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行有点儿意外
据悉,今年春拍新面孔频频亮相,穿梭在各家拍卖公司大大小小的专场中——不少拍卖企业对此感同身受。
例如5月底,北京保利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春拍预展。据该公司执行董事赵旭介绍,预展一开始,他们就发现今年艺术市场有了许多新买家。保利春拍推出的50个专场覆盖了艺术市场的各个门类,每天有上万人次的参观人群,总的参观人数达到4万人次。随后的拍卖会也人气十足,每个专场吸引了上千人。赵旭认为,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事后根据保利拍卖的财务统计显示,今年春拍的新买家人数增加了一倍。
6月5日,北京匡时以近现代书画为主的夜场拍卖开拍。全场50余件拍品,成交额高达4.1亿元,仅有两件标的流拍。而在对媒体谈及感受时,北京匡时拍卖公司董事长董国强表示,在这一轮行情中,100万元至300万元的作品成交情况良好,可以判断市场进入了大量新买家,这些人无力问鼎高价拍品,而是瞄准了大师作品中价位较低的或是二线艺术家的精品。“参与艺术品市场的人、关注市场的人明显增多,而且确实有很多生面孔、我们不熟悉的人进场。”他指出。
不仅北方的拍卖会上新买家热闹“赶场”,在南方城市,新买家入市的现象也比较普遍。
“像北京保利、匡时所提到的新买家现象,在朵云轩的拍场上也有体现。”上海朵云轩拍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道。而在今年春拍首轮亮相的荣宝斋(上海)首期大众收藏拍卖会也印证了这一点,3个专场2000余万元的成交额,当中就有不少新买家的贡献。
在广州,多家拍卖行负责人分析起今年春拍行情时都不约而同地表示,数十万元至两三百万元的拍品成交率高于以往,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新买家增多。据悉,有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广州春拍超过四成客户为新入市。
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的“掌门人”甘学军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与以往有所区别的是,今年的新买家群体明显表现得比较客观、理性。“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会盲目去追逐竞价。”他们的举动不仅令甘学军和众多拍卖业人士认为“是可喜现象”,也让他们坦言“之前的确有些‘始料未及’”。
托起中端市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鉴于去年秋拍行业整体成绩并不理想,因此,在今年春拍开始前,行业内普遍预测“悲观”。然而,新鲜血液的进入,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市场格局,还为市场注入了一针有效的“强心剂”,令业界为之一振。于是,在刮目相看的同时,也引发了众人对于新买家群体的好奇——他们的收藏喜好如何,由怎样的群体组成?
出手快、准、狠。目标藏品通常估价不高,却师出有名,具备大众文化内涵。这是西泠老买家们对于今年出现的这些新面孔的普遍印象。
多次参加拍卖会的一位资深业内人士今年认真地观察了一把新买家,在他看来,像吴湖帆、唐云、谢稚柳、陈佩秋、陆抑非、程十发、刘旦宅等艺术家,虽然不是近年来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场上的先锋人物,却属于“硬通货”,新老买家都喜欢。另外,像丰子恺、关良等人的作品,虽然近些年的拍场价格算不上“高端”,却由于充满文化情趣,也很受新买家的欢迎,行情普遍走高。
同时,由同一藏家提供或同一上款人的拍品,因来源可靠和质量不错,也受到新买家的青睐。例如,在此次西泠春拍上,一张8万元起拍的谢稚柳《天竺鸣禽图》,经过多轮竞拍,最终以138万元成交。这幅作品系文化名人程颂万上款。
实际上,新买家在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上的表现,只是这个群体在今年春拍当中的一个典型性缩影。据了解,无论是书画、瓷器、钱币还是文玩杂项,甚至相对“偏门”的碑帖、文献、信札等,那些文化艺术含量高、中低价位的“小而精”拍品一般普遍反响热烈,很轻松地就以远超估价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价格成交。而托起这个中端市场的,正是大量新买家。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今年春拍市场涌现出的这批新买家群体中,实业家占了相当一部分比例,年龄阶段以60后、70后为主,也有少数80后。此外,开始投身拍场的还有70后、80后的白领阶层,他们有自己的心理预期,只要在承受范围内,对竞价的波动并不十分敏感。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以前多在古玩市场“淘宝”,现在开始转向拍卖会的“老藏家”,也构成了今年新买家的一部分。
“相当一部分收藏者认为,现在在古玩市场难以买到‘好东西’,如果追求精品,还是得上拍卖会。再说国内的藏家似乎都一个‘通病’,市场越好越发‘惜卖’,因此交流交换的渠道也开始变得有限。”广东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分析道。
为何选择当前入市
事实上,对于一个行业而言,新旧更替是很正常的循环。记者注意到,之所以今年新买家群体格外“惹眼”,很大程度上与当前中国的古玩艺术品市场处于敏感的回调期有关。这又延伸出另外一个问题——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下入市,是出于何种考虑?
