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业/ 新媒体/ 视频艺术 打 印 文 章



流动的诗意 吴少英的水墨录像


    居台八年,来自于澳门的女性艺术家吴少英,近年来以充满诗意的水墨泼彩而颇受瞩目,她的作品总是流露出一股东方特有的、阴柔的温润气质,在当代艺术一片争奇斗艳的潮流下,吴少英的艺术中所内蕴的沈静质素,使她的作品格外清新。

    初识吴少英的艺术,必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水与墨的交融和晕渍,在白色的纸张或画布上缓慢而安静的渲染、流转和渗透,虽然看不到任何的笔触和具体的描写对象,却叫人不自觉地和过去的视觉经验相互连结,于是水与墨不光只是单纯黑与白,而是幻化成为漂浮的云、流动的水、层迭的山峦,或者仅仅是勾起记忆里的吉光片羽、情绪的断简残编……,吴少英的画像是一面镜子,除了是创作者内在精神的直接反应,也往往能映照出观者与之对应的心理状态。

    然而吴少英并不就此满足于平面绘画的成就上,近两年来她将已经相当成熟的抽象水墨,转而以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艺术方式继续延伸--录像,一般而言,平面绘画讲究的是视觉空间的营造,然而录像艺术除了画面之外,更牵涉到动态、剪接、配乐、整体节奏……等更多、更复杂的控制,如此跨领域的跳接,不但考验着创作者的智慧,技术问题的克服、创作语境的转换、甚至是创作思维的连贯……,在在都是过程中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对此,吴少英坦言,漫长的创作期的确是艰辛而充满挑战的,特别是在拿捏故事高潮与关键节奏的剪接部分,格外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思考,所幸这方面有从事广告摄影多年的导演夫婿蓝锟铭给予她建议和帮助,使吴少英终于完成了一系列的录像作品,并广受各界的肯定和好评。而其中〈混沌〉(The Flow of Life)更是入选今年葡萄牙第二届黑白影音艺术节「最佳实验录像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澳门艺术家。

    吴少英认为,艺术创作有如发明的过程,录像则是她向未知领域开拓的一大步,然而观察吴少英的作品,早已超越了实验的阶段,已完成的几件作品中不乏极为完整且意韵悠长的佳作。且以〈混沌〉为例:

    〈混沌〉的长度大约七分多钟,由灰底黑字的简约片头揭开整片的序幕,随后一道浓墨由左下写出,伴随出现的是由汉唐乐府所演奏的南管音乐,当浓墨逐渐沁渗到画面中央,另外一道游丝状的墨痕则由左上方溢出,恰与第一道笔触的厚重形成强烈对比--轻与重、淡与浓、漂流与笃定、轻灵与敦厚,如此清晰明了的黑与白,揭开了「混沌」的序幕,让人不禁想起石涛的一画论,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吴少英看似千变万化的水墨录像实则自在、单纯、随意,和东方文化的深刻意韵有极为隐微的契合。

    随着乐声的不断演奏,影片中的墨渍也由原本完整的团块逐渐扩散和蔓延,若隐若现地构成了看似山脉和河流的图像,眼看着即将越来越清晰,一阵突如其来的水(或是溶剂)却打散了整个画面,浅浅的墨色又再度在画面上流动和重组,世界又再度陷入了混沌之中,随着墨和水千变万化,烟岚、云雾、流水、海浪…….一一跃入眼帘,一片混沌之中万物滋长,黑白之间五彩缤纷,或疾或徐、或快或慢,如果说吴少英过去的绘画是对于时间凝止的纪录,那么录像的作品便是时间过程的具体化表现。 

    随着影片的进行,墨色在水的冲蚀下已由原本的沉黑逐渐淡化,半透明的淡墨在画面中浮动,一切彷佛拨云见日,缓缓地走向舒朗平衡的境地,然而无论墨色如何浅薄,白色的画面已非初始的空无,而是历经混沌与变化之后的祥和与宁静。

    整体而言,吴少英作品底层的艺术精神是不曾改变的,一贯的抽象风格和简约造型,不仅是其艺术表现的特征,同时也是她内在精神的价值所在,这些对于自我的诚实观照,同样也在她其它的录像作品中表露无遗,例如〈轮回〉中,就在黑白之间加入了鲜艳的黄色,色彩与水墨之间,视觉的效果被强化了、联想的空间也增加了,展现出吴少英独特的气质和创造力,而此正是支持她能够在艺术之路上坚持开拓的最大助力。

    吴少英已经完成的录像作品中,有几部短片仍在配乐上作实验,因此出现画面相同、然音乐不同的动画版本,正如她自己所说的,艺术的创造是个实验的过程,而此过程正是每个艺术家在建立自我语言架构时的必经阶段,在探索和思考的每个步骤里,往往得将情绪中的杂质排除,舍弃掉不必要的包袱,让形式与内涵都达到澄明静定的状态,吴少英的水墨录像给予观者的感受正是如此,因而能创作出具时代意义和个人价值的艺术。

    从水墨绘画到水墨录像,吴少英的转变和进步清晰可见,她在水墨流动的过程中所展现的能量、意境、和格局皆令人激赏,像她这样的富有理想性格的创作者,当能打造出属于当代的、属于华人的艺术新境,值得期待。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6-05-8 19:44:32 | 文章来源: 世艺网

打 印 文 章  收 藏  顶 端
加入我们的邮件列表

   
您的留言
您的称呼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