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手绘紫禁城平面图
北京的紫禁城俗称故宫,是我国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宫,是中国目前留存下来最大也是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紫禁城建筑在空间处理上通过建筑群组纵深层次的处理,获得空间序列的艺术效果;在布局、色彩等方面又体现了中和、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神人以和的传统思想。人们只有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蕴中去认识紫禁城,才能体会其韵味美感和营建思想。
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的紫禁城,清入关后修葺而沿用,现存的建筑多为清代所修建,但总体的布局依旧保持原有面貌。紫禁城的主要建筑群分前朝后寝,由南向北依次排列于中轴线上。并列于高台上的三大殿(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为前朝主要建筑体,是外朝区域的中心。从大清门到景山,主要的建筑完全位于中轴线上,严格地保持对称的布局,显示了庄严、整齐的气氛,这对于统一建筑群的艺术面貌发挥了相当程度的作用。
纵观故宫的平面布局,中轴线明确,左右对称,秩序井然,前朝后寝,符合封建礼制的要求,在建筑美学上,体现出“大状”的特色。外朝与内廷的建筑空间处理,气氛迥然不同。不仅反映在建筑物的造型、体量、装饰等方面,也反映在建筑物的疏密程度、自然物的剪裁处理诸方面,分别营造了不同的空间氛围。紫禁城是由从大清门(明时称大明门)经天安门(明时称承天门)、端门到午门,以及由午门进太和门到太和殿前,五个不同尺度、不同形状、不同风格的院落所组成。目的是为了通过它们之间的交替出现,反复对比、烘托,来强化太和殿的至尊地位。其中,天安门前的一组是整个外朝中路空间序列的前奏。明、清两代天安门广场是用高大封闭的红墙和数百间单调的千步廊,所围成的“丁”字形收缩性空间。尽管在天安门前院落向东西两翼延伸,形成“天街横亘”的形势,但总的还是给人以狭窄紧迫的感觉。过了天安门,端门前的院落,无论是宽度,还是深度,都骤然地大幅度收缩,空间越发显得紧迫。人们受到的压抑,也就越发强烈了。这种压抑感正是对皇权畏惧的起点。端门后午门前的院落,虽然深度被拉长了,增加了院落的纵深感,但由于两厢廊庞壁立,依然给人以狭窄紧迫的感受。在这个修长院落的尽头,傲然耸立的午门,使这种狭窄紧迫的感受达到了顶点。进入午门后,是一个深度浅、宽度相对加大的横向空间。同前面几进院落形成鲜明对比,显得开阔舒展了许多。人们的压抑感,到这里获得骤然释放。这个释放并不会使人轻松。相反,使入朝者在畏惧心理上更添加了对皇权臣服的成分。这是因为巨大往往可以唤起人们的崇敬和景仰心理活动。这里就只能是对皇权的臣服。这种心理诱导,十分重要。当混杂着畏惧、景仰心理的朝臣,从昭德、贞度两门绕过太和门,进人空间更为宏伟壮阔、殿宇更为高大瑰丽、禁卫更为森严逼人的太和殿院落时,不由自主地五体投地,也就可以理解了。这个空间序列的艺术效果,是通过建筑群组纵深层次的处理获得的。这些层次不是一下子全都展示在人们的眼前,而是一个个院落、随着人们向纵深方向前进的时间顺序逐步展示出来,从而加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这个高潮和点睛之笔的所在,自然就是太和殿院落和太和殿本身了。它前边的四进院落都是从属于它,都是为着烘衬它而着意铺陈。如同一部交响乐章一样,这个空间序列既有前奏,有高潮又有尾声,有呼应,有着鲜明的节奏感。
(注:全文有删减。本文作者系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艺术鉴赏专业学生。其上报的“紫禁城建筑营造法式考及古建筑修复研究”课题为浙江省大学生科研创新团队资助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