“催生今年春拍新买家群体的出现,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是国内传统投资环境的不景气;二是拍卖企业经营思路的悄然变化。”北京一位长期关注艺术品市场的分析人士指出。
该人士进一步解释道,对于第一点,众所周知,不仅近年来股市、房产低迷,就连近段时间,黄金价格也一改早前的强势,连续出现调整。而在另一方面,大多数分析人士事先对于今年春拍并不看好,于是,古玩艺术品成为不少有投资意愿的人眼中的“下一块洼地”,更有机会可淘。
除了受大的环境背景影响,从商业运作的角度分析,买卖双方的变化必然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既基于新买家对市场价值的认识,也与拍卖公司如今不再执拗于高价、天价拍品,在兼顾的同时也更加注重拍卖的亲民化、大众化不无关系。这一点,从今年春拍中各家推出各具特色的专场、无底价拍卖就能窥见一斑。“可以看出,在市场回调的今天,相当一部分拍卖行为了应对生存发展的压力,已在陆续调整思路,摸索消费者心理,迎合市场。”分析人士认为。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镜清的看法则更具一层“深意”,他认为,新买家的表现突出,还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拍卖企业的品牌效应。有研究表明,理论上,品牌效应在公司成立5年后更加突出,5年、8年是敏感界限。陆镜清表示,新买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拍卖企业品牌的提升、发展。
喜好与投资并重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出现的这批拍场新买家身上,有一定文化内涵、更注重拍品的艺术价值,是体现他们特点的普遍“印记标签”。既强调爱好,也注重投资效应,两者不可或缺,是这一群体与投机者最为明显的区别。
买哪个门类、买什么?据了解,一般而言,有相当实力的新买家们,比如实业家,通常会请国内有信誉的鉴定专家来为自己参加拍卖掌眼。而即使有了“护航”的人,他们自己还要亲自了解准备入手的拍品行情。
据一位知情人士讲,国内一家知名保险公司的负责人就能称得上是今年的新买家,不仅有很‘牛’的鉴定专家为其作指导,参拍前,他还习惯性会让自己的助理打印出相关资料,认真研究,“这样的例子很典型”。
作为白领阶层、普通大众,尽管难以享受到如此高规格专家“贴身”服务,但也绝不会盲目出手。上网查询相关常识、进论坛向前辈们讨教,或者请教周围玩收藏的经验人士,采访中,不止一位近一两年刚入市的买家表示,信息时代,要找学习和提高的渠道并不难。
“正是因为新买家入市的时候,市场价格起点高,无形中给新买家对待艺术价值的理解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会和以往的藏家有所不同。同时加上知识结构普遍广和深,新买家通常会对于藏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更为关注,甚至比“前辈”更重视艺术价值。”陆镜清说。
当然,欣赏艺术价值的同时,他们多数也不忘考虑投资效应。这一点,从新买家们普遍爱好市场中“二线”名头的作品就能窥见一斑:一是为以后的升值空间打算;二是相比已经在市场上形成高价的“一线”艺术家作品,从真伪的角度出发风险系数要小。
“艺术品的增值本来就是长期过程。不论是出于什么原因而买下,具备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有故事’的藏品升值是必然的,只不过是时间长短而已。所谓收藏、投资、消费通常是相辅相成、互相转化的,按照现代人玩收藏的理念,把它们割裂开,逐个分析,完全没有意义。”一位80后藏者一语道破了大多数人的心声。
业内普遍观点认为,当前艺术品市场的回调阶段催生出了这批新买家,而他们的出现,又使得艺术品收藏更加细化、理性,成为中国收藏队伍、中国拍卖业发展日趋成熟的一种标志。
“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与中国的整个经济相比,依然远远不能匹配。因此,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也是必然。‘新鲜血液’不断进入,原来的老的力量不断维持,如此循环,艺术品市场才能随之不断提升。”业内人士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