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艺术设计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异像摄影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8-04-23 11:15:03 | 文章来源: 百年印象

异 像

——一种城市图像心理学

文/王春辰

今天,中国在融入全球体系后日益显现出视觉趋同的图景,我们的社会空间越来越受到视觉的影响,甚至触觉、味觉;而我们的感情、观念也越来越被平淡所慑服,乃至被替代。结果一切变得雷同和扁平化——个性被消磨。彻底景观化后的世界至高无上,俨然是我们的存在标志,主体与景观的界限与间隔被消匿在飞速的时间车轮中。实际上,人不愿意沉沦在芜杂的视觉风景丛林中,内心意识里强烈期待着一种打破日常表象的视觉突围。这就是一种异像存在的理由。

这种千变万化,充满变数与不确定,也充满诱惑和挑战,使这个世界那么游移不定、那么短暂易逝。而人们的心理与我们寄居的这个世界,处在被同构的状态中,我们时常感到自身亦被物化在眼前的景象中,成为游弋的物体,缱绻在城市空间中。也因为现代化的载体为城市,城市便成为社会与个体景观化的代表,既象征着现代化,也意味着某种现代文化的存在。城市屡屡成为文化的先躯,推动了一次又一次的现代化革命。走入城市,意味着想象的富足、幸福和未来。城市功能一变再变,寄寓了太多的现实欲望。城市于是又成为一种权力结构和地位进阶的象征。这就是城市异像的由来。

艺术家面对景观与城市,不断进行反思,期冀用他们的思考力和想象力越出城市的桎梏。艺术家力图走出景观社会的束缚和紧张,用自己最直接、最感性的认知方法,揭示出平面化世界图景对知识思考造成的矛盾和颠覆,既要逃离景观化社会的无意义存在,又要努力打破语言被束缚后的僵硬外壳,把语言做不到的具象表达直观地呈现在世界面前,再度提醒人们回到认识自我的语言中,让图像意义的存在与人性的存在表达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城市图像的突围,让一种异像成为原创。因此,城市图像就有了心理学的意义,凸现艺术异像对视觉景观的超越和反省,也深刻折射城市被人格化之后的心理形象。这就是图像心理学的意义。

忧郁与神话 刘瑾这组城市作品追求一种平民神话意味,将现实状态置于荒诞中,隐隐约约地传递出一曲忧郁的悲歌,其图像故事成为永远解不开的谜,历史的索解变成一种永恒。

美妙与幻想 刘韧以青春梦幻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视觉阅读,呈现了新一代艺术家感知日常视觉图景的能力,让自由的想象飞舞在城市的上空。

否定与疑问 许昌昌不断用自觉的思考,来追思城市的存在与变迁,形象地诠释了城市疏远于人的无奈,这是一种提前进入历史考古的发问。

神秘与惊惧 沈阳用超感觉的细腻方式,营造了一个神秘之境,不论是怎样的存在,都因为缱绻于城市的时空中而被冥冥的历史所慑服,由此显示了城市的感觉是惊惧多于安逸。

形式与思考 贾有光打破城市的万般景观,将之凝缩为最具特征的城市形式——通向不可知与私密空间的窗口,上演了一出历史与现实的大戏,城市的悲喜剧都在其中。

景观与假说 陈卓和黄可一的作品形制宏大、场景开阔,用超现实的虚拟,将一种现实的繁华与现实的虚拟融合到一起,假说显现了一种对浮华的批判。

幽魂与自我 邱震试图寻找真实的瞬间,漫游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发现城市给了人们双重性的身份:自己的一面与自己幽魂的一面,都因为城市的物化,而失去了灵魂栖息之地。

遮蔽与透明 刘家祥用巧妙的铁丝网隐喻,来指涉那些荣华的城市景观实际被遮蔽着,当那些好奇的欲望身影其实是受到怀疑的,真正敞亮这一切的是异像的观念力量。

过去与未来 韩国艺术家成知勋用巨大的恐龙骨骼显现在繁华的现代城市之中,久远的历史强烈地隐喻了未来的可能状态,时空的并置带来了生命与非生命的哲学思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专稿] 《感性像素》——钟曦、西玛作品展
· [专稿] “寂·景”陈学军油画作品展4月26日开幕
· [专稿] 北京“前提”行为艺术现场
· [专稿]安迪渥荷波普教主作品展
· [专稿] 吉田公子——世界的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