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样的中国美术馆跟国外这样体制的美术馆,我觉得有三点是非常有优势的:第一点,我中国没有的模式,我先做这样的模式,它比较有挑战性,有新的尝试,大家会对这样的美术馆有一种关注,本社会的一种关注,就是我对的一种提升和鼓励,或者是对我一种推动就是这种宣传作用,这是第一点;再一个就是说我们传统的博物馆、美术馆他是国家的,他的体制比较死,比如说用人体制、管理体制没有那么灵活,他又形成了一套固有的这一套东西。但是我在那相对来说很灵活,比如说我用人、机制变化很快,这样不断的更新,我这样的话这就是我的优势;然后就是我的经营概念,我可以灵活的进行一些经营进行,我只要符合国家对美术馆的定位,只要是符合美术馆的发展,我觉得不影响学术,我觉得这种经营就是要超出国有美术馆这一方面的能量,因为我可以引进不同的人才,不一定是搞美术馆这一行,或者是他搞经营的或者是搞拓展,我把这种专业人才引进来,然后然他们适合他们所做部门的工作,就是很灵活。在这个阶段我需要扩充这一块,我可以再引进很新的人员,不断再更新再发展,这一块我想它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我想这一点确确实实像这样的美术馆是必要的,我觉得是。
艺术中国:美术馆对于美术教育和全民美术承担着哪些社会责任,通过哪些方式来实现?
张子康:我觉得一个美术馆做的好不好最主要还是看发挥的社会效应,实际上教益这一块对美术馆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公共教育。因为陈丹青先生曾经说,一个城市可以没有美术学院但不能没有美术馆。他当然说的有一些夸张,但我想对于美术馆来说确确实实在一个城市是非常重要的,它起的是提高人们整个文化水准的一个作用。这样反过来就是说他的教益功能就是更重要,所以说一个美术馆的教益怎么去做我想他是比一个美术馆(举办)一个展览还要重要。你做的一个展览假如你没有发挥他的教益功能,没有发挥社会功能,那你做这么一个展览我想做这个大家看看或者是我很短的时间看了也不理解,也没有起到看到新鲜的画面(的作用),我觉得这个远远是不够的。一定要有一个深入的推广,这个推广从教育方面今日美术馆做了多层面的工作。你比如说从它的展览开展以后,请了学生到社会上看展览跟大家沟通、艺术家跟他们沟通、讲座啊这些,还有以后我们还集办了一些公益性的讲座,请很多艺术家、策展人、文化人进行讲座,然后来推动这个美益教育。还有就是我们的出版,大量的出版,还有杂志,这些都是在为社会推动、为文化的推动、为艺术的推动在起作用。这样的话它起到了一个更广泛的教益功能,我觉得这一块今日美术馆做的相对来说比别的美术馆更全面一点,包括礼品店的这种推行,礼品店的很多产品也是跟文化推广这也有关系的。你比如说一个杯子里边它用学术的绘画作品,怎么注入使用到生活当中去,然后让人们从生活当中体会一种美的概念,然后更多的提高他们的审美的素质。另外一个就是说本身的像我们这样的美术馆尤其是做当代美术馆,当下艺术的这种美术馆,它不简单的是把一个经典的东西去影响人们去提高人们的素质,更多还要推进人们的一个审美发展,这个跟传统博物馆是不太一样。博物馆它发挥的教益作用,可能是更多的是我呈现出来发挥、给大家讲古画啊来推动、提高人们的素质,它有它的功能;但是当代的美术馆,最主要就是它要推动人们身边的发展。
你比如说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印象派刚出来的时候大家都是不认可的,都是反对的。后来经过这种美术馆的推动、学术的推动,然后大家就认可了,大家觉得这是非常好的艺术是经典型的艺术,像这个我觉得本身美术馆的这种推广起了很大的作用。原来在文艺复兴时期他们看到这些伦布朗等这些作品很经典的作品,人们已经形成了一种固有的审美模式,然后印象派一出现就觉得这个模式给他脑子经验已经对不上的时候,他就感觉这个东西是好的艺术吗?这个时候就引起大家的置疑,然后经过学术讨论、经过博物馆的活动、经过展览起的作用,然后大家觉得这是好的艺术。我觉得当代美术馆更是这样一个作用。
所以说我们这观众步入经典性展览的人这么多呢,还是有很多展览大家对这个作品还是看不懂的,他需要有一段时间才能看懂,因为一个新的观念一个新的认识出来以后大家都需要有一个过程,没有这个过程就是怎么能够知道它?最简单的就是比如我们出现了一种文化含量很大的文化产品你看不懂,你连一个最基本的电子的东西新的科技东西出来以后,大家还要经过学习弄半天才能把它搞懂,它需要有一个过程。我觉得美术馆我们更多是推向一种新的试验性的东西,更多是为了推动人们的审美发展,这一块今日美术馆还是跟别的美术馆不太一样,还是看得非常重要的这一块。
|