最高价。7年后,这批重要人类文化遗产再次露面,成交额翻了近10倍,成功刷新了中国古籍拍卖的世界纪录,并为古籍拍卖树立了一个新的市场标杆。相比之下,其时最贵的中国书画价格未超过5000万元。

据了解,在古籍收藏中,有这样一个说法,即“善本时间早于乾隆”,而同一时期的古籍中又“刻本优于印本,初刻优于翻刻,套色优于单色,图画优于文字”。在古籍市场上,元代以前的书往往是论残页卖,600年前的书是论页卖,400年前的书是论册卖。如此次在2012春拍大放异彩的“过云楼”藏书,就包含宋版《锦绣万花谷》全八十卷,以及大量宋元旧椠、明版书籍和清精印本,拍出天价可谓实至名归。

引发业内“看多”古籍预期

在艺术品收藏市场中,中国书画一直是主流项目,市场价值从未被低估。而作为“非主流”的古籍,直至2000年才令收藏者们恍然大悟——古籍也值钱。这还是因为上海图书馆用450万美元从美国买回“翁万戈”家藏的80种542册藏书,才触动了市场的神经。有业内人士表示,受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持续了十年上涨的中国古籍交易今年走入低迷,中档价位的古籍报价几乎下降了一半。这让一些古籍藏书发烧友看到了投资的机会。

2002年创办孔夫子旧书网的孙雨田曾表示,趁着现在古籍价格的回落,不少人都选择了买入。相对而言,高端的稀有古籍受到的影响较小,稀有古籍仍然有上涨的空间。“受过云楼影响,大家对珍惜古籍市场的信心比去年要强,关注的人比过去要多。”

虽然古籍行情还远没有恢复到去年上半年的水平,但许多人认为,古籍市场行情有望攀升。上海博古斋总经理李东溟坦言,对于古籍拍卖,自己以前更重视机构买家,觉得他们更懂行,实力更强,这使他在某种程度上看轻了向个人藏家和普罗大众宣传古籍的必要性。而北京匡时董事长董国强曾表示,过云楼藏书拍卖会前,有五家机构缴纳了5000万元拍卖保证金,两家公司保证要购买,他才下定拍卖的决心:“我曾经放弃过,第一,艺术品市场跟去年秋拍和春拍相比,有一个下滑,再有一点,古籍从来没有这么贵的。我最后决定要拿,是有两个人跟我说,‘你就去拿,如果卖不掉,我来保底。’也就是在拍之前我就知道这东西是肯定有人买的。”

经营古籍善本的商人胡义成认为,2011年艺术品市场由热转冷,很多人因此都猜测今年是不是底部。“其实艺术品市场没有什么‘底’,但是成交情况变差了、价格松动了,确实给我们这些中小买家一些机会。”胡义成去年卖出古籍30多万元,而投入买新货则花了50万~60万元。

“今年我又奔赴世界各地的展会和拍卖会扫货,只要东西好,就肯定有升值潜力。”胡义成将艺术品市场比作热钱最安全的“蓄水池”,所以即使房地产市场被限购、股票市场受挫,乱象重重的艺术品市场还会有“浑水摸鱼”的机会。

“初哥”可先入手“大路货”

在艺术市场上,书画的买家大多以经营者为主,而古籍善本的买家群体是以藏家为主。自认“没文化”的人就最好别轻易“染指”古籍善本的收藏。

古籍根据年代、存量等因素的不同,高中低档藏品一应俱全、丰俭由人。除价格较高的善本以外,藏书界还将流传较广、年代较晚或者存世量较大的古籍习惯上称为“通行本”,也就是“大路货”。清代中期以后,很多藏书家将私藏的宋元秘本翻刻成书,其中相当多的书籍不但内容重要,形式上也保存了宋、元善本的风貌,属于“大路货”中的精品,目前市场价格数百元一册,价格适中,很有收藏潜力。据了解,晚清的石印书由于产量大,且历来为藏书家所不取,至今价格仍然很低,不过三五十元一册,但由于这种石印技术今日也基本废弃,此类书籍或仍有升值空间。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