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设计

李啸海:世博志愿者标志的中国印迹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8-12 14:27:29 | 文章来源: Arting365.com

设计之路

记者:在学习期间有没有令人难忘的经历,大学对您人生的影响是什么?

李啸海:这肯定是很难忘了。我在山东工艺美院上学的时候整个学校只有三百多学生,有三百多老师,基本上大家都认识,一个专业一个年级就一个班,一个班十几个人,少的才几个人。当时印象很深的是老师很亲切,年轻老师特别多,刚入校时,石增泉院长当时是我们的辅导员,我们有政治辅导员和专业辅导员。王少君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我们的感情是比较深的。第二影响最大的就是专业了,其实我们当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设计,在考之前不知道设计的概念,当时都是画画,画石膏像、速写什么的。真正设计的启蒙是在山东工艺美院接受的,进校以后逐渐知道什么是设计,什么是现代设计的理念、方法,就这样一点点熏陶出来。当时大家考什么专业概念没有特别的清晰,现在的学生都对设计的认识很清晰,知道这是应用学科,那时候的我们连这些概念都不知道,所有的专业的积淀都是那时候在学校吸取的。

记者:毕业之后您又从事了哪些工作?

李啸海:我毕业以后是在一个中专当了十年老师,然后就做了全职设计师了,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毕业以后,2001年在母校做过“设计快乐”展,影响还是挺好的,我们八人都是山工艺的毕业生,想法很简单,回母校汇报下吧,大家都积极响应,就做了这么一个活动。也是想在济南这个地方活跃一下设计专业的气氛,在专业圈子里有一个互动和交流,当时还是投入了很大的财力物力。我们是第一批回去做展览的毕业生,而且还是以群展的形式出现的。当时潘鲁生院长和老领导都很支持我们。

记者:现在很多设计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公司以后发现自己的上升空间越来越狭窄,发挥的空间不大,所以难以坚持下来,你这么多年从事设计工作的动力是什么?

李啸海:我认为最大的动力是喜欢、乐趣,设计其实是很累的,但喜欢它,就会努力去做。我最初是学工业设计的,后来转做平面设计,也是因为爱好和兴趣。在大学学习时,我印象最深的是有天晚上听沈祝华老师讲设计概论,看的幻灯片很多大师级的划时代作品,这些作品都很注重究功能性,后来我在设计时一直把功能性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这和最初受到的这些设计理念有关。

有段时间平面设计在国内被称为装潢,处于附属的地位,现在学校改为视觉传达,这样更准确些,也说明社会越来越重视设计,虽不尽如人意,但比20年前我刚毕业时已好太多了。现在,我个人还是更愿意用平面设计师的称谓,等条件成熟了,也会重拾产品设计的。

记者:在这充满禅意的与石问茶,环境很惬意,聊得也愉快,最后,能简单表述一下您的设计感悟吗?

李啸海:每个设计项目,其自身就有与生俱来的独特品质,努力找到“她”,就成了...... “她”是概念,也是形式;“她”是因,也是果。

   上一页   1   2   3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