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国内的设计师现状和出路如何?
未氓:我见过很多科班出身的设计师,他们才华横溢,视觉感、色彩感我都自叹不如,但人文底蕴稍缺,对很多书籍的理解不够,缺乏创意的切入点,像是华丽的舞步却没有旋律。
但凡成为大师的设计师,都在数个领域有自己卓越的建树,特别是人文底蕴深厚,创意的根源来自人文和生活的细节,缺乏人文的设计师也缺乏发觉美的观察力。
记者:喜欢自己的第一幅设计作品吗?能不能简要地介绍一下?
未氓:我的第一幅设计作品已不可考。但是我的第一幅装帧设计作品,是司汤达的《红与黑》,是我自己练习的作品,红黑色彩的搭配,简洁的平面构成,建立了我之后设计的色彩偏好,并使我相信神秘产生美感。
记者:您设计的灵感来源哪里?
未氓:我的设计切入点往往来自于书的内容。比如日前为台湾学者韦政通的《中国思想史》上下卷设计封面时,时间非常的紧张,几乎只有几个小时的时间可以思考。当你一筹莫展的时候,翻开书,看看里面的文字,灵感就随之而来了。韦先生的中国思想史实际上是中国古代思想史。寻找中国古代思想的溯源,我便想到了易经,易经的阴阳学说实际上可看作中国古代哲学的溯源,我取乾坤八卦的乾坤图案,乾为天,地为坤,作为上下卷的主体图形,一气呵成完成了设计。
同时设计灵感来自生活游历的点滴。我曾有构想做一本香水百科。有一次,我在香水柜台前经过,营业员递给我一张飘香纸,是其最近推出的香水产品。这种纸很特别,不靠近没有气味,在鼻子前轻轻晃动就能闻到香水的气味。如果用这种方法,来做一本香水百科,在翻页的同时既阅读了文字,又能感受到香水的气味,使阅读不仅停留在视觉层面上。后来我去纸张公司询问这一类型的纸张,发现除了香水,食品,像巧克力、面包味道的纸张也有,这些纸则可以用来做一些介绍美食的书籍。
多积累,多观察,灵感不经意间就会出现,设计应该是自然流淌而出,绝不是绞尽脑汁而成。
记者:比较欣赏的设计师有哪些呢?
未氓:国外的设计师,除了杉浦老师以外,我都不是特别熟悉。而且我只关注装帧行业的设计师。老一辈的装帧家中,吕敬人、黄永松、 陆智昌,以及我的老师朱赢椿都是我的导师。吕敬人设计大多厚重庄严,用材讲究,可以说是国宝级的设计了, 也是我认为当今中国装帧设计的最高成就。黄老先生则是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天成的一位老设计师,民俗化的设计却一点都不俗气,比当下用民俗元素来做pop设计的先锋设计师要好不知道多少。而陆先生是我见过的最有气质的设计师, 简洁,雅致。老朱则创意非凡,经常有很多惊人的点子,并且,老朱一直强调要做别人买得起的书。我曾经用《风雅颂》为题,为朱赢椿、 陆智昌、吕敬人的作品做一个解说集,总结过去10年中国装帧设计的发展历程。
年轻一辈的设计师当中,我则挺欣赏聂永真和友雅的设计。
记者:给我们谈谈国内的设计环境吧,特别是独立工作室会面临哪些问题?
未氓:中国的设计环境,其实有些糟糕。说白了,是弱势文化的问题。我平常爱开玩笑,问别人:谁杀了中国设计?就像同样的价格,你会买阿玛尼不会买杉杉。我们的文化,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面前处于弱势,甚至现代平面设计都起源于西方,我们很多设计师都在用西方文化积淀的手法来处理中国设计。要改变这个局面,我们可能要更加重视国学的教育,抓住自己的传统文化,不要让它流失掉。
不要去质疑国民审美的问题,重要的是设计是否适合,如果一个作品被枪毙,那一定有枪毙的理由,很有可能就是在天平上,你站得太靠自己了。
一本小小的书,真正用心做的时候每个环节都要精雕细啄。封面、书脊、封底、前勒、后勒、腰封、扉页、环衬、版式、辑封,有时候还有护封、内封、函套、前言、目录、附录、序、再序、再再序、页眉、页脚、一标、二标、字距、行距、字体、字号、层级关系……都要考虑清楚。
独立工作室的生存压力来自设计的价格。在生存压力下,如果我们低头,去接受一些我们不能接受的设计,那恐怕就走入恶性循环,爬不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