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以旁观者看热闹的心态说,这么贵可以放弃嘛!“放弃?这可是明末清初沈士充的手卷!故宫都没这件作品好,你说我能放弃吗?”刘益谦说。。
从1993年参加第一场拍卖会开始,20年来刘益谦和太太王薇已经多次大手笔买入多件珍稀艺术品。除了5月10日收入囊中的张大千的《红拂女》,他们还曾以3.08亿元的天价拿下了举世瞩目的王羲之《平安帖》、用1.14亿元买下陈栝的《情韵梅花》、以6171.2万元拍下了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
艺术品投资动辄数千万,如何甄别?刘益谦说自己很少买错,尤其是价格昂贵的艺术品没有买错过。他的投资逻辑是,参加大型、知名的拍卖会,“挑大家争得比较厉害的、看好的买。”
2009年以来,刘益谦几乎每年在艺术品上投资近10亿元。甚至有人说,刘益谦几乎直接把中国艺术品推进“亿元时代”。这种“只选贵的”的投资思路遭致一些老派收藏家的诟病。
业界关于刘益谦“炒家”的质疑声不断。而刘以自有的草根智慧,付诸一笑。
不担心变现
两年前,刘益谦因艺术品差点做成一笔大买卖。
2011年,他将齐白石为蒋介石六十大寿以及抗战胜利所作的书画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拿出来拍卖,这套作品他此前以2000万元拍得,最终拍出了4.255亿元的高价(含15%拍卖佣金)。
对于这笔净赚近4亿元的投资收入,刘益谦摇摇头笑着说,“问题是,我其实到目前都没有收到钱啊。”据说,买家也是一收藏名家,后一直没有成交。
除了这笔天量拍卖,刘益谦近几年很少将手中的艺术品转售。对于外界质疑“现金流紧张”、“艺术品只收不转”等问题,他一脸轻松地说,现金流并不紧张,根本不担心手中藏品的变现问题。
对刘益谦来说,买艺术品并不是短期投资行为,而是有着深远的投资逻辑。一是自己确实比较喜欢艺术品;其次,中国的富一代通过创业、扩张的方式完成财富积累,人生轨迹已经很难改变,但富二代的生活方式将会相当不同。
“在西方国家,贵族和有钱人几乎没人不收藏。”他说。
到底投入了多少资金、收藏多少、价值几何?刘益谦自己也说不清楚。
有一组数据可以大致展现刘的收藏实力。刘益谦夫妇2012年在上海浦东开设的龙美术馆,一万多平米的展厅全是两人的藏品;2013年12月,其投资数亿元在徐汇区建设的滨江美术馆将开馆,面积比浦东的龙美术馆大两倍,约3万平米。
刘益谦说,我的藏品摆满这个展厅依然绰绰有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