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记者:展老师您好,我们想请您就今年的毕业展览和毕业生谈几个问题。虽然您现在已经不再主持工作室,但很多同学说您对他们的创作有不同的影响,请问您如何看待这届毕业生?
展望:这届中央美院的毕业生有六个学生我带过,本来是我主持的第三工作室,后来因为某些原因我辞去了工作室的职务,但由于这些学生我曾经带过他们,交流的很多,一直也在关心他们的学业和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从我一开始接触低年级学生,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代学生因为独生子多,所以相比起我们那会儿好像要自顾自一些,比如打扫卫生都是各扫门前雪,因此,针对这个现象,我极力鼓励群体意识,而我们那个时代群体意识又过强。我灌输他们,实验艺术本来就不是个人的事,当代文化的特征就在于交流和互动,仅凭个人在这个信息时代是无法有所作为的,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学会合作行动,具体来说就是一起做展览,这是最锻炼人的办法。后来学生们有些就自发的组织起来做了一些展览,通过展览,这些学生进步很快,胸怀也变得开阔起来,这样,首先从素质上,我认为他们离做一个艺术家就不远了。我说的艺术家不是指商业的,而是要有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承担精神,否则,只是个小情小调的工艺师或艺术官僚。好的艺术家融技艺师和知识分子于一体,这个分寸很难拿捏,而我们的基础又片面强调技术,而忽视了艺术家素质的培养,其实,这个是另一半的基础。所以,对于毕业班的学生学得如何,我想应当从这两个方面的基础来看。
记者:对于这次展览您怎么看,有的同学在展览的时候就获得了收藏家的青睐,大多数同学是苦苦的等着市场的选择,毕竟毕业后的生计是个很大的问题。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您觉得这次展览的整体情况怎么样,以及获奖作品的优秀之处。
展望:现在中国的市交流的物质体现,可能有人会说这是一种假清高,目的还是为了卖钱,我不能同意这种说法,场受当代艺术火爆的影响,变得很泛滥,很多人做着试图从学生中寻找未来市场成为天价的艺术家的美梦,再加上中国经济上的繁荣,我认为这个很正常,什么样的作品都可能有人要,最次的也有傻瓜收藏家在等着呢!作为学生大可不必着急,早晚都能卖。话说回来,既然大家都有机会,那么就和我们所处的时代也没有什么区别了,因为我们那时都没有机会。在这个公平竞争的时代,学生想要什么就全靠自己了,我是主张学生不要急于建立市场,因为市场也是分等级的,从很商业,到半商业,到纯艺术,这是一坐高山,学生面对的只是最低级的市场,离学术较高的——那不是市场,只是一个交流和收藏艺术的高级层面。我其实很痛恨“市场”两个字,因为在学术的收藏层面并不是所谓市场贩卖,而是精神甚至认为这是一种很危险的想法。在任何东西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商品社会,一念之差就会随波逐流,结果就是迷失自己。在人类社会,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都是非常重要和必须明确的。现在再来谈什么是高层次的收藏,非常简单,就是想找好的有学术价值的艺术,因此,你只要去做好的艺术就会有人或机构收藏,如果没人收藏,更说明你的牛!问题是,你能做出真正有学术价值的艺术吗?或者说,什么是好的艺术呢?在这个命题下,其实市场是根本不用去考虑的一个问题,好的艺术最终会影响和带动市场。
现在的雕塑系很有意思,本来的工作室是有各种区别的,从风格到传统,从公共艺术到当代艺术都有,但从毕业展览看,几乎都是当代艺术的产物,就象是一个工作室出来的。这说明了很多学生心里的追求和向往,也是大势所趋,但同时也显示出学生的一个想法,就是在学院学习技术就行,做艺术是自己的事,这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所以,我认为,既然如此,我们就必须思考如何进行健康的当代艺术教育和更为纯粹的技术教育。否则,学生对于当代艺术的理解是表面的。本来,当代艺术是远离金钱的,即使有金钱的收入也是侥幸的,但现在的情况是因为绘画的拍卖,人们误以为当代艺术可以挣大钱,而忘记了为何做当代艺术的初衷。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因为,如果没有好的市场,当代艺术也会因为没有“钱”途而后继无人,今天能够挣大钱了,同样面临着追逐金钱而后继无人。总之,好卖与不好卖都会面临危机,或许我们可以解释为,这个时代过去了。那么,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何教育学生呢?是鼓励他们学习当代艺术还是不鼓励。我想,这是我们面临的课题:就是如何培养学生将来成为开拓者而不是跟风者。
其实学生展览获奖不意味着什么,学生完全可以忘记这件事情,
我很想说一个感受,就是,有些看起来非常好的作品,其实是有艺术家已经做过的概念,但这也似乎没什么,因为他们是学生,只要心里明白就行,以后必须彻底反思,否则也会形成习惯而影响前途。培养原创意识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的,而且还要耐得住寂寞。
有些作品已经成熟的可以卖了,但随之危险也将来临,因为这些成熟的作品缺少原创精神,在学术上很难定位。
记者:您觉得这次学生作品受导师的风格影响大吗,您觉得哪些作品比较好?
