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视频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韦嘉访谈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7-09-29 11:45:36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艺术中国:在你悠闲舒适的画室中画画一定很惬意,而你有是一个很职业的教师,你是怎么平衡教学和创作的这两件事情?是否想过做职业艺术家?

韦嘉:其实我到现在为止,我非常享受教师行业带给我的乐趣和满足,经常有周围的朋友跟我说,你作为一个职业的艺术家得了,何必再去教学呢,你也不需要靠学校,你可以自己出来,更加的单纯一点,我为什么会这么考虑呢?因为我随着当老师的经历越来越长,也就意味着面临的我对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我在80后的一些小孩在聊天或者说跟他们共同生活的中间,我认为能够找到一些我自己没有的,或者对于他们这代人他们思考的疑问的问题,同时也能给我提出疑问,所以我认为通过教学跟他们相处得过程之间,使我能够得到一些通过一些别的方式得不到的一种疑问和满足。

 

艺术中国:你的经历和取的成就可以说是当代青年艺术家中的宠儿,一切都很顺利,你的成功对于那些还在奋斗的青年同行有什么借鉴意义吗?

韦嘉:当然首先我不认为我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因为我觉得我还是一个抱着一个比较业余的状态来做,我并没有太多的考虑到,如果给他们更加年轻的学生们或者对艺术这个东西特别有情趣的一些小孩们一些参考还是在于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你坚持你想要的,你在遇到一些不同的情况下,你确定你真的想要的,那么你排除一些的可能性去完成它,关键在于有些事情做一天、两天其实是很容易的,但是你说我作为一年、两年、十年、我天天去做,我认为真的有些难度,就跟我们画画一样,就是说你很勤奋,不是说你每天能画10个小时、15个小时、20个小时、不是这么回事,而且是你每天你都能画上4个小时、5个小时、你就一天不画认为缺点什么,这样积累的力量它真的就很强大了。

 

 

艺术中国:四川画家是中国当代一群很有实力的艺术家群体,你是他们中青年一辈,谈谈这个群体共性和成功的因素在哪里?

韦嘉:四川的画家其实我认为绝大多数都是有四川美院背景的艺术家,这和四川美院学校的特征和地域有很大的关系,四川美院从来就地处一个西南角落里,从来都不是被关注的对象和中心,其实恰恰的边缘化或使这些艺术家很年轻的时候寻求一种变化,寻求别的地方不具备的素质,四川美院从我个人的体会来讲其实没有什么教学体系,它不像中央美院这样的一些强大的学术背景来支持它,至少在教育这一块,四川没有,大家都在摸着势头过河,老师也是,恰恰这种状态它在起作用,我们不断的要寻求变化和批判,甚至批判自己,这种的空间,所以你老是认为能够迸发一些新的东西,从现在来看学生们可能从某个阶段来讲,他和他们的决定能力从中央美院有一些距离,但至少从创造来讲四川美院学生做的更好。

 

艺术中国:重庆坦克库是西南美术热点艺术区,你在那里也有画室,谈谈你对坦克库的感受,你觉得它与北京798艺术区有什么不同呢?

韦嘉:还不太一样,北京的798我认为从文化的生态讲它是一个更加的立体,因为它的这种北京的政治文化经济地位包括受关注的程度,他的生态更完整一些,而四川美院基本上还是一个艺术的延伸基地,不管在那的老师还是艺术家们,都把那作为一个创造艺术品单纯地方来考虑,它缺乏一些关联,虽然现在受关注高一些但是它跟798比起来也是单向的,比如外地的朋友过来看、过来买作品,过来跟艺术家谈一些展览的合作,仅此而已没有一些别的情况的延伸。

 

艺术中国:你对旅游似乎很有兴趣,在旅游中你是体验一种孤独和陌生的感受吗?对你的作品有什么影响?

韦嘉:旅游这个东西我的感觉是在什么地方旅游其实不重要,而在路途中间的变化,凝固在这个时间段脱离你熟悉的生活,脱离你熟悉的圈子,你进入到一个陌生人的环境,你是外来人的心态带着你的感受,我认为跟你呆在一个地是不太一样的,它具体能够带来什么,我不敢说,我的经验告诉我,可能有新的体会,这种新的体会没准就能用在我的作品里。

 

艺术中国:你是75年生人,给我的感觉也是一个很成熟的男人,但作品却流露着很多青春的感伤与童年的梦幻,似乎有些矛盾,您可以谈谈您是一个怎样的人?

韦嘉:可能我觉得在我身上老是有一种不甘的心态吧!就认为自己很多体验还没有体验到,或者还没有体验够,老是希望保持一种青春的留恋在里边,包括对于很多很多情感的不甘,流露出很多这样的一种东西。

 

艺术中国:我看过介绍你的资料,说你喜欢听古典音乐,呵呵,不出我所料,喜欢什么曲子呢?

韦嘉:我也听过一些通俗的,在画画的时候我希望音乐一定是古典音乐。

我喜欢(英文)是一个作曲家,也喜欢一些更为古典的,因为我喜欢听大提琴,因为那种沉闷、阴郁的那种情绪,我认为能给我创作散发的氛围协调。

 

艺术中国:谢谢你接受我们艺术中国采访,祝愿你在艺术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韦嘉:谢谢!

   上一页   1   2  3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