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设计

美国平面设计的先驱“图钉派” (the Push Pin )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4-05 11:37:52 | 文章来源: 王受之博客

米尔顿·格拉塞(Milton Glaser,1929-)

20年代,美国的插图黄金时代因为摄影等新媒介的发展和使用而逐渐走向衰退,接近尾声。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叙述性的插图基本成为美国平面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摄影的发展和普及、纸张的改进和印刷技术的改进,都使写实的插图走向衰落。传统的插图采用明快的色彩,夸张的、完美的形象来树立与实际生活相距甚远的梦幻世界,而摄影则具有真实、准确、迅速的特点,因此得到广泛的读者的欢迎,摄影的普及,终于结束了美国插图的历史,美国的插图从此一蹶不振,逐步成为平面设计中的一个不重要的部分了。

但是,摄影的发展,却依然采用了许多原来插图的方式方法,采用了许多插图的构思和布局,因此,虽然说插图的黄金时代结束了,但是,也可以说插图摄影改变了媒介,利用摄影的手法重新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的插图发展可以说进入了新时期和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瑞士发展起来的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在西方普及流行,影响了许多平面设计家,也形成了平面设计上比较刻板的面貌,因此,促使一些平面设计家企图改变刻板面貌的新发展趋向。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期间,在设计观念上一向比较自由的美国设计界中,出现了新一代的设计家,开始比较注重个人的观念形象表现、比较注重把平面设计与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比较重视平面设计的感性效果,这批美国青年一代的平面设计家开始运用摄影和插图混合的手法来设计新的平面作品,表现自己的观念,他们成为美国平面设计中观念形象设计派别的奠基人。这批设计家主要都集中在纽约市,他们大部分都是纽约的艺术学院和设计学院的青年学生,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人物有西摩·切瓦斯特(Seymour Chwast, 1931-)、米尔顿·格拉塞(Milton Glaser, 1929-)、雷诺兹·鲁芬斯(Reynolds Ruffins, 1930-)、爱德华·索勒(Edward Sorel, 1929-),他们都是纽约的一家艺术学院库柏联盟(Cooper Union)的学生,他们都在1951年毕业,在学习期间,他们志同道合,大家租用同一间工作室,因此能够广泛地、充分地交流设计思想。其中,格拉塞于1951年毕业的时候得到美国的富布赖特奖学金(Fulbright Scholarship),得以到意大利跟随意大利著名的平面设计家乔治·莫拉迪(Giorgio Morandi)学习,其他人则都在纽约的广告设计和平面设计事务所工作,同时也兼做医学自由撰稿的设计。他们合伙出版了一份称为《图钉年鉴》的刊物(The Push Pin Almanac),这份刊物是双月刊,通过这份刊物表现了自己的设计思想和探索。1954年,格拉塞从欧洲回国,参加他的这批同学的活动,正式成立了“图钉设计事务所”(the PushPin Studio),这个设计事务所成为新一代平面设计的中心。这个设计事务所存在的时间并不太长,鲁芬斯最早离开事务所,成为自由撰稿设计家,1958年,索勒也自己开业,其他的几个则依然在事务所中工作,虽然有人离开,但是他们之间在设计上的联系依然存在,因此,这个设计核心一直存在,并且形成独特的风格。他们原来创办的刊物《图钉年鉴》也改为《图钉平面设计》(the Push Pin Graphic),这份具有试验性的刊物为美国平面设计的新思想和新观念提供了论坛和试验场所。

“图钉”设计集团在设计观念上、在设计技法上都对当时的平面设计带来了相当的影响。平面设计一向是以互相区别开来的平面元素图形、插图、文字、字体、标志等等进行版面编排的。自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一些新一代的平面设计家对这种把分开来的因素拼合的设计方式进行改革,把所有的平面因素浑然一体,比如“新艺术”运动时期的穆卡、布莱德利等等都进行了类似的探索,而“图钉”集团的格拉塞、什瓦斯特等等,也继续了这个传统,他们都是这个改革的重要设计人物。

“图钉”设计集团关心的正是如何进一步把这种综合设计的方法发展到更高的水平,使每一页纸张上的印刷都能够成为统一的、综合的、无法分割的内容。他们采用了历史上各种平面设计的资料,包括自从文艺复兴以来的绘画,甚至流行的连环图作为自己设计的参考,他们的设计具有自由、活泼的特点,同时能够把自己的观念通过自由的方式组合成一体,这种折衷的设计方式,的确在当时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图钉”设计集团的个人都有非常鲜明独特的色彩,比如米尔顿·格拉塞就是一个例子。他的风格非常难归类,只能说是他个人的风格而已。他大胆采用新的观念和新的技法从事设计,在20世纪60年代期间,他采用非常细的黑色线条为图形的轮廓线,以彩色胶片作为加色的手段。这种手法,与美国流行的连环图书的插图手法非常相似,具有单线平涂的特点,因为采用了这种手法,又使他的设计与当时流行的波普艺术(Pop Art)具有异曲同工的相似处,更加符合潮流,受到广泛的欢迎。正因如此,格拉塞的风格被广泛地模仿,他的个人风格变成流行风格。他本人不断探索,没有停留在原来的风格上故步自封,使他能够不被模仿的潮流淹没。

米尔顿·格拉塞(Milton Glaser,1929-)作品,“I Love NY”

1   2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