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人文视觉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白色风尚涌动的艺术暗流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7-04-25 11:07:21 | 文章来源: 腾讯网
 

白 感应

  气质才女张爱玲在《谈音乐》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文字:

  “颜色,有了个颜色就有在那里了,使人安心。不像音乐,音乐永远是离开了它自己到别处去的,到哪里,似乎谁都不能确定,而且才到就已经过去了,跟着又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有一种艺术,即使你看不到,触不到,也同样能感觉得到,

  随时,随地。

  那就是音乐。

  语言停止的地方,音乐开始了……

  我们抓不住音乐,因为它直达内心深处,只能用肢体的感觉来体味它在黑暗中激起的回响。

  感觉是心灵与艺术相通的起点。所以我们能在任何情绪中憧憬音乐。利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可以解释一场上世纪之交的艺术蜕变,任何形式的美学思维,都在无限接近音乐的形式。

  对于色彩和音乐,你可以大胆的设想。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色彩音乐就是音乐艺术的一个流派。它真实的存在。由文学、美术、新的色彩艺术与音乐融为一体。音乐与色彩在人的感觉上的联系是多方面的,除了音色与颜色之间的联系之外,还有曲调、和声、节奏、掉性、音区等等。最早指出音乐与色彩(光)在性质上有联系的阿其那修斯·柯撤尔认为音乐是光现象的模仿者。著名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与斯克里亚宾,曾为调性署名不同的色彩,像C大调是白 、红,G大调是棕、金和玫瑰色,D是黄,A是绿,E呈现蓝宝石色,B是消沉的青……

  色彩是土。音乐是风。

  在这个浮躁时代,尘土飞扬,却已然跟不上风的脚步。

  只好依靠“通感”的手法,将色彩的灵魂交付给音乐,比肩而行。旋律的穿梭曲折多变,折射出明亮,暗淡,温暖与冰冷的光泽。

  想起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那句经典描述:“塘中的月光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是个容易让艺术走向极端的年代。久石让对白色的挚爱,是情不自禁的表露。从《天空之城》,到《幽灵公主》,再到《哈尔的移动城堡》,20多年的历程,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感觉到最初那份内心的纯真。

  每一次聆听久石让的音乐,在下过雨的清晨,或是宁静的午后,让温柔的水气和阳光随旋律跳跃,世界一片白。头脑中甚至不需要幻想,肆无忌惮的与旋律一起飞行。

  空灵的感觉,交织在钢琴的平和与小提琴的哀婉之中。

  一瞬间觉得白色,就是远离尘嚣的飞舞。

  他执着的像个孩子,宁愿用一架钢琴改变世界,也不愿被世界所困扰。

  20年前,久石让给我们创造了一个纯白的梦,而后,不断小心翼翼的呵护它的成长。当80年代的人们已经步入世俗,他却依然是个生活在世外桃源的孩子。即使是在《花火》那种画面的残酷外表下,我们闪着泪光,看着烟花灿烂的凋零和满地浓烈的记忆。此时此刻,只有久石让的白,悄无声息的穿透肢体和灵魂,带来一阵氧气的香味,和一个梦的瞬间。

  为他的白感动。

  因为那份力量能让美好永恒。

  我们允许白,在这片土地上选择永恒的沉寂。只有变得透明,才能偷看到音乐的穿行。

  远离尘嚣,所有的音乐都将回归宁静的最初。再流行也是如此。

  寂寞的时候,不仿听一听陈绮贞的声音,一把吉他,一个单纯的女声,一份内心独白,不需要《太多》陈述,你也会明了《旅行的意义》。

  她没有歌唱,而是在悄悄告诉你深藏的秘密,而且,只在乎读懂她的那个人。白的透明感,因这个女子而变得亲切。

  对音乐来说,白就是一份童心,无关年代的久远。因为它的魔力,是对心灵的追捕。

  所以当你一个人走在路上,请带上这些旋律。

  或许,无需再刻意强调什么,

  像每一个艺术色彩回归的年代,

  你只要乖乖的,坐在最安静的角落

  闭上眼,放飞思绪

  再眺望远方,

  让白,尽情的缠绕自我。

  不论白得刻骨铭心,抑或是轻轻一笔浅浅掠过,

  白之于艺术,都是几经轮回仍然守望在原点的颜色,

  白之于人生,都是命运各不相同但却殊途同归的颜色。

   上一页   2   3   4   5   6  7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