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设计·新媒体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影像时代的负面思考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6-15 08:50:10 | 文章来源: 常州日报

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像今天这个读图时代一样,出现过这么纷繁的影像,这么密集的视觉信息。

因为信息太多,我们只能对它们的绝大多数投以匆匆一瞥,擦肩而过,视若无睹。

本来东西方文化都有一种视觉中心主义的传统。亚里士多德说:“在诸感觉中,尤重视觉。”中国人则常说:眼见为实。但随着摄影的出现,影像的无限扩散,使视觉信息变成了日常生存中的梦魇式存在,视觉的餍足使人们几乎产生一种反视觉的倾向。许多现代思想家都对由来已久的视觉的高贵性提出了质疑。

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是法国思想家福柯。他将英国哲学家边沁所设计的“全景敞视监狱”作为现代社会的隐喻。他说,边沁是对卢梭的补充。卢梭曾梦想过一个透明的社会,一个信息彻底公开的社会,一个没有任何黑暗区域的社会。边沁的设计既是这一观念的体现,又是其对立面。这一设计为严酷而细致的权力服务,却是嫁接在伟大的卢梭主题之上的。

这确实是令人惊心动魄的历史辩证法,人们想着天堂却进了地狱,向往透明却没入幽暗。卢梭其实代表了人类的一个伟大梦想,梦想实现之时,却走向了反面,成为那个理想的对立形态。

而影像,也在无限泛滥的同时走向了反面。依本雅明的理解,今天人们的视觉经验都成了技术化的视觉经验,世界通过机械复制被编码成图像。这些图像如今不仅仅是“反映”世界了,它们已强化为一种实质性的力量;它们不仅仅是工具,而且也成了主体。它们几乎在创造这个世界,同时也扭曲着这个世界,当镜头在“拓展”人们的视觉领域时,人们直接的朴素的视觉经验就受到了挤压、变形。哲学家海德格尔早在1938年的《世界图像的时代》一文中说:“从本质上看,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就像有时要以证件照为标准来证明人的真伪,人依赖照片而存在,成了照片的附属品。海氏此言使人想起一篇荒诞小说《影子》,小说里,反客为主的影子最后控制了主人。图像本也是世界的影子,结果世界倒成了影子,图像具备了主宰的力量。

人们经常将摄影与绘画做比较。但摄影和绘画不同之处在于,照片不是世界的一种描写、模仿或诠释,而是事物所留下的痕迹。所以它们虽然有表面上的非常相似,却有着功用上的巨大差异。

约翰·伯格说:“比较有启示性的答案很可能是:记忆。因为照片所具体呈现的,以前只能在我们内心思考反映。”而且,与其说照片是记忆的工具,不如说是记忆的替代物。照相机拯救了不保存起来就会被磨灭的外貌,将它们不变地保留下来。事实上在相机发明之前,除了人类的心灵所具有的记忆能力之外,没有任何东西有这种能耐。

然而,摄影与人脑记忆的差异仍是明显的。记忆中的影像常常模糊晦暗,但记忆能保存的意义却可能十分鲜明。而照片只提供了具有可信度的外观,却模糊了意义的成分。意义是经过理解之后的结果。

从照片到达意义,本来也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但历史的吊诡让人迷惑:相机的发明,是恰处在历史长河三江交汇之时,还是正由它造成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与摄影的兴起同时发生的,不仅有绘画的转向,更有宗教式微、大众文化崛起、世界世俗化……人类记忆中的意义,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变。

桑塔格说:相机的无所不在强烈地提示我们,时间是由一连串有趣的、值得拍摄的事件所组成。……透过摄影,这个世界变成了一连串互不相干、独立存在的分子,而历史,过去和现在,则变成一连串奇闻轶事和社会新闻。相机分解了现实,使之成为可以掌握的,暧昧不确定的东西……

人类的记忆因此大大改变了底色。而在这变了底色的记忆中,任何过去了的一瞬都可以被照片永恒保留。这样,记忆也就不再是不可或缺和让人期待的了。随着记忆的走失,记忆能负载的意义也随之走失了。相机既然为我们卸下了记忆的负担,它就可能成为一种为了忘却的记录,失去意义的记录。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拍了很多照片,看了更多的照片。影像时代,已经谁也离不开照片了。但我们仍该感谢这些西方思想家们的逆向思考,它们至少跟照片同样重要。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戈雅·梦想”——中国美术学院2009届服装设计专业毕业展演
· 忠实于你自己——访赫特·登贝
· 雕塑,这次很“柔软”
· 第四届北京双年展关注“生态”
· 王友谊书法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