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油画家仍是市场生力军
纵观今年的拍卖市场,一方面由于当代艺术遇冷,各拍卖公司注重在学术的挖掘和梳理,将拍品调整为早期油画和写实油画作品。早期油画作品版块,一方面推出朱德群、赵无极、常玉作品,另一方面深度挖掘第一代油画艺术家,注重学术性,因而李铁夫、潘玉良、关良等价格有所上涨。
从艺术家的角度分析,第一代油画家占七成,“民国画坛三重臣”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分别上榜,市场价值与其艺术地位相吻合,且这三位艺术大师兼擅油画与中国画,但他们传世作品仍以水墨为大宗,油画不及国画的几十分之一乃至百分之一,只要是来源可靠、品相完好且创作于1949年前的油画在市场出现,都会有很高的价格出现,因为这些作品除了艺术价值,还有很高文献和历史价值。但另外一位擅长油画和国画的关良,相比之下,价格较低,今年春拍关良《武剧人物—野猪林》以920万创造其个人第二高价。
李铁夫 《遥望瀑布》中国嘉德2012年秋拍 782万创纪录
李铁夫、潘玉良、方君璧、丘堤等早期油画家的代表人物,由于展览及学术研究的缺失,市场价值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2012年,与其说市场遭遇调整,不如说艺术品市场进入文化价值阶段,拍卖公司在征集拍品的同时也开始进行学术梳理,深度挖掘美术史上具有中亚地位,而市场严重被低估和忽略的艺术家。2012年春拍,北京匡时推出方君璧《吹笛女》,保利潘玉良《非洲女人》以及2012年秋拍,中国嘉德二十世纪早期油画专场推出“中国油画第一人”李铁夫《遥望瀑布》扥等,都是被低估的艺术家,一经推出不但受到市场的认可,并创造了艺术家的拍卖纪录。第一代留洋的艺术家们在回国后大多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大部分油画家生活在动荡之中,创作量有限,且油画不像国画易保存、携带,保存下来的极少。而新中国成立后至1966年间的历次政治运动中,老油画损失比国画大,特别是人物、人体画作,都在劫难逃。即便躲过了劫难,由于他们作品的特殊价值,他们不仅是西方油画的传播者和中国油画的实践者,而且在探索学习西方油画中,又形成了自己的鲜明风格,多数也都收录进了美术馆收藏,所以能留存下来并在市场流通的作品较少。加之公开展览、出版物的缺乏,让老油画的学术梳理一度举步维艰,这也是影响市场最重要的因素。
虽然第一代油画家的市场风生水起,但由于作品流通少,且存在著录等真伪问题,具有国际市场的朱德群、赵无极、常玉三位艺术家的市场地位依然不可动摇。2012年,虽然大陆拍卖公司也加强了早期油画的征集和宣传,嘉德春拍就推出七件赵无极作品,但五件在估价内成交,两件流标,在质量上也不能与香港市场相比,业内人士分析称,主要是因为大陆藏家缺少对早期油画的认识和研究,而且刚刚接触,对抽象作品的接受程度会有一些阻碍。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亚洲经济的发展,台湾本土艺术机构意识到要发展自己的艺术家及艺术品收藏体系,台湾藏家开始在全球搜集早期油画作品,其中就包括赵无极、朱德群等具有海外声誉的华人艺术家。因此这三位的作品大都有清晰的著录以及学术梳理,他们的每一幅作品都经得起考证,买家不会有太多的担心。2012年,朱德群凭借《白色森林之二》不仅创造个人纪录,也位居排行榜第二位,常玉自2011年春拍在罗夫奥香港秋拍中《五裸女》拍出1.28亿港元之后,带动常玉市场的整体上扬,今年《Blue Chrysanthemums in a Glass Vase signed in Chinese》在香港佳士得以4770万港元创造艺术家第三高价,并超越一直领先早期油画市场的赵无极。
与上述三位艺术家不同的是,吴冠中不仅被海外收藏家追捧,在国内市场的认知度也很高,据雅昌艺术网的数据显示,从2003年春拍到2005年秋拍,吴冠中作品的上拍量逐年上升,从10件增长到186件,每平方尺均价也从11.3万元迅速攀升至30.5万元。而且2002年后,每个拍卖季度的成交额均保持在2000万元以上。2007年,其《交河故城》拍出4070万元。吴冠中于2010年逝世后,北京保利于2011年春拍推出“吴冠中重要作品夜场拍卖”,其作品《狮子林》以1.15亿元成交,在紧接的秋拍中,其油画作品《万里长江图》就打破记录以1.495亿元成交刷新了吴冠中单幅作品的拍卖纪录。自2000年以来,短短12年间,吴冠中油画作品总成交290件、成交总额15.3亿元。然而,因为最近两年在市场过度发展过程中,吴冠中的作品在市场出现太多,价格攀升太快,成为被市场热炒的艺术家之一,在今年艺术品市场遭遇调整期阶段,吴冠中的市场较之前有大幅下滑。
随着国内藏家对艺术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学术引导收藏的风气日益浓重,老油画的市场还将有更为明显的推进。同时,国内的拍卖公司也在不断梳理中国美术史,挖掘市场价值洼地,可以预期,在这样的前提下,老油画板块在大陆市场的发展,未来必将大有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