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设计

吕彦直中山陵设计手稿回到南京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6-06 07:55:11 | 文章来源: 金陵晚报

中山陵设计者吕彦直亲手绘制的中山陵墓室外形图、中山陵竣工时的巨幅原版航拍照片……昨天,一批和中山陵有关的珍贵史料、文物被捐赠给中山陵园管理局下辖的孙中山纪念馆。捐赠文物的,是来自香港的黄建武、黄建德兄弟二人,他们的父亲黄檀甫先生,是当年吕彦直先生的挚友和合伙人。

“这批文物非常重要,也非常珍贵,对于研究中山陵的历史具有特殊的意义。

”中山陵园管理局一位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捐出49件珍贵文物

熟悉中山陵历史的人都知道,1925年,在中山陵陵墓设计图案征集中胜出的,是当时年仅31岁的设计师吕彦直。吕彦直早年曾经在清华大学攻读建筑,后来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师从美国著名设计师墨菲。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墓图案,融汇了中国古代建筑风格,又吸取西方建筑元素,其平面呈一警钟形,可谓匠心独运,意义深远。

可惜的是,这位卓越的设计师因为主持建造中山陵期间积劳成疾,在工程还没完成,就患上了肝癌,于1929年3月18日逝世。

“吕先生去世以后,他大量和中山陵有关的手稿、史料、资料都转交到我父亲手上,一直由我们家精心保管着,一共有一百多件。”黄建武说。1956年和1986年,黄家曾经两次向南京市捐赠吕彦直收藏过的文物,其中一部分收藏在南京博物院,“最后剩下了49件,我们这次全拿出来,都捐给孙中山纪念馆了。”

黄建武说,昨天,也就是2012年6月1日,恰好是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举行83周年,在这个日子里捐赠吕彦直的遗物,有更加特殊的意义。

吕彦直生前最后一张照片

记者昨天在藏经楼孙中山纪念馆看到,黄檀甫后人捐赠的珍贵文物被展示在二楼一个小房间里。隔着玻璃,记者看到,这些文物保存得非常好,那些设计手稿,就好像刚刚由吕彦直先生画出来的一样。

走进展厅,记者首先看到一张吕彦直的黑白照片。这是吕先生的一张工作照,他身着白色长衫,坐在桌后,桌面上是一本摊开的大书。“这是全球仅存的吕彦直三张单人照之一,也是吕先生生前最后一张工作照。”黄檀甫的长子黄建武说。

展厅的墙上还挂着一张中山陵工程完全竣工后的全景照片,“这是一张航拍照片,反映了中山陵竣工后的面貌,你可以看到,当时的紫金山树木稀疏,有的山体还是光秃秃的,中山陵的主体建筑因此非常显眼,巍峨崔嵬。”83年后,紫金山上早已覆盖了密密的树林,使得中山陵建筑似乎置身于绿色的海洋之中。

黄建武告诉记者,这批文物中,还有一件十分珍贵的合影照片。“这是我父亲和李锦沛先生的合影,拍摄时间是1929年6月1日,也就是奉安大典那一天。”黄建武告诉记者,父亲黄檀甫和吕彦直相识于法国,1923年,两人在上海合办真裕公司。吕彦直在中山陵墓设计图案征集中获奖后,两人成立了彦记事务所,在中山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黄檀甫一直是吕彦直最重要的助手。

吕彦直去世以后,李锦沛被聘为南京中山陵、广州中山纪念堂和纪念碑的总工程师。可以说,中山陵的二三期工程就是由李锦沛和黄檀甫共同完成的。因此,这张拍摄于奉安大典结束后的合影,是对中山陵做出重要贡献的两位人物的合影。只是可惜,英年早逝的吕彦直没有等到中山陵落成的那一天。

一部图像版的中山陵历史

除了上述照片,此次捐赠文物中,还有吕彦直铅笔手绘的中山陵墓外形图、吕彦直手绘中山陵祭堂效果图、孙中山葬事筹备委员会与新金记康号营造厂、姚新记营造厂签订的合同、1926年3月12日中山陵奠基礼上黄檀甫代表吕彦直的发言稿、1929年6月3日拍摄的中山陵祭堂原版照片、吕彦直《首都计划》手稿及给友人的信、高崎雕塑中山陵墓室孙中山卧像摄影照片、陵门竣工时的照片,另外还包括一些和广州中山纪念堂、纪念碑有关的文物以及孙中山亲属卢慕贞、孙科、陈淑英等人的合影照片。

“这些和中山陵有关的设计图、照片、合同连缀起来,犹如一部图像版的中山陵设计、建造、竣工的历史。而其他几张孙中山家人的照片更是在其他场合从没有出现过的珍贵影像资料。”中山陵园管理局的一位文物专家告诉记者。

他说,黄檀甫后人此次捐赠的49件文物,对于研究孙中山的功绩和思想,研究中山陵历史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们还是珍贵的中国近现代建史料,勾勒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一道重要轨迹。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