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盛大的艺术博览会“艺术登陆新加坡”(Art Stage Singapore),吸引了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600名艺术家参展。
今年的博览会是历来最多本地画廊参加的一次,它渐渐成为新加坡艺术界每年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博览会上也有众多艺术品成交,虽然多数买家还是一些高净值人士,但也有一些小市民对艺术品越来越感兴趣。
国际知名拍卖行佳士得(Christie's)亚洲区业务策略总监孙慈颖受访时指出,购藏艺术品有多种原因,大部分买家都是出于对艺术品的热爱,抱着纯欣赏及收藏的心态去购买艺术品,但也有一部分是以投资为出发点。
投资艺术品并非高净值人士的专利,以佳士得的艺术拍卖品为例,虽然有些价值高达上亿美元,但也有低至200美元的。孙慈颖透露,即使是出自艺术大师毕加索手笔的陶瓷精品,也有估价低至几千英镑的。
不过,艺术品市场毕竟属性特殊,投资艺术品也肯定不同于传统的投资渠道如证券、债券、黄金等。孙慈颖便坦言,她并不鼓励以投资为出发点去购买艺术品,但如果一定要投资,那最初动机最好还是出于喜好。
她强调,艺术品的价值是客观和主观因素的结合。艺术品的创作日期、媒介、背景等固然会影响其价值,但收藏家对它们的喜好和艺术品的美学价值也会影响价格的波动,这些都是投资者需要考虑的因素。
艺术品市场透明度有限
瑞银艺术资能中心(UBS Art Competence Center)主管安贝格(Patricia Amberg)便提醒,艺术品市场的一大风险就是透明度有限,使其难以作为典型的投资方法。
“艺术品市场上唯一能取得的公开数据基本就是过去几十年的拍卖数据,而这只占整个市场的约三分之一。影响艺术品价值的因素过于繁多,其中有些变化很随机,因此艺术品市场是难以预估的。”
孙慈颖表示,购买艺术品最重要的就是不能道听途说。买家必须先了解该艺术品的艺术成就及价值,详细查阅相关资料,并且寻求专家的意见,了解自己心仪的艺术品在市场中的定位。“选购艺术品时,买家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自身喜好、预算、艺术家和作品背景、创作年份、保存状况、质量、来源、稀有度等。即使是同一名艺术家的作品,价值也会有高低之分。”
艺术品属于流动性低投资
艺术品也属于流动性低的投资,通常难以在短时间内脱手套现,这使得艺术品的投资期限会较长,投资者若想得到可观的回报,就要长期观察市场及保存艺术品。
巴克莱(Barclays)行为金融学专家彼得布鲁克(Peter Brooks)建议,投资者如果只是希望通过艺术品来让投资多元化,那与其直接购买艺术品,不如考虑投资一些特殊的基金。
市场上目前已有反映艺术品价格的指数,如追踪纽约与伦敦画作交易的梅摩艺术品指数(Mei Moses Index)等,投资者可考虑涵盖这些指数的基金。
布鲁克援引巴克莱去年中期针对本地高净值人士做的一项调查指出,直接购买艺术品的人多数都是重视其欣赏价值,只有四分之一存在投资动机。
投资理财
艺术品也可买保险
投资艺术品还有一个最关键的事项要注意,就是艺术品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投资者手中的产品,所以投资者必须加以保护,否则任何遗失或损坏都会令投资回报大打折扣。
安盛保险(AXA)便提供专门面向艺术品的保险服务,其艺术品顾问兼市场拓展经理刘超透露,安盛的艺术品保险涵盖种类很广,包括画作、雕塑、古董、瓷器、古书、邮票等,也可根据客户的独特收藏品量身制定。
“我们的保险范围包括失窃、受损、遗失、水灾、火灾等多个方面,只要是意外导致的损害而非特意造成,基本上都在保险范围内。每年的保费通常介于受保艺术品估值的0.3%至0.6%,视其是否易受损而定。”
刘超表示,此次艺术登陆新加坡活动中的艺术品都是向安盛购买的保险,而安盛相信是唯一在新加坡提供全面艺术品保险服务的保险公司。
除了保险,艺术品也需要一些保养。刘超表示,除尘、除霉等简单保养的成本很低,只要两三年进行一次,每次三四百元就行了,只有当艺术品出现损坏,需要专业修复时成本才会很高。
投资艺术品价格有大跌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艺术品一旦受损,即使经过修复恐怕依然会有降低价值的风险。例如,一个瓷器如果破损,即使是经过巧夺天工的修复,价值还是可能会显著下滑,这就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刘超也提醒说,投资艺术品也有价格大幅下滑的风险,因为有时难以排除价格其实是人为炒高的。
他说:“拍卖会上有时就会有‘自己人’参与竞标,以求推高艺术品的拍卖价,但这种价值只是一种假象,不明其中奥妙的投资者便容易落入陷阱。”
“以近期一个例子来讲,中国当代艺术品就曾被严重炒作,结果在2008年时价格大幅下滑了三四成。因此,投资艺术品最好还是选择大师级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作品经得起考验,唯一的问题是投资门槛可能会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