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设计

“新”时代的“慢”设计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7-29 10:16:30 | 文章来源: 旁观者

  三、“慢设计”是审慎的选择

  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永不安宁的建筑开发、电视广告中不断的新品牌轮流轰炸、各式风格餐厅造成的一个个口味流行都是快速发展的最好例证。生活快的不可思议,我们习惯了变化,并在快速裹挟下活着,但那不是“如何生活”的答案,在快速的变化中我们并没有形成与之适应的审美意识和生活方式,没有恒定的生活方式无助于我们建立成熟的价值观。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首先在欧洲开始倡导的“慢生活”概念为我们提醒了体验生活的方式,由此发展出了“慢食”、“慢读写”、“慢爱”、“慢社交”等等表现形式以各个角度体现“慢”的态度。“慢生活”概念提醒生活在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们,慢下来关注心灵、环境、传统,掌握自己的生活节奏,掌握自己的品位,以慢速度深层体验生活与世界,懂得欣赏与理解,体察失落的人文关怀,“慢生活”不仅仅是一项生活态度的选择,更成为人类关注自身发展的重要题目。

  “慢设计”成为“慢生活”概念在设计创造中的贯彻体现。“慢生活”理念引领设计师重新思考创造的意义,思考设计与当下的人、环境和事物的关系,将焦点放在未来和过去之间,因此“慢设计”并非应景之选,而首先需要对“日常生活”的诚实尊重和深刻反省,超然于浮华表象的无意识设计重复,取代快生活飘忽不定的匆忙而让心灵平实落地。“慢设计”反“快”而不反动,更不是创造的退步,“慢”的耐心与定力,正如水的自然净化,经过缓慢的层层渗透过滤,得到纯净实在的结果。

  慢设计”往往以“低”科技的面貌出现,不被时髦科技左右,简单、清晰、而没有虚饰,直接率真的与人沟通。这要求设计师细细的品位和察觉,通过设计丝丝入扣的传递出去,这样的设计也是革新和创造,但绝不割断我们的生活体验,与我们自身体验的契合成为一种会心的沟通,是与不远的过去和愿景沟通,温暖而耐人寻味,在这个沟通过程中,科技与设计只是默默的参与其中,而绝非创造的主角。灵感是来自“曾经”、“熟悉”、“似曾相识”和“约定俗成”,不是“不明物体”、“虚幻”、“未知”,更不是来自于“古时候”和被概念化了的传统,以温柔的怀旧代替强迫性的传统并非忘本,而是一种自信,要相信久远的历史已在我们血脉里积累了雄厚的资源和精神的烙印,但过分强调传统的设计成为传统文明表面上的歌颂,而缺乏与现代人沟通的默契。因此,“慢”是照见当下,简单实用但充满智慧与灵气,与每日的生活相关并与人亲近,这种久违了的通过设计表达的亲近就是生活感受的高价值体现。

  我们对极简风格的亲近还有更深层次的原由,那就是东方哲学的内省精神,抛开文字、符号、形状等等强迫性的规定,当规定性越小,想象空间就越大,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少则多,多则感”。

  “慢”也是一种解放。未经觉察的设计观往往是一些条框和套路构成的所谓经验,更为不乐观的是,新手们也在向往如何快速模仿这些套路和经验以便立足。这样的经验只是一种条件反射,工作越繁重,成就感越来越缺乏。“慢=设计”成为一种释放渠道,放弃追逐潮流,放弃既成概念,突破材质和形制的常规,找到自我的表达方式。“慢”的真义是冷静的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率直表达,随性而不苛求完美,由心而发和自然流露,这样的创作也必将传递淡而久远的趣味。

  “慢”是—种责任,“慢设计” 倡导更少,但更好的理念。我们的周遭几乎成为完全的人工世界,即便家养的动物都已被养育者“设计”过,任何设计的生产都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而违背“物尽其用”与“备物致用”的设计造成的浪费与环境破坏愈演愈烈。“慢” 设计赋予好产品的概念将是兼具“美”和“使用”价值的设计,并争取尽可能长的与人相处。“慢”是谨慎而负责的对待创造,拒绝华而不实的表象吸引,减少物理和视觉上的污染。设计师与生产者需要为文化与社会负责,这也正在形成最核心的竞争力。因此,“慢”是对事物的“本”与“末”的再认识,在嘈杂的设计世界里,原本设计中最基本、最切实的目标甚至往往被忽视,取代的是对于情感、喜好、艺术、吸引力等等附加价值的过分追求,经久耐用甚或成为获取利益的阻碍。“慢”设计所强调的性能良好、经久耐用并不与情感、审美相抵触,恰恰是更加深层次的赋予其谦恭、随和、自然和均衡的气质。

  或许设计的发展将使其参与者一次次的遇到对设计的意义的思考,设计创造投射出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创造活动试图赋予生活某种意义,同时又构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不同于艺术领域中人的表达,设计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塑造有着重要的责任,如果要回答“生活如何是好?”,在运用设计的能力的同时,对世界和人类充满爱意的放慢速度,将“慢”作为一种态度和方法,审慎而负责的创造,将是今天设计的美德。

   上一页   1   2   3   4   5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