展望:我认为比较好的作品是那些心态能放得开的作品,和对自己的生活有感而发的作品。也许还不是很成熟,但给人感觉未来是有发展的,当然也要有相当的制作能力。我不在这里一一评介了,我个人的经验告诉我,认真做毕业展览,但毕业后,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从这个角度说,毕业展览也没这么重要。
记者:您如何看待这些学院教学和有点过火的当代艺术之间的关系?毕竟有的学生作品有摆脱自己工作室导师的基本方向,很有当代艺术的所谓“卖相”。
展望:有这样一种说法,认为学习和创作是两回事,学院教学和当艺术家是两回事。以今天的教育体制来看,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我们的教育制度不仅培养艺术家,更重要的还要培养很多“艺术工作者”,这些人有可能当教师,有可能当官员,总之,他们肩负着执行上面指示的任务,是国家公务员,因此,我们就需要把学生分为两部分看了,因为,对于这两种人才的培养标准是不一样的,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或许这两种人才都是需要的,只是拥有数量的比例调整问题。
我们还是要谈到目前这个大的背景,就是今天走红的中国当代艺术,当年,这些艺术家都是备受官方的打压,拼命挣扎“反抗”体制出来的,他们身上有一种追求理想的倔强,也有在东西方之间操弄智慧的成熟,这和上来就进入所谓市场完全是两码事。所以,今天的学生面临的是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没有体制上的压力,却到处是金钱和物质的诱惑,浮华世界的诱惑。所以,今天的艺术家面临的问题肯定是不一样了。反观美术学院,如果以静制动的话,就加强宽泛的技术教育部分,这个教育也必须包括学生人文方面的基础教育、素质教育。这个部分更多的表现在接触社会和理解社会上。这种基础教育能使学生将来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应对自如,游刃有余。打个比喻,基础教育提供的是土壤,它能够生长出各种植物。相对应的,作为教师的个人风格的传授就显得有很大问题了,因为这些都不是基础问题,它会干扰学生个人在艺术上的真正发挥,它提供的是一条狭窄封闭的道路,显然害处更多。不一定传统艺术有风格问题,现代艺术同样有风格问题。
最后再说明一下,基础不是仅指古典、传统、写实,也包括材料、技术、社会经验、做展览、人文教育、素质培养等,甚至于如何独立生活和旅游都是基础的一部分。
记者:请您谈谈学生毕业后应该怎样创作,请您给学生一些建议。
展望:我希望学生毕业后,应该有一个归零的阶段,意思就是重新开始,把以前的都忘掉,因为那都是别人教你的,不是你自己的。学生可以通过如下阶段来试着完成寻找自我、塑造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过程:第一阶段是多头出击,尽可能的多做尝试,体验各种流派,也体验各种生活,满足自己最大的好奇心,从中寻找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和问题;第二阶段相对集中重点,踏踏实实地做作品,做出“成品”,真正进入创作成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要有毅力,一年一年的创作,持续不断的开创自己的路线,逐渐找到方向,建立初步的成果。第三阶段要超越,不要固守成果,要超越自己现有的能力,看看自己还有多大潜力可挖。以后才是建立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的时候,将这个成熟的艺术完整地贡献于人类。这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规划,有志者事竟成,关键是要心里有数,对自己的爱好和能力的客观评估,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一种不同的性格和由此造就的人都有其生存价值,都可以发挥到极至和出现辉煌的时期,要相信自己的价值,千万别半路跑偏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